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趁鲜加工和产地初加工,你应该知道这

一直以来,广大农户和药商对于“中药材趁鲜加工”和“产地初加工”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下面是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中药饮片附录以及某省药监局的解释做的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中药饮片附录第十一章术语定义,“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是“指在产地用鲜活中药材进行切制等加工中药饮片。不包括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指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也就是说中药材趁鲜加工后可以作为中药饮片,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后依然是中药材。

比如说厚朴、杜仲产新后应让其堆在一起“发汗”,黄柏、山药、桔梗应刮皮,三七、白芍可按大小分档等,都属于产地初加工范畴。

另外,因各省生长、生产中药材情况不一样,各省对待“趁鲜加工”与“产地初加工”品种的理解多有出入,大家应仔细询问当地药监部门,看是否有不同之处。比如说农户产地趁鲜切制的中药材是否属于“产地趁鲜加工的饮片”,需要根据版《中国药典》(一部)具体品种的标准进行判断,因为部分品种产地趁鲜切制属于“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范畴,不属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年修订)中药饮片附录管理范畴。如果从农户购入的是药材与饮片标准相同的趁鲜加工品种,则不能判定为非法购买。

备注:

一、年版《中国药典》允许64种趁鲜加工的中药饮片如下:

1、药材切片(共28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滇鸡血藤。

2、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

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

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

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11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大腹皮。

二、亳州市场根据当地地产品种情况,经上报批准后,以白芍、白术、桑白皮、牡丹皮、桔梗、白芷等6个产地初加工品种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设置专区进行销售试点。同时,根据《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统计,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专营区内,共有73种趁鲜加工和产地初加工的品种可以销售。

具体品种为:茯苓、何首乌、赤茯苓、茯神、葛根、粉葛、岗梅根、虎杖、八角枫根、白芍、白术、桑白皮、牡丹皮、桔梗、白芷、大黄、商陆、乌药、地榆、苦参、雷公藤、白首乌、菝葜、土茯苓、黄药子、绵萆薢、桑枝、川木通、皂角刺、紫苏梗、佛手、干姜、山奈、狗脊、浙贝母、丁公藤、两面针、八角莲、瑞香狼毒、紫葳根、菊叶三七、粉萆薢、片姜黄、山楂、十大功劳根、防己、天花粉、木香、土木香、高良姜、檀香、樟木、桂枝、大血藤、青风藤、苏木、降香、钩藤、红木香、桑寄生、槲寄生、锁阳、肉苁蓉、益母草、通草、黄藤、颠茄草、白蔹、木瓜、枳实、枳壳、鸡血藤、香橼。(依据为《关于同意白芍等中药材初加工产品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设置专区销售试点的批复》(皖食药监市复〔〕47号))。

(原创信息,版权以法保护)

郭强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1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