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在“一带一路”的时事背景之下,茶业界正在实现产业升级,再度复兴中国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福建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核心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山海侨优势凸显,大有可为。在茶世界里读懂茶,从茶里看世界。
一种画在“通脱木”薄片上的画
乾隆二十二年(年),清政府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西方人惟一可以进入中国的沿海港口。
当时,还被称作“天朝上国”的中国,其神秘的东方文化对西方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一些西方商人除了把丝绸、茶叶、陶瓷等中国商品运回国销售外,还希望把异域的风土人情带回去,让更多家乡人了解。在当时,摄影术尚未出现,许多中国的画师便瞄准这一商机,借鉴西方透视法、明暗法等绘画技艺,以写实的绘画风格,创作出大量表现广州、香港、澳门等地风土人情、生活场景的绘画,以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求。这些外销画中,“通草水彩画”是其中最具特色、最受当时外国商人和游客欢迎的画种之一。
这张照片里的人便是晚清广州西关专作外销画的画匠
通草画所使用的纸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而是一种名叫“通脱木”的木本植物的茎髓。“通脱木”分布在我国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其茎髓为圆柱形,长20-40厘米,直径1.2-2.5厘米。在“通脱木”长至2-3年,将主干和较粗的树枝切割成30-45厘米的小段,用圆木棍顶出茎髓,进行烘干,然后用锋利的刀刃将这些茎髓切成薄片。如果要制作大的通草画”纸”,切割技术就要很好。通草“纸”的宽度一般是固定的,但长度可以说是无限的,具体长度就要看你什么时候切断“纸”了。广州博物馆收藏的通草画,规格一般长不超过40厘米、高不超过25厘米,最小的比巴掌还略小。
绘制通草画的颜料一般是经过特别挑选的,红颜料用的是朱砂,黄颜料用的是黄色赭石,白颜料用的是铅,而蓝绿颜料则采用有机物。
由于通草“纸”价格便宜,上彩后色彩异常亮丽,加上画师所描绘的都是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生活场景,因此,通草画被带到西方后,成为西方人争相阅览的图画,并经常出现在大众印刷品、新闻故事的插图上。
通草画的早期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州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靖远街和同文街。当时的著名画师煜呱、发呱、林呱等就是在这两条街上绘制了许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当时的广州画师,喜欢以“某呱”自称,即为“顶呱呱”之意。到了19世纪中后期,广州的通草画在广州城内外的多个地方都有生产和销售。西关十八甫的“怀远驿”和河南的“瑞兴里”都是比较重要的生产和销售中心,“怀远驿”的永泰兴通草画店和祥茂画店就是名气较大的画店之一。
在19世纪中前期,通草画处于繁盛阶段。19世纪后期,通草画对西方人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因为在年,达盖尔银版摄影法出现了,西方人开始热衷于观看更为真实的光学摄影照片。到了20世纪初,虽然通草画还继续生产,但已开始衰落了。20世纪30年代,通草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博物馆的通草画收藏几近空白。年,经过广州市文化局领导陈玉环的牵线搭桥,英国收藏家伊凡·威廉斯将70余幅通草画捐赠给广州博物馆,自此,通草画的故乡广州终于重新拥有了通草画。现在,广博已拥有超过幅藏品。
从这些藏品我们可以十分真实地看到十八九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如耕织养蚕、采茶捕鱼、交通工具、瓷器生产、街头买卖、节庆习俗、戏剧表演、刑事处罚、花鸟鱼虫等等。我们特意从广州博物馆的藏品中,精选了部分,让读者感受一下一两百年前中国的生活情景。
作者:叶伟华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外销画世相
清朝
纺织纱布
用风车筛选茶叶
十八九世纪,茶叶、丝绸是中西方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因此有关茶叶、丝绸的生产制作、运输和销售等过程,向来是西方人迫切需要了解的,因而成为通草画的重要题材。
桶枷
打板子
清朝的政治法律制度同样是外国人十分
自广州被定为清朝惟一通商口岸后,清政府对西方人士到访广州口岸作了比较严厉的规定:外国人一律不得在广州过冬,贸易季节过后必须返回澳门居住;外国人到广州后,只能在行商商馆寓居;所有来华外国商船均需停泊黄埔港,货物由本地货船运进广州十三行商馆。这些规定影响着通草画有关港口风景题材的具体内容。
到永泰兴画店购画的洋人
在通草画中,有关广州市井交易场面的内容十分丰富。作为商业性质浓厚的广州城,各类市井买卖十分活跃。这些交易包括卖莲藕、卖油、卖烟斗、卖画、卖扇坠、卖蔬菜、卖饰物、卖糖饴、卖肉、卖花、卖梨、卖西瓜、卖棉纱等。
编织草席的工匠
通草画展示了一些广州地方工艺和各行各业的生产情景,像彩绘茶叶箱、彩绘纸灯笼、制作手镯、制作竹椅、制作漆盒、缝衣、做鞋、看病抓药、打铁等。其中“编织草席”是广州重要的传统手工业,在广州太平路一带曾集中了大量的零售店。
抽鸦片
为了让外国人对中国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生产情形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广州画师将广州社会百态形象地画进通草画中。从中既可以看到达官贵人的各式生活状况,也可以看到了科举考试中武举考试及军队作战时的各种情景,更有一些是描绘如抽鸦片等社会陋习的。
大眼船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交错,当地人最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就是船舶。因此,有关珠江上航行的各式船舶则成为通草画中的重要题材。这些船包括官船、商船、战船、娱乐性船、生产用船等。
花艇
跣足
在通草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州的许多独特的风俗,比如,我们看到的男性多跣足,而且妇女也多跣足,这虽然与广州炎热潮湿的天气有关,但也是广州人的一种生活习俗。其中,不少传统节日的游乐场面也反映到了画面上,像游行队伍抬大象、抬神像等场景。
游行童子乐队
鸣谢:本文内容源于“福建茶叶网”,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元泰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