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雁门关附近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他的母亲得了周身疼痛的病,长期不愈,一次,他在山里偶遇一个姓丁的砍柴老汉,那老汉指着一种藤状草药,对他说:“这种藤能治疗你母亲的病。”解叔谦便采了一些带回家让母亲服用,其母亲服用后,身体果然很快不疼了。
故他多次去原处寻找那位砍柴老汉致谢,并想问问这是何药,可是始终没有找到,他只记得那位老汉姓丁,无奈只得把这种不知名的草藤叫“丁公藤”,日久便沿袭下来。
丁公藤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茎藤。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别名麻辣子,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痛及神经痛。对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椎炎及外伤性关节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本品有毒,有强烈的发汗作用,素体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