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地处皖东丘陵地带,地产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60年代供销社对当地野生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当地蕴藏中药材余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药材资源宝库。但现代社会利用机械开荒造林给当地药材资源野生药材资源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调研组来到来安县的时候,发现当地除了国有林场以外,周边的丘陵和山地基本上都被开荒种植了绿化树木,其中主要以国槐为主也就是槐米树。据药通网产地信息站负责人孟老板介绍,由于前几年槐米的行情坚挺,加上国家对植树造林有补贴,很多荒山被开发成林地。开荒的方式是用挖掘机把荒山给挖起来栽种上树木,这样以来,当地的野生药材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原本资源丰富的野生药材现在产量严重萎缩。拿猫爪草为例,在90年代供销社收购期间,长山一个收购点一年的收购量就达到20多吨,而现在每年的收购量也就在4-5吨之间,如果不是因为当地有国有林场对生态环境保护比较完好的缘故,这点产量都很难保障。
国槐是退耕还林以来农民最热衷种植的树种,因为种植国槐树不但能等到树龄达到一定年限以后可以出售给园林做绿化,而且还可以在4年树龄的时候就开始结出槐米形成经济效益。据了解,一棵7年树龄的国槐能产槐米2-3公斤,效益好的时候收入在80元左右,如果按一亩地种植国槐80棵来计算收益达到元左右,所以当地农户就基本上把荒山都开发出来种上了国槐树。这也算是对破坏野生资源的一种补偿吧,现在来安县长山地区,在地的国槐面积达到了万亩左右,每年能产槐米吨,预计4年以后当地槐米的产量将达到吨左右。由于当地气候适宜和加工方法是用铁锅烧熟,所加工出来的槐米色黄,芦丁含量能到达20%以上,是药厂采购的首选。目前当地的林下经济开始蓬勃发展,由于前期的国槐树苗比较弱小,所以当地就在林下开始种植中药材,最成功的就是黄花败酱草,该品种是由野生变家种而来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3年收益,而且管理粗放投入成本很低。据了解黄花败酱草的亩产量在公斤左右,去年收购价格在3.5元每亩毛收入2元,除去成本在元左右,就像捡钱一样所以农户种植积极性较高,野生变家种不久目前的种植规模就达多亩,产量在吨左右。
带着渴望见到野生资源的心态,调研组和孟老板来到国有长山林场,这里林地茂密生态保护比较完善。首先我们看到的野生品种是天葵子,在林下阴凉的落叶腐殖层里密密麻麻的生长这很多天葵子,天葵子喜阴根系较浅,扒开地面的树叶基本就能看到根茎并轻松取出,可能是今年价格不高的原因当地采挖的人并不多。在林场里还有一个品种在当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那就是蜈蚣,这个林场和南京六合区交界林区范围较广,每年收购蜈蚣的数量在九百万条左右,因为当地不善于加工直条,所以都是以加工蜈蚣为主,如果按条蜈蚣加工一公斤皮的公式算,每年产量10吨左右。
经过一番了解粗略统计出该地目前主产品种有:槐米、蜈蚣、黄花败酱草、夏枯球、连钱草、益母草、仙鹤草、明党参、滁菊、野菊花、女贞子、八月扎、石见穿、半边莲、大蓟、猫爪草、白残花、白英、鬼见羽、艾叶、天葵子、百蕊草等等。
带着满满的收获,调研组就结束了对来安的考察,我们将继续前行去发现更多的药材产区和品种,及时的把收获分享给大家。
相关推荐
哪些低价药材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