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药展区大钻

中药名:黑老虎Heilaohu

壮药名:勾钻洪Gaeucuenqhung

瑶药名:大钻(懂准)Dazuan(Domhnzunx)

过山风、钻地风、大钻、钻骨风、厚叶五味子。

为木兰科植物厚叶五味子Kadsuracoccinea(Lem.)A.C.Smith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干燥。(药师山目录编号)

藤本,全株无毛。叶革质,互生,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18cm,宽3~8cm,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侧脉每边6~7条,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2.5cm。花单生于叶腋,稀成对,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红色,10~16片,中轮最大1片椭圆形,长2~2.5cm,宽约14mm,最内轮3片明显增厚,肉质;花托长圆锥形,长7~10mm,顶端具1~20条分枝的钻状附属体;雄蕊群椭圆体形或近球形,径6~7mm,具雄蕊14~48枚;花丝顶端为两药室包围着;花梗长1~4cm,雌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花柱短钻状,顶端无盾状柱头冠,心皮长圆体形,50~80枚,花梗长5~10mm。聚合果近球形,红色或暗紫色,径6~10cm或更大;小浆果倒卵形,长达4cm,外果皮革质,不显出种子。种子心形或卵状心形,长1~1.5cm,宽0.8~1cm。花期4~7月,果期7~11月。

产于江西、湖南、广东及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m的林中。

厚叶五味子原植物图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厚叶五味子(花)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厚叶五味子(果)

(图片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深褐色或黑褐色,具纵皱纹及横向深裂,弯曲处深裂成横向沟纹。皮部多横向断裂呈串珠状,易与木部剥离。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皮部厚,浅蓝灰色,有密集的小白点和放射状的细纹;木部黄白色或浅棕色,可见多数小孔。气微香,味微辛。(广西特色药材研展馆目录编号)(中药辨识馆目录编号)

(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列长方形扁平细胞组成,皮层较厚,有嵌晶纤维单个散在;韧皮部有少数石细胞及嵌晶纤维,单个散在或2~4个相聚,射线宽1~3列细胞;木质部导管大小不一,多单个呈径向排列,纤维木化,射线宽1~3列细胞。

粉末:淡红棕色。嵌晶纤维较多,长55~μm,直径17~68μm。淀粉粒较少,单粒或复粒,单粒直径8~22μm,复粒由2~3分粒组成。主为螺纹导管、梯纹导管,螺纹导管直径10~25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1小时,滤过,滤液加石油醚(60~90℃)30ml振摇提取,分取下层溶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钻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酸(2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中医:辛、微苦、温。归肝、脾经。

壮医:辣、微苦,温。

瑶医:苦、辛、涩,温。属打药。

中医: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胃痛,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调制实训室目录编号)

壮医:祛风毒,除湿毒,消肿止痛,通龙路、火路。用于发旺(痹病),兵吟(筋病),胴尹(胃痛),腹痛(腊胴尹),京尹(痛经),林得叮相(跌打损伤),骨折(夺扼),麻邦(中风),兵嘿细勒(疝气)。

瑶医:行气活血,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崩闭闷(风湿痛、类风湿性关节),篮硬种翁(肝硬化腹水),卡西闷(胃脘痛,胃寒痛,胃热痛),尼椎虷(急、慢性肾炎),就港虷(急性胃肠炎),辣给闷(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播冲(跌打损伤)和碰脑(骨折)。

中医15~30g。

瑶医15~30g。外用适量。

注意:孕妇慎用。

[附方](1)治慢性胃炎,胃溃疡黑老虎、救必应、海螺峭各30g。共研末服,每日3次,每60g。(《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痛经:黑老虎、南五味子根各15g,凤尾草30g,乌药3g,每日一剂,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黑老虎15g,铁箍散15g,水煎服。外用鲜藤捣烂酒炒敷。(《湖南药物志》)

壮瑶药秘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j/3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