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年,它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下饭神坛

今天想和小厨们聊聊吃辣的历史。

这个故事,要从年前开始说起。年,40岁的哥伦布怀揣着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至印度和中国皇帝的国书,扬帆起航准备前往满是黄金和香料的印度,但是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他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在新大陆上发现了很多食材,其中有一种红色的果实,哥伦布在日记中写到:

“这里有一种红色的胡椒,产量很大,每年所产可装满五十艘商船。这里的人不管吃什么都要放它,否则便吃不下去,据说它还有益于健康。”

这种红色的胡椒就是辣椒。其实在这片大陆上,辣椒的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辣椒随着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在欧洲流传,但是至今为止,辣椒在泛欧洲大陆的食谱上都只是起到点缀的作用,而不是一种大比例入菜的食材,而辣椒在亚洲大陆的落地生根,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定数吧。

接下来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往来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商船将辣椒带往亚洲,从马六甲到中国沿海,再到日本,都出现了辣椒的身影。年,明代的一部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有了对辣椒的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这可能是国人对辣椒最早的记载了。从那时候算起,辣椒进入中国至今,有了多年的历史。

辣椒在中国,最早是一种观赏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顺带多说一句题外话,也许有人会问,那年再往前,中国人吃辣吗?当然是吃的,辣椒出现之前,大中华地区可以提供的辛辣味食材主要有姜、蒜、胡椒、韭菜、茱萸、芥末、芥菜……特别是宋人,超喜欢吃辣,有一道很受宋人欢迎的姜辣鱼羹,也许如今做鱼鲜配姜的习惯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吧。

明末到清代的这几百年间,天下时而动荡,时而安稳,世界的另一端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有了飞一般的突破。中华土地上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革,辣椒从小区域慢慢登上了大舞台。

光绪年间,在贵州织金牛场镇,有位世家公子缓缓走来,他目光深沉、长髯飘飘,他刚直不阿、忧国忧民,他集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于一身,他还留下了一道名扬全世界的宫保鸡丁,他叫丁宝桢。

这道宫保鸡丁究竟是出自四川贵州还是出自山东已经不重要了,这道菜已经走向了世界。《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感觉自己吃到的宫保鸡丁味道不对,自学中文也要向老板问清楚。从小到大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看见宫保鸡丁总觉得妥帖,这顿饭能吃得踏踏实实。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宫保鸡丁中鸡肉的最强CP——花生,它也是原产自美洲新大陆,随着商船传入中国。有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在山东开始种植花生,而丁宝桢曾任山东巡抚,两种同产自美洲大陆的食材在中华土地上相遇,碰撞出一道菜肴,又走向全世界,这是多么特别的缘分?

又过了几年,成都万福桥边有家小小的“陈兴盛饭铺”,老板过世之后老板娘一力支撑。当时的万福桥边常有挑货挑油的脚夫吃饭,老板娘有一套独家烹制豆腐的绝技,豆腐麻辣鲜香,老板娘面上微麻,所以世人皆称这道豆腐为——陈麻婆豆腐。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很多人说,正因为四川气候潮湿,人们才喜食辣椒,让辣椒的火力来赶走身上的湿气,这是理由之一。辣椒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吃不起盐的旧时,辣椒也可以起到部分代替盐的作用,而且在辣椒的刺激性感受之下,酸涩、苦麻、陈腐都会得到掩盖,辣椒也可以说是“平民之光”了。

钵钵鸡也是一道在四川有着广泛平民基础的菜肴,从清代算下来也有上百年历史了。“钵钵”就是瓦罐,四川人说话爱用叠音词,尤其可爱。四川的傍晚,哪怕天气再闷热大家也要围坐在一起边吃钵钵鸡,边摆摆龙门阵。不似火锅串串那样吃得满头大汗,但同样鲜爽麻辣,清清凉凉中尝遍各种解馋食材。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转眼到了清末民初,成都流行吃凉拌肺片。可能成都是除去帝都以外另一座喜欢各种内脏食物的城市吧。小贩们把杂碎边角料清洗卤熟之后切成薄片,佐以红油、花椒、芝麻等等调料,浓香扑鼻,非常受百姓的喜爱。年,成都人郭朝华和妻子在成都半边桥附近一起售卖凉拌肺片,以夫妻之名,卖肺片之实,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夫妻肺片”。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如今。在十几年前,一道辣子鸡火爆了歌乐山。这份殊荣只属于重庆,无数的辣子鸡店点缀着山城的日日夜夜。可是这道辣子鸡的出处却是在云南,坊间有两种主流说法,都是说年国道云南沾益县这个小地方,出现了一道香辣独特的辣子鸡,走向了全国。

一个硬核吃货吃辣子鸡,能品出鸡肉品种,能观出辣椒产地,能辨出辣椒炒法,这其中滋味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而且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辣子鸡凉一些更好吃。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在吃喝的江湖中怎么能少了一条鱼呢?特别是像云贵川这种多河多水的地方。直到现在很多四川城市中的鱼馆,都是现吃鱼现打捞,将鲜鱼切片码味之后起锅,或放入辣酱,或放泡椒泡姜,鱼嫩汤美。

还有火遍全国的水煮鱼,一盆红红火火的水煮鱼上桌,将满盆的辣椒花椒一勺勺捞出,露出白嫩嫩的鱼肉,麻与辣在口腔中回荡,好像被下咒一般一筷一筷停不下来。而水煮鱼之后还衍生出了水煮肉,当年有多少人只看这三个字点菜,却被满盆的红亮吓傻了眼。

(点击图片可直达菜谱)

其实这样纵观下来,我们吃辣的历史,并没有想象中长久。但是辣已经成为了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刺激过瘾超级下饭?因为它有助解压?还是只是因为从小吃辣已经成为习惯?但不管原因为何,辣椒就如同自身的红色一般,点亮了我们的生活。

●●●

黄小厨的辣味集锦

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钵钵鸡伤心凉粉和红油

夫妻肺片

辣子鸡

水煮肉

豆花鱼

酸菜鱼

狼牙土豆

鱼香肉丝

麻辣香锅

秘制鸭脖

麻辣拌|麻辣牛肉

川味香烤猪肋排

辣炒花蛤

麻辣小龙虾|重庆豌杂面|四川凉面|随变辣酱|红油速食馄饨|辣白菜

辣白菜炒五花肉|韩式部队锅|冬阴功汤|泰式酸辣鲈鱼|

●●●

所有人

来唠唠,你喜欢吃辣吗?

●●●

黄小厨私家菜谱大集合!

点击下图即可进入!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4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