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少数民族医药壮医药

壮医药诊疗技法方药经验积累时期,从先秦开始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其间又可以分为先秦时期和秦以后两个阶段。先秦时期虽然已有针刺及药物的使用,但尚属起源时期,技法方药比较简单,古墓出土的青铜针是较短的,只能作浅刺使用,出土的药材品种还不多。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壮医使用的技法方药更为丰富多彩。特别是唐宋以后,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及其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技法成熟,使用的药物也增加到百种以上。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特别是明朝以后,在地方志上出现不少各地名医的记载。

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壮族民间“笃信阴阳”(明·广西通志·卷十七),壮医则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为核心理论。壮医认为大自然及人体的各种正常和异常的现象及其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在阴阳的关系中,壮医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认为人活体之所以具有生命的特征,是阳气的存在和作用的体现。人体阳气经常耗散,因而临床上阳虚的征象比较常见,重阳、调阳、壮阳成为壮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理念。壮医同时认为阴阳必须经常处于相对协调平衡的状态,维持在一定的常度上,否则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类,都是会出现灾变或病态。

壮医称气为“嘘”,气充斥于天地和人体之中,表现为阳、为动力、为动能,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赖天地之气涵养和制约。人气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同步运行。人作为万物之灵,对天地气的变化有一定主动适应能力。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的天地人三部之气也必须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维持健康状态。“三气同步”的意义在于“同步”,即协调运动、互相制约,从而维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毒虚致病及调气解毒补虚理论壮医认为,毒之所以致病,一是因为毒性本身与人体正气势不两立,正气可以祛邪毒,邪毒也可以损伤正气,两者争斗,如正不胜毒,则影响“三气同步”和阴阳协调。二是某些邪毒在人体内阻滞“三道两路”(如瘀毒),直接影响脏腑及筋骨肌肤的正常功能。虚即正气虚,它既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态的综合反映。因为虚,机体的运化能力和防卫功能相应下降,特别容易受到外毒侵袭和导致内毒滋生。毒有内毒外毒,虚有先天后天,临床当加以细辨。

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盛产中草药。肉桂、田七、苡仁、罗汉果、山银花、山豆根、铁冬青、牛大力等都是沿用已久的壮药。著名靖西壮乡药市,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医的经验积累时期,早已形成了大量的专方专药。

药物分公药、母药两大类壮医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平缓五种;药味有酸、甜、苦、辣、咸、麻、淡、涩八种,并据此分为公药、母药两大类。公药多为温热滋补调气之药,诸如肉挂、生姜、紫苏、砂仁、荆芥、土黄芪等;母药多属寒凉清热解毒利导之药,如铁冬青、青牛胆、地苦胆,山豆根、山艮花、土黄连等。公药母药对应着阴证和阳证。壮医组方讲究主帮带的配伍原则。主药针对主病主症,帮药协同和加强主药的功效,或协助治疗兼症,或减较主药的毒副作用;带药引诸药直达病所。

善用毒药和解毒药这与壮族所处的多毒物、多解物的环境有关。已知的壮医常用毒药、解毒药近百种,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多种疾病。曼陀罗、丁公藤、断肠草、羊角扭、水田七、紫茉莉、商陆等,以及矿物药硫黄、朱砂、砒石,动物药水蛭、蜈蚣、班蟊、毒蛇等,虽有毒性,但如使用得当,效果非同凡响。

壮医的优势病种为南方地区常见病,如风湿、痧瘴蛊毒类疾病。具体而言,壮医优势病种,主要是痧病、发旺(痹病)、墨病(哮喘)、胴尹(胃痛)、肉扭(淋证)、笨浮(水肿)、急劳(急性白血病)、麻邦(中风)、血压嗓(高血压病)、邦印(痛证)、发北(癫狂)、屙尿甜(糖尿病)、仲嘿喯尹(痔疮)、夺扼(骨折)、骨痈(骨髓炎)、核嘎尹(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活邀尹(颈椎病)、旁巴尹(肩周炎)、卟佷裆(不孕症)、勒爷得凉(小儿感冒)、勒爷墨病(小儿哮喘)、濑幽(遗尿)、航靠谋(痄腮)、能唅能累(湿疹)、火眼(急性结膜炎)、楞涩(鼻炎)、货烟妈(咽炎)等。

为了传承和发展壮医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大会。自治区人大制定和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并组织执法检查。

年广西中医学院决定成立壮医系,组织编写了12本壮医本科试用教材,首次招收了中医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班;年开始正式招收壮医本科生,开创了壮医本科教育的先河。年8月,广西区编委、区卫生厅决定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医院的基础上,成立广医院,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10医院之一。30年来,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院)已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壮医药相关科研课题,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著作奖)。壮医风湿病专科、壮医肿瘤病专科以及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经筋推拿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及要求推广的民族医实用诊疗技术。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于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载壮药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卷于年、年公布施行。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医院白癫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j/1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