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年10月文章排行
文中每一个名家医案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前辈们的学术精华在他们的临床验案里体现地淋漓尽致。我相信,认真读完、仔细体悟前辈们开方依据,你会对中医治外感病有更深的认识
名家医案:经方一剂退热
作者/中医人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
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
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1—
刘渡舟先生治疗感冒嗜睡医案
▲刘渡舟先生(年10月9日-年2月3日)为当代伤寒大家,临床善抓主症,善用经方治病。
《伤寒挈要》载:
唐叟,古稀之年,偶患外感,头痛发热,流清涕,周身为之不适。自服银翘解毒丸无效。
诊脉时侧头欲睡,脉不浮而反沉。此少阴之伤寒证。
为疏:附子四钱,炙甘草二钱,麻黄二钱。
服一剂汗出表解,转以保元汤进退获安。
—2—
蒲辅周先生治婴儿腺病毒肺炎医案
▲蒲辅周先生(-),现代中医学家,伤寒、温病学说熔于一炉,经方、时方合宜而施。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
《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载:
初某,男,3个月。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两次。年2月24日住院。
入院后检查:体温39.4℃,脉搏次/分,发育、营养中等,右肺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罗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9×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胸部透视:右肺上下野斑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
诊断:腺病毒肺炎。
入院前,用退热消炎止咳中药罔效,入院后,症见高热无汗,烦躁哭闹,惊惕不安。
先用土霉素、红霉素等西药,并投大剂寒凉撤热之麻杏石甘汤,复进银翘散加味,证势依然,停西药邀蒲辅周会诊。
刻诊:体温40℃,无汗咳喘,膈动足凉,胸腹满,面色青黄,口周色青,唇舌质淡,苔灰白,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
蒲辅周指出:本为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误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宜调和营卫,透邪出表。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桂枝1.5克,厚朴1.5克,前胡1.5克,炙甘草1.5克,白芍1.8克,杏仁10粒,僵蚕3克,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微汗出,热渐退,精神佳,膈动、吃奶、口周及指纹青均好转,唯喉间水鸣声,便溏日5次,脉滑不数,舌淡苔秽白。
营卫虽和,肺气仍闭,湿痰阻滞。法当温宣降逆化痰。
处方:射干麻黄汤。
射干1.5克,麻黄1.5克,紫菀1.5克,前胡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0.9克,法半夏3克,炒苏子3克,五味子7粒,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体温降至36.4℃,精神好转,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减,二便如前,面青白,右肺水泡音较多,左肺较少,脉沉滑,舌淡苔退。
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
治朴姜夏草人参汤加味。
处方:西洋参1.5克,炙甘草1.5克,橘红1.5克,法半夏3克,川厚朴1.1克,生姜2片。
服2剂,咳减至微,呼吸正常,纳增,大便日1~2次,成形,小便多,两肺呼吸音粗,少量干湿罗音,舌正常无苔,脉沉细滑。
续以二陈汤加白前、苏子、枇杷叶、生姜调肺胃,化痰湿。
服2剂后,乳食调养。胸透示右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临床痊愈出院。
—3—
胡希恕先生治发热头痛便秘医案
▲胡希恕先生(-)为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其学术思想目前已成经方界的一面旗帜。
《经方传真》载:
刘某,女,27岁,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
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10克,炙甘草6克,芒硝12克分冲。
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症基本消失。
—4—
门纯德先生治小儿病毒性肺炎案
▲门纯德先生(-)为山西著名中医,擅于用阴阳学说来指导临床制方遣药。
《名方广用》载:
王某,女,2岁。患儿高热,咳喘,时而抽搐,已十余日,医院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肺炎。
曾大量用抗生素,并输血输氧,体温一直在39.5℃~41℃,病情危重,邀余会诊。
诊见:患儿高热,面色苍白,面微肿,印堂色青,口唇发绀,神识朦胧,咳喘急促,呼吸困难,身无汗,腹胀大,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指纹青紫。
此为寒邪闭郁于表而发热,寒邪闭肺而咳喘,入里而伤于阳。治以兴阳解表,温经发汗。
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
处方:麻黄3克,细辛1克,附子3克。一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手足转温,头身微汗出,热势退却,体温降至37℃,喘促渐平。
此阳气已复,表邪已解,但肺气未复。
再服以生脉散加芦根、黄芪、玉竹一剂,继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一剂,病愈出院。
—5—
荒木性次先生治感冒高热、
无汗烦躁医案
荒木性次为日本汉方学家。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载:
一妇人因感风寒,发热数日不解,服2~3种西药不效,发热近40℃,头痛如刀割,咽干,欲饮水,苦闷,夜间不寐,时时恶寒,如欲死状,坐卧不安。
其主症为不汗出而烦躁,故与大青龙汤。服后大汗出,诸症霍然而愈。
—6—
许叔微治身疼痛发热体重案
▲宋代医家许叔微先生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对后世藏象学说发展也颇有影响。
《伤寒九十论》载:
毗陵一时官得病,身疼痛发热体重,其脉虚弱。人多作风湿,或作热病,则又疑其脉虚弱,不敢汗也。已数日矣。
予诊视之曰:中暍证也。仲景云:太阳中暍者,身热体疼,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予以瓜蒂散治之,一呷而愈。
—7—
万密斋先生治小儿惊风后热不退医案
▲万密斋先生(-)又名万全,明代著名医家,在诊治妇儿科疾病方面享有盛誉。
《幼科发挥》(卷二)载:
一儿惊风后热不退,群医有议用小柴胡者,有欲用竹叶汤者,有欲用凉惊丸者。
余曰:大惊之后,脾胃已虚,宜温补之。三药寒凉,不可服也。
乃作理中汤用炒干姜,一剂热除。
—8—
范文甫先生治伤寒发热、
身痛作喘医案
范文甫先生(~年)为近代浙江名医,在伤寒温病方面皆有很深造诣。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载:
陈师母,发热恶风,身疼腰痛,病从风得。太阳经为寒邪所伤,则经气流行不畅,故骨节疼痛而脉浮紧。
邪束于表则肤实无汗,内壅于肺则喘大作矣。
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服药1剂,汗出热解。
—9—
丁甘仁先生治喉痧医案
▲丁甘仁先生(年2月8日-年8月6日)为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擅于经方、时方并用。
《喉痧症治概要?治案十一则》载:
顾左,年三十余岁,在沪南开设水果行。
患喉痧七天,寒热无汗,痧麻布而隐约,咽喉肿痛,牙关拘紧,甚则梦语如谵。
诊其脉郁数不扬,视舌色薄腻而黄。
余曰:此疫邪将欲内陷,失表之症也。急进麻杏石甘汤,得畅汗,痧麻满布,热解神清,咽喉肿红亦退,数日而安。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南怀瑾:现在很多年轻人昼夜颠倒,要注意“逆天者亡”★★
南怀瑾:“治未病”是中医精华,更是中国文化精华
艾灸后上火这样做,立即去火★★
半夜容易醒的人,是这里堵住了(最全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表)★★★
真正毁掉你的是“癌症性格”!★★
按摩脾经治大病
失眠(3)
中医说的“甘”不等于“甜”★★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中医高手?★★★
煮粥之方甚多,来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内含方法)
97岁最美皮肤科中医师,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她的养颜秘籍是……★★
失眠(2)
天天敲打胃经和大肠经是预防衰老的秘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艽
八段锦还能如此萌,一秒学会一个动作★★★★★★★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我认为古人创造中医理论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
有利于缓解感冒的六大食物
冬季如何养肾?这些养肾绝招很有效★★
失眠(1)
肾经--主管人一生幸福的经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下)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续)★★★★★
督脉不通阳气衰!三个方法,帮您通督脉,助阳气!★★★
近种常用中成药使用说明(内外妇儿都有)★★
这种米我们吃了两千多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补,现在却被淡忘!★★
脑病(10)-头痛(7)
幽默到死的好文:我有病★★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
我们都被“8小时睡眠论”给害了★★★
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宝宝夜啼不断?跟我学3招,全家安心睡大觉!
道路堵了靠交警,身体堵了怎么办?
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值得人心生敬畏的穴位★★
脑病(10)-头痛(6)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前文章总排行 文章总排行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阅读
==================================
热文推推荐
在线购买《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