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作为一味中药材,在生活中的应用算是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药材,比如用它泡酒就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而且也深得不少人的认可。那五加皮作为中药材有着怎样的效果呢,今天就和典典一起来了解——五加皮!
五加皮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由于本品以“五叶交加者良,入药系用其根皮”。故名五加皮。有诗云:“文章做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另有传说:“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这可能是受到古代“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似乎万物皆应五,诸如“水应五湖,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车”。由于五加是由“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精,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花则有南方之光,黑精入根则有北方之粕,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故曰“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也许由于这个原因,五加皮才受到古代道家和医家的百般推崇,民间更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之说,足见口碑之盛。历代医家所用的五加皮,均系五加科植物的根皮,由于近代常以另一种名叫“香五加”的根皮充当五加皮使用,为了区别,始有南五加与北五加之分。
虽说南北五加均有祛风湿之功,但南五加兼能壮筋骨而无毒,北五加却能强心而有毒,故在使用时不可不辨。
南五加皮是五加属植物五加、刺五加、无梗五加、糙叶五加、轮叶五加的根皮,古人说它能“补中益精,坚筋骨,添精髓,治小儿行迟,久服轻身耐老”。它的确是一味善祛风湿的强壮药,早在宋朝,吴中一带的老百姓即美称为“追风使者”,多半用之于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脚弱等症。据近代研究,南五加皮的有效成分为4-甲氧基水杨醛,有较强的抗风湿及镇痛作用。北五加皮是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属于近代的一种民间草药,清代以前的医籍均无论述。北五加全国大部省份均有分布,味辛苦,性微温,其有效成分为杠柳强心甙及少量的4-甲氧基水杨醛,故也有一定的抗风湿及镇痛作用,但同时又具有类似毛地黄的强心利尿功能。
1.祛风除湿
风湿指的是人体经受外界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疼痛或是屈伸不利等等的一类疾病,而五加皮性温,具有发散作用,可以帮助机体祛除风寒湿邪,进而起到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
2.抗疲劳
五加皮还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这主要与其根部所含有的甙类成分有一定的关联,研究显示,五加皮根部所含甙类成分与人参甙类似,可以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3.抗癌
药理研究显示,五加皮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其可以一直癌细胞的转移,同时还可减轻抗癌药物的毒性。
4.增强免疫
五加皮当中含有刺五加多糖以及紫丁香甙等成分,能提高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能力,进而能帮助机体提高免疫系统中巨噬细胞的功能。
饮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5~10g。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回复关键字获取往期文章:
一枝黄花
丁公藤
丁香
人工牛黄
人参
八角茴香
人参叶
儿茶
九里香
九香虫
刀豆
三七
三白草
三棱
三颗针
干姜
炮姜
干漆
土木香
土贝母
土荆皮
土茯苓
土鳖虫
大叶紫珠
大血藤
大豆黄卷
大皂角
大青叶
大青盐
大枣
大黄
大蒜
大蓟
大蓟炭
大腹皮
山麦冬
山豆根
山茱萸
山药
山柰
山香圆叶
山银花
山楂
山楂叶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金子
川木香
传射干
广枣
广金钱草
广藿香
女贞子
小叶莲
小驳骨
小茴香
小通草
小蓟
飞扬草
马齿笕
马勃
马钱子
马兜铃
马鞭草
王不留行
天山雪莲
天仙子
天仙藤
天冬
天花粉
天竺黄
天南星
天麻
天然冰片
云芝
木瓜
木芙蓉叶
木香
木贼
木通
木棉花
典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