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多久能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藤山志》的问题
我写作《流翠烟台山》这本书过程中,很多资料参考《藤山志》,却也要对此志提出个人拙见。
在此,我先介绍两位作者,即《藤山志》作者蔡人奇,和《闽县乡土志》的作者郑祖庚。他们都是福州人。蔡人奇是清同治十一年()出生,比清咸丰时期(—年)出生的郑祖庚,小二三十岁。蔡人奇是一位著名的辛亥革命人物、爱国乡贤,又是医生、教育家。郑祖庚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祖上多出进士、举人。郑祖庚曾中过光绪十四年举人,受邀撰写《闽县乡土志》、《侯官县乡土志》。
《闽县乡土志》、《侯官县乡土志》的审定者是福州府知府。此志乃当时小学中学之乡土教材。因其时清政府准备实行新政,各地筹设学堂,此书乃适应教学需要而编撰,故亦可称为官定教材,是一本正史,比《藤山志》出版早,参考价值高。根据官定教材《闽县乡土志》显示,年福州建市设仓山区前,仓山区不是一个完整区域,同时属于闽县、侯官县管辖。说明清朝时仓山区的行政区划复杂,区域自五口通商后发生沧桑巨变。
年,蔡人奇因福州市设仓山区,以77岁高龄撰写区志,参考根据是同乡郑思铨写的《藤山旧志》,书名延用《藤山志》,而不用《仓山区志》,说明作者站在清朝角度写志,而非民国的角度。也许他不知已有《闽县乡土志》可参考,所以书中说福建各志中几乎未详述藤山,所以著述困难。如果他看过闽县和侯官县的乡土志,大概就不敢自定藤山疆界范围了。
写志最重要的是地理范围不能错,至少符合某个年代时段的实际情况。蔡人奇编辑小组自定的藤山疆界既没有按照郑思铨记录的藤山疆界来写,也不符合《闽县乡土志》中清朝的行政区划和地理范围,更不符合年福州市新设的仓山区实际地理范围。
他写的藤山区的年代从清朝到年,书中的疆界却是根据清朝的《时升里图册》。时升里地理范围没有遍及侯官县,作者却把藤山疆界范围从闽县拓展到侯官县,又在书中第一页说明“藤山”由当时的闽县、侯官县和林森县的部分区域组成,不完全属于福州市,也不隶属某一个县。这就给后人研究清朝到民国的仓山区地理和历史留下了隐患。
关于《藤山志》中的名胜古迹,作者说因历史记录和名人歌颂的皆已毁灭无余,所以只是“姑录之以志沧桑之感”。说明名胜古迹的记录未经详实考证,仅是传说,比如梅坞之梅林毁于何时,该志便存在错误,详见本书《梅坞冬晴水墨间》。
《藤山志》中所述的山川名胜与《闽县乡土志》的说法有出入,包括藤山的范围与郑思铨《藤山记》中记载的也不同,和天宁山(烟台山)范围交错模糊,所以本书不论藤山,只提天宁山。地理范围不同的几本地方志,造成有些历史盲点无法解决。我在分析矛盾问题时也十分棘手,不得不查阅更多资料来对比判断,最后以为这两本地方志,作为参考资料而言,《闽县乡土志》属于正史,境域范围明确,符合官方和历史史实,内容考证更科学细致全面,写作更客观严谨,清朝历史内容应多参考《闽县乡土志》。
蔡人奇经历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充分了解福建辛亥革命的具体情况,因此和辛亥革命有关的内容,以及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内容则应参考《藤山志》。
蔡人奇在《藤山志》凡例二十四则中说:“藤山周围不及十里,所设学校自幼稚园至研究院,计有三十所,而教会所设之神学院尚不在内。教育之发达为所仅见,亦本志之特色也”。说明当时仓山区是福建省教育最发达的地区。而志中记录辛亥革命人物,是为了让这些爱国人士青史留名,振发民众爱国之心。说明《藤山志》值得参考之处是文化教育和辛亥革命人物。
爱国志士蔡人奇古稀之年辛苦立志以振发民众爱国之心,令我由衷敬佩、深深鞠躬,是晚生后辈的学习典范。(选自《流翠烟台山》)
但是,由衷希望仓山这本唯一的重要旧志能勘误后再版,避免继续以讹传讹。我也是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囿于学识水平有限,难免疏误纰漏,尚祈方家指正,欢迎热爱福州文化的朋友留言探讨交流。谢谢!
线下购书方法:上下杭鹿森书店、光禄坊家风家训馆可购书。线上,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