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家穿越回老茶馆,一边看戏一边烫火

安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39411.html

人生就如一场戏,

姹紫嫣红为哪般?

那些台上的情情义义、轰轰烈烈、卿卿我我,

都瑰丽莫名,

根本不是人间颜色,

人间,

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戏台火锅1.在重庆有不少文化高地,但有一处“文化洼地”却鲜有人知。欧街深处孤立着一块牌坊——上书:重庆院子。放眼望去,牌坊后似若无物,只有几面幌子在招摇,需走得够近,你才会发现灯火阑珊地表下藏着的喧嚣之地。下行至院子深处,远远传来“啊喳喳喳~”的唱腔。川剧变脸正在进行时,台下看官一边涮着火锅一边高声叫好。彷佛忽然穿越到昔日的老茶馆,与院子外车水马龙、霓虹不绝的城市夜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市井烟火气十足。有人说,人生如戏。而一边烫火锅一边看戏,则是重庆人的专属浪漫。2.这样的浪漫怎能少了我们“蝗虫小分队”。满满的牛油锅底端上来,上面铺着一层香葱,苏十三娘李刚猛说:“老板有心呀,熬油铺一把小葱,等到上菜时,火锅中的红油汤已被香葱熬成葱油汤,用这样的油汤再涮菜就会非常喷香。”?等锅热前,先来一盘炸酥肉开胃。“来咯!你们的炸酥肉!”一个小簸箕的酥肉,金黄却不油腻,身材也非常“苗条”,顷刻间被七八双筷子巴拉干净。一口咬下,劲道!哈,原来选用的是精瘦五花肉,不错,深得我心!“这是手工现酿豆皮,可以直接蘸料生吃。”服务员端来现酿豆皮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我头一次吃到这么新鲜的豆皮,与其他火锅店的干豆皮不同,现酿鲜豆皮表面虽有褶皱,但光泽感十足,并散发着浓浓的豆香,挑起一片,蘸点佐料,口感清新冰凉,细细咀嚼绵软细腻,许久口腔还弥漫着豆香的回甜味。老板说:“这是我们师傅每天自己磨豆子、现场制作出来的鲜豆皮,从生产到上桌不到三分钟。”苏十三娘明显被这道现酿豆皮的诚意打动,嚷着要去看看现场制作,于是老板带着我们一行人来到酿豆皮的摊前,打量着一盆热腾腾的黄豆汁随着与空气的亲密接触,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黄豆精华——豆皮的过程。苏十三娘忍不住招手催促:“师傅快,成型了,可以挑起来了!”师傅拿一根长长细细的铁棒,将豆皮小心翼翼地挑起,热气腾腾的豆皮,豆香味扑面而来,我们几个吃货两眼放光,直呼“好香、好香!”3.回到桌前,牛油也已煮化,“噗噜噜”冒着香辣交缠的热气,好的,毛肚、鸭肠烫起来!烫火锅,讲究的是一个涮字,或七上八下,或九浅一深,至于时间,全凭感觉。极品鹅肠香脆弹牙,涮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根,许久打捞起竟只是口感绵软了些,却丝毫不老。蒜香排骨的蒜香真真香到了骨子里,即使在火锅中泡了许久桑拿,入口依旧蒜味浓郁,中和了火锅的辣,据说老人小孩都很喜欢。戏台大刀腰片质感脆嫩,只需下锅3-5秒,待涮到如江上蓑衣的那一刻便可以大快朵颐。“噔噔噔噔铛铛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响,好戏开始了。4.典雅古筝结合流行乐曲开场,别有一番滋味。川剧变脸、顶缸杂技、功夫茶表演、魔术、手影戏等精彩不绝,场内高潮迭起,小孩子们纷纷涌到台前,旋转跳跃、拍手欢呼、追逐大笑,好不热闹。节目刹角,许多桌也开始热闹起来,给人敬酒的,说场面话的,情到酣处、勾肩搭背的……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流氓诗人朱八戒感慨:“世态人情,比一桌菜更饶有滋味,可当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戏里戏外,台上台下,真真假假,难分难辩。难怪曹雪芹早就看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5.如果人人都是折子戏,只把最精华的,仔细唱一遍,该多美满啊。可人生又不如戏,因为人生没有彩排,所以处处皆是遗憾。戏台火锅的创始人苏猛曾是重庆杂技团的一名杂技演员,后来因伤退役,但他一心想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庆人又喜欢吃火锅,于是想到把火锅和非遗文化结合起来,创办了“戏台火锅”。而这场文化人的餐饮创业,可谓一路艰辛,并非戏台上那般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生活,更多的还是默默耕耘的细水长流。李碧华在《霸王别姬》里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诸位听得不少。那些情情义义,恩恩爱爱,卿卿我我,都瑰丽莫名。根本不是人间颜色。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哎呀,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听了老板的创业故事后八戒感慨。“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不过,奔波之余,找到一处可以让紧绷神经小憩的地方,卸下一身疲惫,与朋友们烫火锅、划拳吃酒、看戏吆喝,也是快活!生活实苦,人要学会给自己找点乐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5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