赏析叙利亚赫梯的哈拉夫遗址下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_zx/r4alm4i/
合集连载《从亚述到伊比利亚》

本文共4张图,约字

(续上篇)六翼女神浮雕玄武岩;高69厘米,宽37厘米。哈拉夫,叙利亚-赫梯,公元前10至9世纪。巴尔的摩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在叙利亚北部的哈拉夫遗址,考古学家发掘出装饰古扎纳城邦(公元前9世纪晚期被亚述征服)宫殿的浮雕,这些石雕超过两百块,出自公元前10至9世纪的统治者卡帕拉之手。他巧妙利用旧建筑石材,并刻上“卡帕拉,哈迪安努之子之宫殿”的楔形文字。这些石块以红石灰岩与黑玄武岩交替排列,形成独特视觉效果。人物刻画虽具地方粗犷风格,但动物浮雕如山羊,或受叙利亚北部及腓尼基进口精细象牙雕刻影响。其中一尊头戴羽饰的女神,手持藤蔓,肩生双翼,裙摆另附四翼,其六翼形象与《以赛亚书》中炽天使描述相吻合(每一只都有六翼:用两翼遮面,用两翼遮脚,用两翼飞翔。),卡帕拉铭文则镌刻于其面庞右侧。统治者浮雕玄武岩;高56厘米,宽36厘米。新叙利亚-赫梯,公元前9世纪下半叶。柏林国家博物馆,前亚细亚博物馆这块出土于叙利亚-安纳托利亚边境萨马尔(今津吉尔利)的浮雕,以其形状、尺寸及圆润顶部特征,排除了作为建筑正立面的可能。浮雕展现了威严的统治者基拉姆瓦(萨马尔第五任国王)与其侍从的场景,通过高质量雕刻和图像学分析得以确认。基拉姆瓦形象显著,位于画面中心,服饰华丽,手持莲花,右手致意彰显王者之气。侍从则手持莲花与小桶,装扮相似但细节有别,体型较小且位置边缘,凸显其从属地位。该浮雕及旁边腓尼基铭文石碑,成为探讨公元前九世纪腓尼基在卡拉提佩影响力的重要证据。月神祭司石碑玄武岩;高93厘米,宽34厘米。Neirab,叙利亚-赫梯,约公元前年。巴黎卢浮宫,东方古物部此顶部弯曲石碑为黎凡特地区典型样式,底座短宽,原嵌入同材质基座。石碑背面凸起,正面边缘框内绘有向右行进的男性侧面像,手持布匹,穿戴亚述风格长袍与披肩,头戴特色帽子。石碑上刻有阿拉姆语铭文,围绕人物头部与衣摆,警告擅动者将受神祇惩罚,守护者则得庇护。此石碑与另一祭司Si-gabbor之碑同于年在Neirab土丘发现,两者名字均含巴比伦月神Sin之名,实则“Sahar”为Sin之阿拉姆语别称。Neirab神殿为HarranSin神殿分支,Si-gabbor之名见于公元前年Harran州长致亚述王SargonII书信,故石碑可定位于公元前年左右。塔尔胡恩皮亚斯石碑玄武岩;高74.5厘米,宽28.3厘米。可能来自Marash,叙利亚-赫梯,约公元前-年。巴黎卢浮宫,东方古物部。这块墓碑可能来自Marash,即亚述档案中称为Gurgum的古代新赫梯王国。根据风格标准,它被定在公元前8世纪。石碑的底部是未完成的,因为那部分将被打入地下以固定。相比之下,它的表面已经被精心雕刻。画面展示了一位坐着的女性紧抱跪于其膝上年轻男性的场景,男性手持笔与牵绳(附卷轴,系于栖木上隼的腿),反映赫梯贵族猎鹰爱好。其间插有木制带象牙铰链、涂蜡的写字板,此类书写工具自青铜时代至阿契美尼德时期均有使用,用于记录后转抄至他处,暗示男性为抄写员或学徒。女性坐于铁器时代风格的条纹凳上,服饰简朴;男性则装饰华丽,佩戴珠宝,彰显其高贵身份。墓碑上方刻有赫梯象形文字(实记卢维语),或为后加,表明墓碑复用。象形文字彰显赫梯帝国遗产之延续,而写字板则预示阿拉姆语之兴起,反映新赫梯世界在亚述征服前夕的文化转型。此墓碑画面独特,省略供桌与附属人物,强调母子深情,中心聚焦于母亲对逝去儿子的哀思。投票后可看结果,本投票长期有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12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