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鹳草祛风除湿,舒经活络,清热解毒

老鹤草

老鸦嘴、绵绵牛。

为牻(máng指黑白杂色的牛或形容乱)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的地上部分或根。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高20-50cm,全株被白色柔毛。主根细长圆柱形,侧根纤细。茎细柔,多分枝,平铺或斜升。叶对生,有长柄;托叶披针形;叶片二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3-9对基部下延,小裂片狭线形。伞形花序腋生通常有2-3花;萼片5,椭圆形,先端有长芒;花瓣蓝紫色;聚药雄蕊的花丝基部扩大,子房被白色长硬毛。蒴果2.5-4cm,顶端有长喙(huì,鸟兽的嘴。),形如老鹳之嘴;成熟时5个果瓣分离,喙部呈螺旋状卷曲。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于平川或低山路旁、沟旁。多见。

老鹤草药材特性

夏、秋两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小捆,晒干。

常为小捆,全体有白色柔毛。茎细弱分枝,直径3-7mm,节膨大,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具纵沟纹;质脆,断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对生,具细长叶柄,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线状。果实长圆形,长5-10mm,宿存花柱长2.5-4cm,形似鹳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卷曲。

无臭、以色灰绿、花果多者为佳。

除去杂质,切段。

老鹤草功效

辛、苦,涩,平。归肝、脾经。

祛风除湿,舒经活络,清热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湿热泻痢,妇女白带,五淋,白浊,无名肿毒等证。

①《滇南本草》:祛诸风皮肤发痒。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利小便,泻膀胱积热,攻散诸疮肿毒,退痨热发烧,治风火虫牙,痘疹疥癞等症。

②《纲目拾遗》:去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络脉。治损伤,痹症,麻木,皮风,浸酒常饮。

③《现代实用中药》:止久痢,厚肠胃,调中健脾。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跌打损伤,止刀伤出血,又可止咳,益肺气。

⑤《药材学》:清热解毒。治热病消渴,痈疽疮肿。

10-30g,根6-10g。

老鹤草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所致的肢体麻木,骨节疼痛。可与爬山虎、透骨消、长春七、祖

师麻、鸡血藤、追风七等配伍。

2.用于湿热泻痢,可与铁苋菜、马齿苋、凤尾草、朱砂七等配伍。

3.用于妇女白带,五淋,白浊,可单用本品;或与天蓬草、龙葵、荞麦七石

豇豆、石白菜等配伍。

4.用于无名肿毒,可捣烂外敷或泡酒服。

老鹤草附方

1.风湿腰腿痛:老鹳草20g,追风七12g,红毛七12g,大血藤10g,鸡血藤10g,竹根七10g,朱砂七12g,水煎服。(华有)

2.活络膏: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酸痛。老鹳草20g,穿山龙20g,红三七15g,破血丹12g,追风七12g,大血藤20g,水煎3次,去渣浓缩,加白酒1盅,加糖适量,制成糖浆约ml,分4次,每日2次服用。(何子冀)

3.腰部扭伤,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老鹳草30g,桃仁12g,红花9g,尸儿七10g,朱砂七12g,水煎服。(穆可风)

4.风湿痹证,骨节疼痛:老鹳草20g,爬山虎10g,红透骨消10g,秦艽10g,穿山龙10g,红禾麻根15g,水煎服。(冯勇)

5.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老鹳草20g,大丁草20g,红透骨消10g,追风七10g,大伸筋草15g,见血飞10g,五花七10g,水煎或泡酒服。(刘庆华)

6.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老鹳草15g,桑枝15g,,长存七10g,牛膝12g,祖师麻5g,水煎服。(肖学忠)

7.田肠炎,痢疾:老鹳草30g,凤尾草30g,水煎服。(王福臣)

8.湿热泻痢:老鹳草20g,铁苋菜20g,马齿苋20g,地锦草15g,水煎服。(陈亚飞)

9.风湿外洗方:老鹳草g,金牛七苗g,铁牛七苗g,火焰子苗g,煎水外洗,并覆盖患处,出汗即见效。(胡丙杰)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2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