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前言
角落将散文式的语言和大山风景糅合在一起,用别种滋味的心绪去看旅行。酝悠然之笔写尽两地秀色,藏人生微凉于镜头之下,文字的厚度深度与图片的鲜活灵动相结合,完美捕捉读者的心跳呼吸。
以女性的柔情去勾勒山水云雾之美,并试图通过这种自然的魂魄去转嫁内心之痛。风景、人文、婚姻、心理、职场、自然科学皆蕴含其中。读罢掩卷,饮一杯热茶,只如幽远的云雾,想起烟云缭绕的山湖,能懂虫语的科学家、让含羞草变色的植物学家、惊世骇俗的动物学家,甚至于普通山民,充满野趣的自然知识和神话传说,当然,还有他和她重拾爱情的信心。(陈亦萱)
欢迎点击阅读《山风渐绿》连载小说
↓↓↓
《山风渐绿》
潮州角落原创小说连载(一)
爱情是一场霍乱
《山风渐绿》连载(二)
7云雾湿了清露席慕容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她笑了。在知觉岁月走到了非爱不可的时候,她遇到了他。她也喜欢那样的梦啊,看他为她跋涉了千山万水,只为寻她一丝气息,积聚世间的光芒。这世上的光亮不会有再胜过此,如今想来,仿佛身前事。
他在想什么了?她知道有些发生都是没有预读的剧本,一开场了就来不及结束。在小城里,阴霾的天气、偶尔酷热的阳光,无不在提醒着那一幕不堪。如果她能把自己的心理负担抛去,那么再大的风雨,她也可以哂然一笑,挥挥手、摆摆头,任天气乍暖还寒。可是偏偏不能啊,她的心性,她的脆弱,让他是受了多少无言的苦呢?她何尝不想回到以前,光芒再多,她也觉得冷,毕竟需要他来取暖。这人间,堪堪就他们可以凑在一起,对着剌剌阳光取暖。
夜。牯岭夜。庐山牯岭夜。夜雾苍茫。
两个人都在胡思乱想间,才惊觉自己原来都站着发呆,她似乎见他在看自己,就偏转半边身子,佯装无事。
虽是无事,却无端惹了蝴蝶。
茶庄里老板娘迎出,笑问道:“贵客喜欢就随便进来坐坐。”
她素爱茶,在小城里日夕不少于两酌,最常喝的是乌龙茶,也就是小城自产的凤凰茶。偶尔也喝喝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云南普洱之类,但庐山云雾茶啊,好像没有尝过。
他哪会不知她的兴趣,当下也不客气,恭敬回礼后,就随着老板娘而入。茶庄里翠绿高雅,摆设和以往所去的不同。既是卖茶之地,主人请客入座,谈论起来,无非自己庄园何处、盛产云雾茶若何……
她纤纤举一双素手,看着大口茶杯里,蚁绿的汤色,半黄不浓,细嗅原来竟有淡淡兰香,她启朱唇,茶水绕过她的舌,全身舒服极了,几乎所有的毛孔都收缩,闭气享受着一切,是成仙的畅快,是乘风徜徉在云雾中的美妙。旁边有一中等大小的碗,黑不溜秋的卵石在水中岿然不动,那一条金鱼自在游动。
庄内墙壁多有字画,其一写着:“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她饮后,却无味浓,更不觉泼辣,便指着那幅字问道:“云雾茶料想应该是让人云里雾里,却怎么会写着‘味浓性泼辣’呢?”
老板娘笑道:“妹妹你这就不知道了。这首诗是朱德写的,他老人家喝的云雾茶是采自汉阳峰。你想想,一千四百多米高的汉阳,山上怎么会常常环绕云雾呢?即便是阴天,只因那里空气稀薄、云层较薄,紫外线的照射更为浓烈。故而在那里的茶叶算得上是中等,但并非极品。世人不知,只道高处便是好。”
她点点头,心道不无道理,便接着说:
“那么上等的云雾茶,应该在半山腰了。庐山临长江、靠鄱阳湖,水汽正足、温度合适,不知道云雾缭绕对于茶叶的生长究竟是否有帮助。
但是清明雨前,常常是出好茶的时节,那时雨水充足、阳光恰好,色泽翠嫩、幽香扑鼻。
所以采春茶要在清明之前,龙井茶就是这样,只有清明前的嫩芽才能称之为明前龙井。既然雨水对茶叶这么重要,那么云雾或许也有同样的功效。采云雾茶大概也是清明前后吧。”
老板娘听完笑逐颜开,大叫遇到懂茶的人。于是立即呼叫另一女换茶,沸水刚开,就像一条银丝从壶里冲到茶里,嫩芽膨发,不停地打转,汤色变绿,一瞬间茶叶就沉淀在底部,色泽稳定。那女伴在一旁焚了清香,颇为怡人。主人轻轻用壶盖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少量白沫,说道:“赶不上好时节,这是新摘的茶叶。庐山气候和江南相差不大,就因云雾关系,所以采茶要在谷雨左右了。茂密的森林、幽深的山谷、充沛的雨水、天然的云雾,成全了云雾茶这个品种。五老峰和汉阳峰之间,海拔八百米上,茶叶叫绝,当然还有含鄱口。”
她有点惊讶,原来老板娘并不是立即把紫砂壶中的茶汤分斟到茶杯中,而是拿一个玻璃器皿,一次性倾斜,接着用玻璃器皿缓缓注入茶杯。老板娘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及时说道:“我不惯用斟茶。妹妹你看,方才换茶前我用的正是谷雨后摘的云雾茶,因为有先前的佳品,我就不需要用开水去淋浇紫砂壶了,这道预热的工序在前一轮品茶中早已升华;这泡茶用的是康王谷谷王洞的泉水,矿物质含量丰富。来,妹妹请品尝。”说着就捧杯先饮。
当然不同地方饮茶方式不同,在这和在小城毕竟有异,她想想还是小城讲究些,于是和他就分别饮了,这次的茶,入口浓郁清香,兰香比前番更浓,过稍久口仍有余香。
今天去了诸多地方游玩,走山路过峭壁,他本来就困,这时候听她和老板娘竟然款款说来,将茶文化翻了个遍,心下更加无味,不过却喜道她终不再沉默。因为本来,她并不只是对他寡言,对其他人也基本上无太多好说的。
想罢一笑,她瞥见,他也继续笑吟吟望着她,许久才转头看向门口,有一幅字写道:“庐山云雾茶六绝: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今夜,是该云里雾里了吗?
8水墨芦林人与人的相遇,或者就是这样。村上春树写百分百的男女相遇,从此珍惜,不要随缘,不要任性,便不会失去。你转了个路口,刚好碰到了,距离刚好,眼睛对视,她可以从他的眼睛看见自己,而且也从此不担心找不到他,这就够了,旁人再多说也无益。每日里阳光晴好,偶尔即便风雨连连,她也可以感到这一生的风景足够。
是呢,有那么一个人,你还奢求别的吗?
生活,一日一日,重重叠叠,一年一年,庸庸碌碌。她和他的节奏,不紧不慢,无变无惊。她是不知道爱是什么,毕竟,在这世上,有谁敢言之凿凿说自己懂爱呢?但她知道,她就是想和他在一起,清清楚楚,不掺杂任何关系。寻常家庭里有的,他们也有;寻常家庭未必经历的,他们经历了。她怎会不知他的好,其实她又怎会容忍自己去冷落他?然而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他,他不在意的事,她却躲不过自己的纠缠。
芦林湖,这日方好。白天的静,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队都开向了三叠泉、锦绣谷、仙人洞和花径吧。另一个原因则是,湖本身的清澈,高堂明镜悲白发,对着湖水倒影清晰可见,连头上几根白发都可数清。翠绿青山浑妩媚,无边湖水任清凉。这车刚过芦林桥,他看却风景绝佳,便要下车;还是她提醒他还是先去毛先生的旅馆办理住宿手续。
打了个电话,毛先生亲自到停车场接他们,弯弯转转几条小道,便到了一座类似别墅的住宅。门口用稀奇古怪的象形文字写了挂牌,夫妻二人看了摸不着头脑,原来竟是些鸟啊虫啊。老毛也不解释,笑嘻嘻将他们引入内,指着一间房说:“得!就这豪华房,收你们普通房的价格就行。”
他问了价格,心想这人在做生意这方面倒还不含糊,于是就爽快办了手续,将行李搬进去。两人交替洗了个澡,凉快的天气,躺着倒也舒服。
她昨儿一整天的劳累奔波,本就十分疲倦。此时见他也不起来,干脆就脱了睡下。他原来在混沌中游离,忽然这一幕香艳吞噬了他的所有思想。他凑过去用指尖轻轻滑过她雪白的大腿,接着对着吹弹可破的肌肤,盯了许久。她倏尔转身过来说道:“困了就睡。”他迷惘的双眼透露着云雾一样的色彩,喃喃说道:“困得要命……”却边说边将手指挪动到她的胸部,十指张开,又是轻轻覆盖了。她一动不动,直到他发出均匀的呼吸,知道他确实是累了,当然自己也肯定更累。于是把他的手挪开,侧身睡着,一睡到中午。
由于没设闹钟,差点起不来,还是毛先生来敲门,他先爬起来摇她醒,随之打开一条门缝问道:“毛老板什么事?”
老毛笑眯眯,呵呵说道:“也没事,就是来给兄弟送开水。”
“哦,那把热水瓶放门口,等我拿自己拿。”
“那个,我楼下多炒了几个菜,一起吃午饭?”
他正犹豫,她已穿好衣服出来,接上话说:“会不会太麻烦毛先生了?”老毛闻言振作,忙挥手说道:“怎么会麻烦,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位就请一块过来尝尝我们庐山的特色,点评一下我早上亲自摘的石耳。”
她看了他一眼,就拉着他出门了。毛先生得胜,洋洋凯旋而归。一路上免不了吹嘘他怎么样去摘石耳,还捉了几只石鸡,因为交流后放掉了。她讶然去问为什么,老毛唏嘘叹道:“那石鸡是出来觅食的,假使我捉了全部,便太过残忍,因为还有些小石鸡尚未长成。孩子的成长如果少了父母,他们也干脆就不活。”
二人听后静默不语,老毛似乎觉察到空气中的微妙变化,就不言语了。
下午他一人出门,去三宝树、黄龙潭这些地方。她只是突然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他都急了不想出门,倒是她很温柔地劝解:“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的,你就去吧,多拍些照片回来我看。那里路难走你要小心点。我也只是头晕没多大事,吃点药,躺一下就好了。”
他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就背着相机出去了。这一趟一个人走得颇为轻快,只是路上难免孤寂了些,想自己少年时的梦想是一个人走遍名山大川,不知何时起已经变成好风景必须跟她一起分享才有意义,看到美景吃到美食遇到有趣的人和事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她也在,想她也在她会有多喜欢,想她喜欢她开心的样子有多美。以前他喜欢新体验,最后他明白了玩的地方吃的东西其实并不重要,这世界的精彩那么多,上辈子这辈子下辈子永远也体验不完品味不了,幸福的体验其实不来自于有多少新风景可以看,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心境。就如他们常常喝的茶一样,什么茶其实也不重要,人对了,茶就对了。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他现在开始懂了。
他走累了就坐着发呆,想着他们的很多往事,常常想起来有哭有笑。去三宝树的路在一条小山道,先是不停地往下走,路上游人甚多,而此时天气热,有一老者躺在石上午睡,旁边另外一块石头趴在膝上睡的该是他孙女吧。
他坐了一阵,那二人竟好像羽化登仙一样,一动不动,他羡慕道人间的好,有些人无忧无虑逍遥自在,有的人终日奔波不明所以。他幻想着她也能躺在大石上,听松涛阵阵,阳光筛落在她光洁的肌肤上……
以前他刚参加工作,真是忙碌得过火了,为什么就没想过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带着亲爱的她徜徉于青山绿水呢?那些年轻时候的诗意,终于在生活的重压下屈服、腐化,最后烂成一团,只剩追悔。
可是后悔也没用,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金钱可以买回你想要的东西,除了时间。
他叹气后继续前走,原来三宝树就是三棵参天大树,在黄龙寺前,高耸直入云端。三棵宝树高大参天,宿鸟成群,在静态的环境里,宛若鸟的天堂。三宝指的是佛家的“佛法僧”。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株是银杏,又名白果树,因为祖辈种树后辈得果,所以又叫“公孙树”。两株是娑罗,相传是一个晋代的僧人从西域引进的。旁边于是有石刻“娑罗宝树”、“晋僧昙诜手植”。
有个民间故事:明代有位叫彻空的高僧,一日他看到这里环境很美,便心生一念要建寺于此。消息传了出去,百姓们纷纷来劝他,说这里万万不能建寺。因为距离此处不远有两个深潭,住着两条龙,一黄龙一乌龙。两龙相争地盘,已经持续多年,一直不肯相让,一旦打斗,就昏天暗地、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山洪暴发。彻空听完哈哈大笑,说要用佛法去驯服两龙。百姓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在破土那天,两龙果然又来闹事,搅得天色顿变。彻空大怒,一声狮子吼,那两龙被震慑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见彻空取出禅杖,往两龙打去,两龙吃了惊,吓破了胆,从此乖乖待在潭里。彻空建寺之后,取名“黄龙寺”,挖了个“制龙洞”,倒扣了一座钟,放上一块巨石,叫“降龙石”。几百年后,黄龙乌龙的后代都变得温顺,而且善解人意,每逢大旱之年,他们飞往空中喷云吐雾、催雨降雨。百姓们都很感动,于是就每年都祭祀他们。
再下行,便是黄龙潭了。在山林中忽然开阔出一条水道,根本无法知道源头在哪,这时有导游在和他的团队说:“大家记住了,在黄龙潭洗手可有好运喔。不过等一下到了乌龙潭可千万不能洗手,那会招惹来晦气。”话才说完,那些人就蜂拥而上互相推搡,几个人踉跄掉到潭水里,所幸水不深,只是咧咧骂骂。一股瀑布短而有力,如同白练垂下。据说乌龙潭水势娇美,并不比黄龙潭壮阔。他瞧了一阵,想念在旅馆的她,便赶忙往回走。这段路走着颇难,若是再下坡,等会怕会走不上去。
这崇山峻岭,重岩叠嶂,令人不由自主会浮现谢灵运写过“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这样的诗句,他想到早上雾气朦胧的芦林湖,便取道从大坝那边走,上坡的路果然难走,所以人要向上总是难的,觉得辛苦,这世间大多人容易选择往下走。那么到达峰顶的人可想而知,少之又少。
9夕颜红芦林桥大坝,在雨季时开闸放水。五个桥孔倾泻着大量的湖水,流向山林、峡谷中,最后汇入到某几条不认识的瀑布,接着成潭,潭水清澈,也许此中鱼肥水草丰盛;潭水又绵延在山石缝隙中,不知不觉滋养着大片大片的树木和鱼虫鸟兽。人力的工程,和大自然,通过大坝发生了另一种联系。不过,这不是人去砍伐树木、肆意猎杀动物;而是,人类通过一种本身无意的方式在回馈自然。
有人会说,那为什么不是下雨时,雨的覆盖面更大,这样滋养森林更好?因为,你放水时恰逢雨季,那山林间也在下雨啊,这样的放水有什么意义?那么其实,这样的确意义不大,人类活动的初衷,往往是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坝的建成,已经是改造自然,打破了平衡,所造成的危害有增无减。生态系统里面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一个传递能量和物质的食物链。筑坝以后,原有的平衡被破坏。物种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一般的大型水坝,因为强行改变水道的走势,破坏了当地的生态,最终酿成的后果是地壳运动加剧、地震灾害频繁、时而干旱时而洪涝,而且恢复期超长,多少代人都等不起。记得都江堰吗?这项水利工程至今仍然是一个奇迹。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一位官员做了一个重大的举措,结果影响了千秋万世。这是好的一个例子。当然不好的例子俯拾皆是。可是高山上的小水坝的作用,明显利大于弊。
高峡出平湖。芦林湖就是庐山人的饮水之源。首先解决了人类需求,其次,因为地理位置,长江和鄱阳湖的双层作用,庐山并不缺水,在云雾时节,庐山甚至都嫌弃自己水分多。那么多余的水储蓄起来,就避免了一时间满山雨水成瀑,减少了山洪和泥石流的爆发。这是因为芦林大桥的桥坝一体,经过倾斜的大桥面,再通过几级阶梯状的缓冲,水势在下面变得平缓。
毛先生侃侃而谈,从鸟虫谈到走兽,从风景说到规律,竟活脱脱一个学者,学识渊博而且颇有见解,谨慎诚恳而且不失风趣。她听了这一番话,似乎想起了一些有名的大坝,于是就静静思索起来。如果说是时事,那么她可以说是毫不关心;可是这东西转个角度去看,原来是人与自然、是协调发展。她喜欢这些。
此时日色将暮,毛先生与她走在湖边,一股凉风吹来,湖面泛起涟漪,湖心亭倒影在水波中,也晃晃不安分了。夕阳有限,红霞满天,车来车往的大桥上,嘻嘻哈哈有人在打闹和调笑。
她想起了他。若此时他在,会不会挽着她的手漫步在芦林桥上,看山那边的风景,说一声她爱听却又假装无所谓的话。两人当年相识后,很少去什么地方旅游,没有金钱,也没有时间,一旦周末,做得最多的是逛街买衣服或者两人在家里做几个小菜对着电脑追看电视剧,耳鬓厮磨,言笑晏晏。偶尔去喝下午茶、看几场电影音乐会,不出小城。简单的人,做着喜欢的简单的事。不简单的命运,却用一种不简单的方式在考验他们。
她的愁容黯淡,天色都近黑。忽然思绪就被毛先生打断。
“十亿年前,这里只是古老的地层,周围环绕着浅浅的海水。又不知经过多久,由于地壳运动,地表出现了裂痕,然后挤压、抬升,就形成了最初的庐山形状。”
“然而突然间,地震出现了。那些长而锋利的冰晶,肆意地推搡岩石沙砾,尖刀似的戳着山,把初始状态的庐山修剪得奇形怪状,百媚横生。这就是‘第四纪冰川运动’了。”
说完毛先生饶有深意地看她一眼。她很奇怪,却也不知道从何问起。
“上古时候若没有这些变化,庐山怎么会有今天。任何一项毁灭都是一种新生,盛极必衰、衰极必盛。冰川如果一成不动,庐山至今是海,谈不上名胜、谈不上避暑、谈不上文化,这历史上便没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欧阳修和苏轼这些人来过。如果他们来了,也只是泛舟海上,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只有‘白波九道流雪山’。蓦然回首,那些人在人生的高峰或者低谷,都离不开这座山。也许心结是他们自己心中的山了,有的人心比天高,高山蔽日,有的人只愿走在山谷而不愿攀爬山峰。徐志摩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他曾经在这里说过‘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是啊,谁没有个无常,谁没有个意想不到。到结果是,这山已经形成,无法重新变成沧海。那些冰川纪元,剩下的是给后人凭吊,提醒他们人生回不来了。”
她痴痴望着天边红霞,幽幽说了一句:“只怕无法面对。”
毛先生没有说话了。两个人看着远山,夕阳无限好。
一阵凉风吹来,他有点冷。“只怕无法面对”这句话一直在他耳边响起,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宾馆,钥匙被她拿走,门锁着。他瘫坐在门口,瞬间泪流满面。
怎么会这样?
她下午为什么宁愿支走他,而和姓毛的去芦林湖聊天。她始终不能原谅自己。他是错了,很对不起她,可是他们还是夫妻啊,有什么事情两个人不能开诚布公,而要去和另一个不相干的人说心里话呢?为什么没法面对我,是不是终于要离开我了…
他抱头抽泣,没多久就听到她的脚步声在楼下,于是慌忙擦了泪,装作若无其事在楼道尽头看夕阳。
欲知回来后她与他发生何事,请候续集。
﹀
这是第篇
|潮州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