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友,那道让你欲罢不能,停不下筷的菜是什么?
对我来说,是一只让我辣到怀疑人生的思茅二中鸡脚。(如想尝试请淘宝,绝对让你爽到爆!)
我相信,99%的人答案也一定是辣到让你上窜下跳,眼泪与鼻涕齐飞的美食。冬天里一桌火辣翻滚的火锅,春天里辣到满头冒汗的辣子鸡,夏天里辣到狂饮扎啤雪碧的小龙虾,秋天里让你辣到翘脚的乐山牛肉。
凡是带了辣的菜,约等于是爽的代名词。听到辣字就情不自禁的吞咽口水,闻到辣的香味就神魂颠倒,吃一口瞬间就能肾上腺激素飙升。
虽然已经过了“想解馋,辣椒盐”的年代,享受饮食愉悦,追求美味刺激的人们,还是会选辣作为自己的首要调味料。
辣椒的历史“我要发财了!”随着哥伦布的一阵狂喜,年,被哥伦布误以为是胡椒的辣椒,被推进了人们的饮食生活中。
率先抵达欧洲的辣椒,没能享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欧洲人民对辣椒这种能刺激神经,让人产生小部分痛觉的香料,有些抗拒。一开始,认为辣椒吃了会死人,之后被当做药物、护身符和观赏植物。
当跨越欧亚大陆,穿越年后,辣椒终于在中国扬眉吐气,成为了人们狂热迷恋的调味料。
最初,辣椒在浙江登陆,通过南北两条线路攻城略地,准备横扫中国全部国土。辣椒北上,沿着京杭大运河直达河北,惨遭碰壁。另一条南下线路,让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的人们爱上了这种舌尖上有些微痛的触觉。
经过四百年多年的发展,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辣椒大国,不仅辣椒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辣椒的产量、消耗量和吃辣椒的人数也是世界第一。辣椒几乎征服了万平方公里中的每一个人。
公认的吃辣高手如果你的四川或者重庆朋友,吃饭的时候,愿意迁就你点微微辣,说明你们一定是真爱了。毕竟为了你,愿意委屈他们打小就练就的,一身吃辣的本领。
▲二荆条辣椒
当然,如果他们看到桌上诱人的辣油,对你表示,想要白嘴喝一口时。千万别惊讶,尊重和包容才能让你们更加相亲相爱。
川渝之地的人爱吃辣,在嘉庆年间就得到了官方盖戳。当时,已经有文字记载表明,川人爱吃辣。时间来到晚清,经过持续的改良和发展,以辣椒调味作为特色的,川菜菜系形成了。从此,注入了辣椒的川菜有了新的灵魂。
▲毛血旺
水煮肉片,川菜辣椒调味的代表作。最惊艳的莫过于,最后浇在干辣椒面上的热油。滚烫的热油遇上切碎的干辣椒,电光火石间,一股糊辣椒的香味直冲鼻尖,霸占你所有的嗅觉,跟着神经反射,不停地吞咽口水,迫不及待的想要赶紧尝一口这鲜香麻烫的肉片。
▲水煮肉片
红油豆瓣一直都被誉为川菜之魂。用二荆条辣椒做成的红油豆瓣,辣味重,香味浓,鲜红油润、回味甘甜。即使不懂川菜烹饪,菜里放点儿豆瓣酱,也能让你做出川的味道。
一天不能没有小面,任何时候都能涮一顿麻辣火锅的重庆,也是川渝地区的吃辣高手。重庆的辣是麻辣。在这里,花椒和辣椒是一对孪生兄妹。
早上,来一碗干馏小面,积攒一天所需的元气。碱水面配上煮的软糯的豌豆,再盖上特制油辣椒,用筷子拌匀后,挑一撮放进口中,整个口腔先被辣椒的辣味点燃,随后又被花椒的麻味麻痹。一辣一麻,一进一退,在辣的刺激中多了几分安全感。
▲干馏豌杂小面
▲麻辣火锅
麻辣火锅也是重庆辣椒的代表作。层层红油和花椒,让普通人看了生畏。配上油碟和唯怡豆奶后,对重庆人来说刚刚好,吃的就是这种大汗淋漓的快感和高潮。
“贵州人怕不辣”,在吃辣的比拼中,贵州人从来不怕和四川人湖南人当面开杠。
在西南地区,贵州最早留下了关于辣椒的文献记载。在康熙年间,当地人以辣椒代盐,已经成为一种饮食习惯。
▲走向世界的贵州女神
最初,贵州因为贫穷,很难能够吃到盐。当地人就用辣椒代替盐,增加食物的风味,让人更有食欲。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人越来越离不开辣椒,辣椒的吃法也变得越来越多。
酸辣在贵州的辣味中必须占一席,最具代表的就是酸汤鱼了。鱼肉细嫩,入口即化,加入了糟辣椒的酸汤,让人一口回魂。贵州的酸辣不同于川渝的油辣,吃起来更加清爽,是辣味中的小清新。
▲酸汤鱼
油辣子在贵州也不能缺席。早晨的一碗肠旺面,按动了贵阳人一天的吃辣按钮。加满辣油的肠旺面,看起来红红火火,正好应了“常旺”的谐音。鲜嫩的猪血,越嚼越香,肥肠、筋道的手擀面,再加上红辣但不油腻的的辣椒油,让这碗肠旺面色香味俱全。
▲肠旺面
“贵州一怪,辣椒是菜。”这道辣椒炒辣椒,直接就奠定了贵州人在吃辣界的头部地位。野山椒、泡椒、青椒,辣椒界的三剑客一个都不能少。再加上肉沫,增添些油脂的气味,香辣下饭不油腻。
▲三椒肉沫(更形象的叫法是辣椒炒辣椒)
云南,也是酸辣的代表。从家家都会腌制的酸辣泡菜,到独具特色的傣族美食。小米辣+酸,是众多云南美食的标配。
▲傣味柠檬鸡丝
一碗加了小米辣的鸡汤米线,辣中带着丝丝清爽。傣味柠檬鸡丝,柠檬汁和小米辣的配合,让整道菜酸辣诱人,清爽开胃。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从小唱着辣妹子长大的湖南人,白嘴生吃辣椒是其基本修养。一口气空嘴吃50个辣椒,你才有资格在湖南被封为辣椒之王。
湖南人爱吃辣椒的原味,没有混杂酸味和麻味调和的辣椒。辣味在舌尖登陆后,在你的胃里掀起一阵巨浪,直击内心,让人辣的跳脚。一趟湖南走下来,在吃辣上从不认输的四川朋友,也默默地在票选最能吃辣的省份排行榜上,投了湖南一票。
▲常德牛肉粉
湖南人火辣辣的一天,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滚烫厚重的汤头,高配版的码料,Q滑筋道的米粉,还有湖南粉离不开的辣油,一大早就让你吃的酣畅淋漓。不论是辛辣、重油的常德牛肉粉,还是泡在红油里的邵阳米粉,加入五爪朝天椒粉的郴州鱼粉,都是香辣磨人的小妖精,简单粗暴,点燃你的味蕾。
▲邵阳米粉
▲郴州鱼粉
除了米粉,各种口味系列,也让人欲罢不能。口味虾的香浓汤汁配上紧实虾肉,吃完虾子再嘬一口沾满汤料的手,才能真正领略口味虾的麻辣鲜香。
▲口味虾
辣味江湖中的隐藏高手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可见自古以来,云南、贵州、湖南和四川就是吃辣高手,广东、江苏等南方地区,在吃辣界一直都不被看好。
但是,饱受广东人威胁的福建人不服,吃福建人的广东人不服,从小喝到大的海南人也不服,我们也都是能吃辣滴!
只要你吃过周黑鸭等卤味,就一定吃过福建的辣椒。福建口音嗲嗲地,吃起辣来却够狠。福建产的辣椒王,已经成为全国卤味的专供辣椒,坐拥这么好的辣椒,不吃点儿就可惜了。
▲福建辣椒王、周黑鸭所以,以南平菜为代表的闽北菜,就是福建饮食界特立独行的酷girl,一改往日福建美食的清鲜、和醇,在辣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是武夷熏鹅。熏鹅皮脆肉鲜,熏香四溢,香辣醇厚,火辣辣的口感让身体的每个毛孔舒展。
▲武夷熏鹅
奶黄包、叉烧包、双皮奶,姜撞奶,细数广东美食,各种糖水点心,让全国人民都难相信,广东人也能吃辣。但是,广东南雄用实力证明,我们嗜辣如命,餐餐有辣,无辣不欢。
梅岭鹅王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南雄菜,鹅肉香气浓郁,一上桌香气就直往鼻孔钻,口感鲜滑香软,堪比川菜一样的麻辣,让人吃的满头冒汗。
▲梅岭鹅王
海南人一般不吃辣椒,要吃就吃最辣的。海南黄灯笼椒,世界魔鬼辣椒TOP10的神奇辣椒。将黄灯笼椒做成的辣椒酱,放在海南特色小吃陵水酸粉里,让本来就作料丰富、味道鲜美的陵水酸粉更加酸爽香辣。
▲黄灯笼辣酱
▲陵水酸粉
最早,辣椒其实是盐的替代品。古时候,盐是一种很金贵的调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人们就用辣椒来增加食物的风味,让其更加美味。所以,曾经流行过一个说法“越穷越吃辣。”
不过,随着各地之间交流的增加,吃辣的习惯从一开始的南方各地,向其他地方蔓延。
现在,辣味作为一种“优势语言”,已经占据了全国人民的餐桌。你有没有一边被辣哭,一边“真香”的经历呢?或者你最爱的辣到喷火的美食是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一起分享哦。
关于辣椒,你还可以看这些:
谢谢你看到这里,听说点了在看后吃辣不长痘!
文
霖霖
图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设计
小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