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胖易出汗,爬楼就喘,腰背酸痛hell

每个人因为基因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的体质也不同。中医对此分为七种病理体质,包括气虚、阳虚、血虚、阴虚、气郁、血瘀、痰湿。

针对每一种体质,中医都有针对性的方子和药物,中医也因此将有些体质以方子或者药物命名,比如“桂枝茯苓丸人”指的就是瘀血体质,适合服用活血化瘀的名方桂枝茯苓丸来纠正。

除了方剂,单味的药物也可以扭转体质。前提是,要充分了解体质和药物的作用,这样的对号入座,不仅简单好记,而且也能药单力专,甚至通过简单的日常药茶,就能细水长流地纠正体质,避免从病理体质变成疾病。

从这个角度上说,了解自己的体质最适合哪种中药,是日常保养之必须。

黄芪体

典型体貌:胖软富态

症状分析

1

胖而肌肉无力

这种人的典型表现,有医生早就给出了形象描述:“胖软尊荣貌”。意思是,看着白胖白胖的,但是肌肉绵软无力,是富贵生活养出的富贵面容,和那种特别结实、皮实的人正好相反,形象一点说就是“虚浮肿泡”,他们的胖不是肌肉丰满,而是含水量多,胖得很虚浮。

2

容易出汗

除了这样的样貌,这种人还很容易出汗,稍微运动量大一点就浑身汗出,也因为汗出而特别怕风,遇风着凉就会感冒。

3

容易累、发懒

这种人还比别人容易累,总是疲劳发懒,优渥的生活之中的人容易好逸恶劳,这一点从中医体质上是可以解释的:他们的懒是因为气虚,身体的功能差,之所以命名“黄芪体”,就是因为他们更适合用黄芪来补气,以改善这种体质。

生活越好越易“黄芪体”

这种人在当下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办公室人群,或者总是宅在家里的。只要平时缺乏运动,再好的生活条件都可以造就这种体质,而且生活越好,越容易是“黄芪体”。

因为黄芪是入脾经的,是补脾的第一味药,中医的脾是主肌肉的,所有和肌肉相关的问题,如果看中医一般都要从健脾开始,只有脾气强健了,肌肉才能恢复正常的体量和张力,有肌肉支撑的身体才会不累,身形才会紧致。

1

易患糖尿病

肌肉除了参与身体的运动功能,还和血糖有关系。因为肌肉只要运动,就要从血液中分流走血糖,我们吃饭之后食物消化吸收入血,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会升高,这就是糖尿病。但如果你运动了,肌肉分走了血糖,即便胰岛素分泌有不足的问题,但因为有肌肉帮助,血糖也可以控制得很好。这就是为什么不运动的人容易得糖尿病,而如果坚持运动,糖尿病甚至可以不吃降糖药的原因,也是现在人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其中,“黄芪体”的人,更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这种人随着生活的优渥,饮食的精良而不断增加。也因此,黄芪是当下人离不开的保健药。

2

易过敏

中医的脾,还参与身体的免疫防御。缺少运动的人像“温室的花朵”,更容易感冒,甚至被各种病毒细菌击中,就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力在缺少运动的过程中萎废了。不仅是感冒,还有过敏,当人的免疫系统长期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这种干净是指缺少微生物,后者的缺乏使免疫系统很没见识,少见多怪,偶尔一个外界异物的刺激,比如花粉、螨虫甚至冷空气,它们就如临大敌,由此引起过敏。

从中医角度讲,糖尿病和过敏发自同一个机理:因为肌肉失用而气虚,因为气虚而“卫外不固”。所以,过敏和糖尿病这两种现代病,在“黄芪体”的人更多见,因为生活的优渥使得人们无需劳作,可以尽享美食。

既然是“黄芪体”,就可以用黄芪来逐渐改善。

日常这样用黄芪

黄芪有生熟之分,生黄芪补气的效果更好,如果“胖软尊荣貌”更明显,最好用生黄芪;如果是脾胃虚寒明显,吃了容易不消化,遇冷之后胃肠总是不舒服,最好用炙黄芪。

用量

生炙黄芪都是每天10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可以配合着放三四个大枣,一来调味,二来增加补脾养血之力。

三七体

典型体貌:见坡愁

症状分析

有些人有这样的感觉:走平地,走多快走多远都没问题,但绝对不能爬坡上楼。我见过一个私营老板,经常打高尔夫,但唯独对高尔夫的果岭发愁,爬那么低的坡就要喘,这就是典型的“见坡愁”。

“见坡愁”的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不好,因为无论是上坡还是爬楼,心脏的做功都是增加的,对于心脏储备功能不好的人,这就是考验了。

容易“见坡愁”的人群

这种人要么是常年抽烟的烟民,要么是肺系疾病已久,要么就是从来不运动,心脏功能没有开发出来。如果看中医,大多有血瘀问题,而且在血瘀的同时,还有气虚,气虚和血瘀两个互相作用,所以才称他们是“三七体”。

三七活血补气不伤身

三七是中药活血药中,唯一一个既能活血又能补气的,也是唯一一个活血的同时不因为破气伤身的。因为三七含有人参皂甙,所以某种意义上,具有人参才有的补气之力。

这种“见坡愁”的人,因为心肺功能弱,血细胞的负氧能力下降,血氧饱和度不足,嘴唇舌质颜色偏暗,这就是中医说的血瘀,但对这种人,单纯靠活血药是不够的,必须助推心脏,必须补气,所以他们最适合用三七改善体质。

日常这样用三七

服用禁忌

因为三七含有人参皂甙,可以补气,所以三七本身是偏燥的,如果平时很容易上火,舌质偏红,三七要慎用,否则会因为上火而口干舌燥,大便不通。

用量

即便平时没有上火问题,三七也不要过量,如果是三七粉直接冲服,每天两三克即可,因为改善“三七体”的体质非一日之功,需要细水长流,两三克的三七不至于太燥,更便于坚持。

葛根体

典型体貌:虎背熊腰

葛根是个很好的药物,稍微懂点中医的人知道它可以治感冒,治颈椎病。这两个看似不搭的问题之所以可以同治,因为葛根可以“升阳”。所谓升阳,就是把正气推到病患之处,这个病患之处可以是僵硬的肌肉,也可以是痘痘深陷的皮肤,还可以是不能消化水谷的肠道。

症状分析

“葛根体”的人,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肌肉。他们的典型特点是虽然长得虎背熊腰,但丰厚的肌肉经常发硬酸痛,在感冒之后尤其明显。去理发或者按摩时,服务员经常会告诉他们,肩膀后背的肌肉很硬,和颈椎病的症状一样,中医形容它是“项背强几几”,就是后背、脖子、肩膀板硬酸痛,因为气血不足以濡养他们丰厚的肌肉了。

名方“葛根汤”

对此,按摩只是暂时缓解,真想根治,中医有个带葛根的名方,这就是《伤寒论》中的“葛根汤”。这个方子适合感冒之后颈肩发硬的,也适合因为受凉而颈椎病发作时。方子很简单:葛根30克,麻黄、桂枝、炙甘草、白芍各6克,大枣3个(掰开),生姜3片。

就是因为“葛根汤”能应对像颈椎病这种现在人的多发病,精明的日本人已经将它做成了成药,很多去日本旅游的人,都会买了带回来。遗憾的是,我们市面上却没有这个中成药。

自制葛根汤

如果是感冒之后颈项发硬,可以自制一个“葛根汤”:葛根30克,水煎;或者葛根粉20克冲调后加少量糖或蜂蜜调味,以此送服感冒清热颗粒和小建中颗粒。

感冒清热颗粒是治疗风寒感冒的首选,其中荆芥防风类似麻黄的效果,小建中颗粒是补益脾胃的,它所含的药物已经包含在了“葛根汤”里,这样就勾兑出了一个非常接近“葛根汤”的中成药。

葛根还能这样用

如果是“葛根体”,甚至可以用葛根一味药日常维持和改善。在南方,葛根像白薯土豆一样在超市售卖,可以用它炖排骨汤。

用量

葛根很平和。

如果炖汤用,每人每天可以用到30克甚至50克;

如果是中药饮片,每天15克至30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

封面插图/北京晨报美编

许博超

推荐阅读

?体检指标一超标就害怕?19种常见“体检病”,其实只有这些需要治

?任性吃粗粮,吃出贫血和早衰!记住1个黄金比例和1个最佳搭档,才是真养生

?这个习惯很多人都有,从头到脚伤身体!看完你还敢继续做吗

编辑/张瑞玲聂爱玲李含威

出品/北京晨报社名医坊周刊

除署名外,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形式转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y/5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