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阳气,冬天有底气大暑养生

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末为大,今则热气尤大。

——《月令七十二侯解集》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干支历未月的下半月;到达时间在公历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暑热易致病

暑为阳邪,炎热升散,可见发热恶热,汗出多

暑邪耗气伤津,而见口渴喜饮,尿黄

暑邪夹湿,可见肢体困倦,苔白或黄;

暑闭心神,引动肝风,可见猝然昏倒,昏迷,惊厥,抽搐

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腹痛,恶心。

暑期需调养

告别这些身体上的不愉快,运用心养、四时调养、术养、时养等多种方法调节人体气血升降出入平衡,夏季养生动起来!

饮品系

炎炎夏日,饮上一杯浓浓的绿豆汤,可谓:快哉!

绿豆汤,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解暑佳品,营养成分比较丰富,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

可治疗暑热烦渴,湿热泄泻,水肿腹胀,疮疡肿毒,丹毒疖肿,痄腮,痘疹以及金石砒霜草木中毒等症。

做法:1.绿豆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

2.锅里倒入泡好的绿豆,倒入清水,绿豆与清水的比例;1:10。

3.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绿豆开花后关火。

4.把煮好的绿豆汤盛到干净小碗里,调入适量的白糖,放凉后即可食用。

如此解暑神器,却不可贪杯!

1、属寒凉体质的人不宜多喝绿豆汤寒凉体质的人,表现为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

2、空腹时不能喝绿豆汤,绿豆汤性寒,空腹喝损伤脾胃。

3、过量喝绿豆汤会致肠胃疾病一般人过量喝绿豆汤,可出现胃寒腹泻等肠胃疾病。女性过量喝绿豆汤可出现白带、腹胀、痛经等妇科症状。

4、绿豆与中药不能同服常听人说: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本草纲目》中称:“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民间煮绿豆汤也常作为药物中毒的急救手段之一。

因此,绿豆和中药不能同服的说法就流传下来。

药粥

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曰:每日食药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变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胃肠相得,为饮食之妙也。

对于老年人、儿童、脾胃虚弱的朋友来说食用药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麦冬味甘,性微寒,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麦冬与粳米相配,更可以养心滋阴安神、润肺祛暑降温,让你在炎热的夏天不再烦躁。

做法:1.取麦冬30克,煎汤取汁。

2.麦冬汁加粳米克煮成粥。

如此简单又实用的药粥,赶紧造起来吧

药浴

盛夏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汽蒸腾,湿气充斥,人体湿气加重,损伤人体之正气,亦或过食寒凉之品致使脾胃虚寒或湿气日久,甚则郁而化热,形成湿热停聚。

这时身体就会发出信号:面黄、厌食、腹胀、乏力、泄泻等不适随之而来。出现这些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药浴自然是对的。

1.暖宫祛湿的泡浴配方中的满山香五指毛桃舌床子大发散小钻等中草药的活力,排风排湿,活血化瘀,更有调节免疫力,延缓衰老之功效。

对于调节肤色暗黄,气血不足,痛经,便秘,白带异常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的。

2.清热解毒的泡浴配方通过麻骨风泽兰青蒿熊胆木大血藤青蒿金银花车前草玄参

这几种药物相配使用在清除人体湿热之毒的同时又能活血,息风。

可改善湿疹、瘙痒、痤疮等状况。

三伏灸

炎炎暑日,烈日的暴晒让人苦不堪言,但却是一年中扶助人体阳气最佳的时机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如此,夏日三伏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病员要有耐心坚持治疗。

三伏灸的取穴

1,肺气虚的取穴肺俞关元

2,心气虚的取穴心俞关元

3,肾气虚的取穴肾俞关元

4,脾气虚的取穴中脘命门关元

5,肝气虚的取穴阳陵关元

年三伏天八寒五虚三伏灸疗程

头伏十天:调理三次

中伏前十天:调理三次

中伏后十天:调理三次

末伏十天天:调理三次

伏后加强灸:调理三次

合计,做八寒五虚冬病夏治三伏灸十五次,

每次先泡浴排寒湿后调中气再艾灸补阳气。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2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