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其加工炮制品。中医临床用来治病的药物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而中成药的原料应是中药饮片并非中药材。《中国药典》年版(一部)规定:中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净制、切制、炮炙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药炮制理论的要求,净制、切制、炮炙统称炮制,中药饮片应该理解为直接应用于医疗调配及制剂的中药炮制品。长期以来中药饮片概念大致有三种观点:
1.根据“饮片”一词的出处:即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中“药肆中俱切为饮片”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凡动过刀的即为饮片”;
2.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的药材经营户认为:只有经过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饮片,仅经净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应称“切片”,不应按“饮片”管理;
3.根据《中国药典》定义:“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
由此看出,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中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笔者对《中国药典》年版(一部)进行统计,有51个品种切片在管理上不应按中药饮片对待:
1.切片(22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川木通、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桂枝、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
2.切段(13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
3.切块(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
4.切瓣(3个品种):木瓜、枳壳、枳实;
5.切瓣或片、段(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10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