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祛风寒湿药丁公藤

祛风湿药

祛风寒湿药

丁公藤Dīnggōngténg

中药

图鉴

丁公藤原态

丁公藤饮片

来源

《中国药典》

别名

麻辣子

英文

学名

CaulisErycibes

药用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foliaBenth.或光叶丁公藤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生用。

性味

辛,温。有小毒。

归经

归肝、脾、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临床

应用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本品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袪风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如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国药典》);或配桂枝、羌活、乳香等,如丁公藤风湿药酒(《中国药物大全》)。2.跌打损伤。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以本品为主配伍制成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除治风寒湿痹外,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量

用法

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

注意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服。

现代

研究

1.化学成份:本品主要含包公藤甲、乙、丙素,东莨菪苷,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2.药理作用: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包公藤甲素、丙素有显著的缩瞳作用;包公藤甲素具有强烈拟副交感神经作用及强心作用;丁公藤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有强烈的发汗作用。3.临床研究:丁公藤注射液肌注,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柱炎及外伤性关节炎,能较好地改善症状。又报道:用丁公藤碱Ⅱ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例(眼),有明显的缩瞳及降眼压效果,且能改善房水流畅系数,与毛果芸香碱疗效相似(中草药,,4:20)。4.不良反应:本品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反应,其症状为大汗不止、四肢麻痹、流泪、心跳减慢,甚则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一般救治方法为:及时洗胃,导泻,服用甘草蜜糖水,用温水擦身,及时给予阿托品类特效解毒剂,静脉输液及对症治疗等。另有用丁公藤注射液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报道,治疗可用青霉素、氢化可的松、苯海拉明、维生素C,并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

其他

《本草拾遗》将“南藤”称为“丁公藤”,但南藤为胡椒科植物湖北胡椒Piperwallichii(Miq.)Hand.-Mazz.Var.hupe-hense(C.DC.)Hand.-Mazz.及绒毛胡椒P.puberulum(Benth.)的带叶茎枝。虽功用相似,实乃二物,不可混淆。

往期回顾

★识别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济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