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还未等来心上人秋种牡丹春开花

都说嗅觉是有记忆的。许多个夏日昏沉的午后,站在绿得发亮的老树下,一块块酣长的阴影随风摇摆蓦地,鼻头会若有若无地萦绕起春日的某种明媚气息。

夏天并非无芳香之物,只是气燥炎热,矜贵花草都经不起摆放,往往两天就脱了水。

难怪有人说,爱花之人,是不舍得夏天买花的。怎忍心看那一朵朵玲珑娇俏的苞朵在暑气的催逼中,悻悻垂下脑袋耷拉着?

我最爱的姜花鲜切花

精心照料下,单朵花期也不过一天

但夏季,又是尤需一些香气来刺激五感的。

否则消怠在夏日的慵懒里,做什么都一副没有兴致的颓唐样。此时,“不会凋零”的无火香薰,便成为点缀家中气氛的最好伴侣。

近来,我偏爱在空调房里放的,是节气盒子的“牡丹花火”。冷气恰到好处的凉意,遇到雍容华贵的东方雅香,调和成一种令人快慰的温柔气息,包裹着慵懒的自己。

香调并没有刻板印象中的“刺鼻”与“脂粉气”,反倒增加了一些夏季少有的馥郁,也烘托出难得的东方情趣。

无可厚非,喜欢香氛的国人,往往第一鼻子会被西方香的魅惑所吸引,但闻到后来,却总是在“东方香”那里找到情怀与慰藉。

幽幽冉冉的香气勾缠萦绕,让人很容易惦念起儿时躲在姆妈怀中的踏实感,街头阿婆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的抑扬语调,还有闺房中似有似无的少女馨香。

今年春天,我当真是买了整整一季牡丹芍药

东方百花中,牡丹是当仁不让的花魁。

从去年开始,牡丹与芍药这两种最具东方特色的人间富贵花,打败了常见的白花系(茉莉、玉兰等),掀起一阵嗅觉和视觉的“复兴浪潮”。

牡丹所吐露的芳艳,仿佛是穿梭在古城长安里才能找到的贵族气韵,也暗示着暮春与初夏之交的馥郁旖旎。那一抹嫣红,是中国人才能读懂的古典深情。

1.胭脂与丝绒

有颜色与质地的“通感香

向来被拥戴为花中之王的牡丹,以它为主题的文化作品极为丰富。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且是中国国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

传说,有一天大雪纷飞,武则天心血来潮,想边赏花边喝酒,就下旨命百花开放:“花须连夜发,莫待晚风吹。”寒冬腊月,叶枯花落。但迫于武后的权势,百花竟在第二天都开了,除了牡丹。

武则天一气之下,把牡丹贬去洛阳。牡丹花一到了洛阳,就立刻盛放。武则天下令用火烧,牡丹花丝毫不惧,反而愈开愈盛,灿若云霞。从此,牡丹便在洛阳生了根。

世人只知牡丹华丽,却不知她的贵气,不是虚荣浮华,而是骨子里的孤傲。而一瓶牡丹花火的核心灵魂,正在于此。

作为东方香调,向来善用“通感”模拟,鼻息的感受可以连带触发其他感官的活跃。打开包装的一瞬,仿佛置身于琉璃宫殿,牡丹花与身俱来的雍容感,随着香气分子传送到脑海中,于是,国色天香四个字便呼之欲出了。

前调的华美之气,圆润又带些甜意,仿佛打开霓裳羽衣的序曲。

中调是隆重的,牡丹、芍药、依兰、紫罗兰、野百合,无一不是花届“有故事的女同学”,芳韵叠加升华,格外适合成熟女性。

尾调保持了贵气和庄重的格局,琥珀和檀香,如花火绽放后的寂静。

随时间流逝,香气渐渐饱满,有了形态,仿佛手中滑过一道暗紫色的天鹅绒丝缎,又似牡丹的娇蕊和带着丝光的花瓣。

闭上双眼,感受空间流转,误以为来到了盛唐的长生殿,眼前浮现的是额间贴着胭红色花鈿的唐朝侍女,款款走来。

2.香调环形物语

暗香浮动的长安之息

与香水相比,家居香氛的着重点,并非要突出前中后调,而是讲究一个“圆”。

所谓的圆,是圆融圆满,前中后调之间互不争锋,相互补充融合,“环形的香气结构”,既如东方哲学,又像是一首连绵的卡农复调,气味悠长而连绵。

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有些香气分子很轻,会飘上屋顶很快消失,有些香气分子很重,会沉沉落在脚下。

此时节气盒子善用的香气平衡术,即“瓶花高度”则充分凸显了这款香氛的“技术含量”。

浮动在一米五左右的高度的香气分子,就像是桌上摆着一束牡丹的高度,刚刚好让我们享受到它。

3.会吐香的永生花

时间够久才叫永恒

嗅觉得到了慰藉,那视觉呢?

为配合此香气,打造一朵可以媲美牡丹真绝色的永生花,并非易事。波纹打褶的花瓣,如不找到合适的载体,则会显得僵直,缺乏灵动。

最终,节气盒子选择天然通草花作为无火扩香的介质。当一朵花满吸了香气“盛放”后,它甚至比真花,更“牡丹”。

通草花并非花,而是草,也是古代女子用作点缀青丝的头饰,触感类似婴儿皮肤,细腻轻脆而有质感。

它取之自然,又足够表现牡丹的“油点”,还原牡丹花瓣那种丝绒般反光的晶莹感。

如此精细的“量产”工艺繁复,每一朵花从无到有,需耗时整整3个月的时间,经过9种以上的工艺,依靠匠人纯手工制成。

想来,毕竟是“花中之王”,哪能那么轻易就得到?

4.晕染与修剪

“这朵花活过来了”

什么颜色最能代表牡丹?

翻阅了许多关于东方色彩的书籍资料,其中都会提到一种来源于平安时代的雍容之色——牡丹色。节气盒子甚至去奈良正仓院的盛唐藏品中,寻找这种来源于唐长安的色彩。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牡丹色”,将六种颜色不同的牡丹用抽色器逐一取色,最终在十六种偏紫的红里,选择了一种,被命名为“牡丹真绝色”。

因为扩香的天然通草花为手工染色,导致这种既定的色号,在每一朵花上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演化。

尤其当它吸收香薰溶液时,你会悄然发现,“这朵花活过来了”,且每天都开得不一样。

品红和靛蓝的重合,如同国画中的“水墨晕染”般,使花瓣变得饱满温润,焕发出色彩的渐变感,渲染无限的东方意象。

气味纵情漫游、色彩恣意挥洒的同时,这朵花盛放的状态由你决定。

将扩香棉绳剪去1/2时,牡丹含苞待放;

剪去1/4时,牡丹欲开还休得正嫣然;

若不修剪棉绳,便能得到娇艳怒放的一朵。

香薰使用过程中,牡丹通草花一直在变幻色彩

含苞与怒放,皆为真绝色,修修剪剪,亦是每一位养花人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5.瓶中花火

凝固初夏的花瓣雨

牡丹开在春夏之交,盛夏花虽归寂静,但对于它的想象并非完全空缺。花开花落,如同绚烂花火,令人沉醉着迷,久久不能忘怀。这便是这款香薰瓶身的创意体现。

六次套叠印刷工艺的方式,将飘散的牡丹花瓣,储于玻璃瓶中,将瞬间的美好保留、凝固下来。双层透明花瓣相叠,也有了立体和流动之感,保留了花时变化的层次与饱满。

四时流转,花开缤纷。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便得到了成全。

一朵牡丹,从盛放到零落,不过两日光景。极尽绚丽,却稍纵即逝。

一瓶牡丹花火,足以复刻传说中的“国色天香”,还原那圆润馥郁的“雍容绝色”,和指尖温柔缱绻的丝绒触感。

正所谓“秋种牡丹春观花”。牡丹花的根系是在秋季生长,而发芽却在春季,也就是说,秋季牡丹落叶进入休眠,但地下的根系却在偷偷的搞小动作。

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七夕了,如果你还在默默等待那个心上人,又或许你已经有了中意的另一半,都不妨带着这份有关爱的期许,开启这一瓶秋季的永生“牡丹花火”。

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愿望,待到来年春归,相信都会一一绽放。

这一抹牡丹真绝色

七夕盛放,只为有缘人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商城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6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