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在哪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每一个城市都有城市的灵魂,
在历史的积淀之中散发出它曾经的芳华。
通草画记录了多年前广州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居家生活、水城文化、节庆民俗、花鸟虫鱼兽等等。
它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它是广州未加工版的“清明上河图”。
▲记录旧时广州的市井风情
▲记录旧时广州的居家生活
▲对弈
可惜这样有趣精美的小画作,珍贵的历史档案,百年前的外销爆款,却消失了余年,不被国人所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走进通草画的前世今生。
前世传奇-失落百年的广州记忆-
风靡一时的外销“爆款”
从18世纪起,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在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前,来广州探访或做生意的西方人迫切希望能将自己在东方的所见所闻,真实客观地带回本国,向亲朋好友传递美丽而神奇的东方风情。
▲通草画:记录下十三行的盛况
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的通草水彩画,大小合适,且形式雅致的“伴手礼”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通草画承担了向外传递中国信息和风俗的使命,来自东方的“明信片”。
据说年有来华游客亲眼目睹了两三千名画师在绘制通草画的盛况。如果这种说法不虚,那么我们可以想象,那是怎样壮观的一种景象!
▲广州博物馆藏《永泰兴通草画店》通草画
-神奇的本草-
东方“古明信片”的功臣
古埃及有纸莎草纸,死海周边地区有羊皮卷,古印度有佛经贝叶,越南有蜜香纸,谁知道中国在年前曾经有过一种天然纸张?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主角——通草纸。
▲匠人在制作通草纸
在18世纪,纸张价格昂贵,无法符合廉价的彩色图画巨大的需求量。于是广州的画家开始使用一种更便宜的材料。
《广州植物志》记载:通脱木,别名通草,生长迅速,繁殖极易,茎髓洁白轻软,名为“通草”。
通草片取自植物茎髓,唾手可得、价廉物美,尤其是这种材料质地轻白,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水彩颜料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光的折射,立体感强,人物栩栩,景物生动,深受外国人喜爱。
▲称茶
-中国文化符号的历史“芯片”-
从几乎绝迹到重回故土
19世纪40年代,随着摄影术开始普及,照相业开始逐步取代外销画家的工作。通草画就彻底从海关出口清单上消失了,随着消失的还有通脱木。
渐渐通草画消失于广州人的记忆中,在中国国内销声匿迹。
▲街头买卖
百年过后,一位研究通草画30余年的学者,英国人伊凡·威廉斯把通草画带回带回广州。
▲伊凡·威廉斯与妻子展示他们收藏的通草画
1年他将他收藏的70余幅通草画捐给了广州博物馆。此举大大推进了国内对通草画的研究与搜寻。现在,广州博物馆拥有幅通草画。
▲戏剧表演通草画广州博物馆藏品
更幸运的是,虽然广州的通脱木以及制作通草纸的艺人已消失,但贵州以及台湾(中国)制作“通草片”的少数艺人保存了下来。使这种承载着广州乃至中国文化符号的历史“芯片”得以传承。
今生传奇-通草画传承人:苏昕-
不忘初心,传承永续
讲完了通草画的前世传奇,那么它今生的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有一种工艺曾经红极一时,却断档两百年,你会做一个找寻者吗?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对这种失传的本土艺术感到着迷,她期待有一天能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起失传已久的通草画技艺。
虽然通草画在年前风靡一时,但对它绘画技法的资料却少之又少,这给复建通草画艺术留下了难题。
苏昕通过对古籍文献研究和深入的实践研究,归纳、总结得通草画绘画步骤和传统技法精髓。
在广州越秀区图书馆内的一隅,没有富丽堂皇的门面,但闹中取静,这就是苏昕的通草画工作室。
她在这里潜心研究通草画绘画技艺,在她笔下的画作笔法细腻,色彩艳丽,造型严谨、形神俱妙。
▲《春依》苏昕
年成功摹绘现藏于英国的19世纪通草画《喜鹊图》,被通草画研究专家伊凡先生高度赞赏并说道:“如果不是你的签名,我就误认为这是十九世纪的通草画”。
-以匠人之心,琢时光之影-
非遗艺术回归生活是最好的活化
比起单纯的通草画文字研究,苏昕更愿意让自己成为一座连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通草画了解广府文化,可以对这种中西文化的艺术交融有所感悟。”——苏昕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项目,与传统的师徒传承不同,通草画的推广主要依靠学生传播、社区推动与政府支持三个渠道。
通草画在年就开始进行推广,进入校园后,年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越秀区少年宫美术班为基地开展传承教学实践及推广,现已将通草画教育推广至越秀区6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除此之外,苏昕还策划了多个通草画作品展览、两岸通草文化交流会与社区通草画课堂,定期举办通草画学习班,组建通草画中心团队和教师研究团队。
年1月,在通草学堂种的50颗通脱木树苗已经完全成活了,通脱木重新在广州扎根。随着通草纸能在本地生产,通草画技艺难题不断揭开,这一失传两百年的老手艺正不断在我们面前现实真容。
通草画作为广府非遗项目,年也会在北京路等着大家共同观赏通草真品,还能现场体验在通草纸上作画!千万不要错过哦~
▲年广府庙会上,苏昕老师为同学们分享通草画文化!
▲广府庙会通草画展示区
当苏昕在这轻飘飘的通草纸上作画时,表面看用的是画笔,其实用的是匠心,是岁月。一起来看视频,感受通草画的魅力。
请在WiFi的情况下观看,土豪请自便~
▼
小小通草画,见证了广州“一口通商”、中西文化交汇的辉煌历史;是年前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今天研究当时中国近代史的珍贵档案。
在传承的路上,孜孜以求的传承者仿佛是手拿钥匙的人,打开了现代与过去的时空链接。每位传承者都并不孤单,他们有初心相伴。
非遗传承
必须见人,见物,见生活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