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饮食各地月子餐文化这里都全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气候和民族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月子餐特色,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吧!

四川

最好奇,川妹子的月子餐,放辣椒吗?

川妹子在月子期间饮食还是以清淡(少盐,少油,少辣椒)为主,但做完月子后即使还在母乳期间,也忍不住会尝辣,如果吃火锅,以清汤火锅,蘸青油碟为主。

四川常见的月子餐食谱:

白萝卜水、白稠粥、瘦肉会鲫鱼粥、红糖醪糟土鸡蛋、醪糟汤圆、银耳莲子红枣汤、西红柿蛋花面条(煮烂点)、鲤鱼猪蹄通草汤、清炒丝瓜、鲫鱼汤、当归黄芪土鸡汤、菠菜猪肝汤、花生鸡脚汤、栗子鸡块、莲子薏米煲鸭汤、黄花菜猪瘦肉汤、木瓜鲫鱼汤、清炖鸡参汤、清炒西兰花等。

传统月子期间的饮食忌讳:

孕期吃兔头-长兔唇、吃牛肉-孩子黑、吃鲤鱼-孩子抽筋、吃猪头-孩子不聪明。

坐月子期间认为不能吃蔬菜、不能吃稀粥、不吃水果、不吃动物内脏、不吃盐、醋但可以吃酱油、只喝汤不吃肉、不喝牛奶、鸡蛋一天10个以上等。

有一些饮食忌讳也是可以提倡的:不吃过分辛辣、不吃寒凉食品、不需要中药大补、不吃硬和油炸食物。

四川的民族特色:

汉族:

在四川,如果有小儿诞生,饮食习俗为宴请“九大碗”,办一顿丰盛的酒席,依次顺序为:1、干盘菜;2、凉菜;3、炒菜;4、镶碗;5、墩子;6、膀;7、烧白;8、鸡或钱;9、汤菜。

彝族:

有一种传统食品为“砣砣肉”,孕期和产后也会吃,用猪、牛、羊鸡等禽畜肉砍成拳头大小的砣状,用水煮到刚断生捞起滤水,然后拌以盐、蒜、辣椒、姜等佐料。

藏族:

有一种传统饮料为“酥油茶”,也是孕妇乳母喜爱的食品之一,包括在孩子添加辅食期间,也会首先让孩子添加酥油茶。

羌族:

孕妇乳母喜食“金裹银”,是以黄色的玉米为主拌和少量白色的大米蒸熟而成,故名。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的称“银裹金”。还有“玉米蒸蒸”,即用水将玉米面拌匀,拌成颗粒状蒸熟即成。

北京上海

北京上海的媳妇可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婆婆,也是我们月嫂工作的主战场。

海纳百川是北京上海的标签,北京上海的媳妇可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婆婆。各家坐月子期间的饮食风俗略有差异,但年轻的新妈妈更愿意遵循现代营养学观念,均衡饮食。

一.产后要喝一些下奶汤,如:母鸡汤、黑鱼汤、鲫鱼汤、蹄膀汤等等。为了达到利水下奶的功效,这些荤汤往往做的口味偏淡,是名副其实的低盐饮食。

在烹制过程中很少添加花椒、八角、味精等调味料,仅以少量的盐调味。每天产妇要喝大约毫升左右的汤水。

二.产后要喝酒酿蛋花汤,将甜米酒加少许水,在锅中煮沸,加入一只荷包蛋或者将鸡蛋打成蛋花汤,然后用白糖、红糖或冰糖调味,据说其功效也是下奶。

三.产后要吃鸡蛋,生孩子的过程消耗较多的体力,产后恢复以及乳汁的分泌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年轻的产妇营养知识越来越丰富,多数人每天吃一只鸡蛋。

四.产后要忌食生冷出于营养均衡角度考虑,月子期间会吃一些水果。但是,为了减少凉的刺激,吃水果的方式也有讲究。有将水果烫一烫再吃,有将水果切碎煮汤加入淀粉勾芡做成水果羹。

总体来看,70后80后新晋年轻妈妈们已经不知道坐月子在吃的方面还有哪些风俗习惯,已经成为婆婆妈妈的50后60后也说不出坐月子该有哪些讲究。

经济条件好的白领产妇愿意出不菲的价钱选择月子中心提供的可口、清淡、营养的月子餐。

也有过来人说月子期间吃的方面也没啥特殊讲究,只要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满足产后身体恢复的需求,同时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即可。

广东

广式煲汤及药膳总是很神秘。

广东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多相似的观念和做法,但也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广东地区气候湿热,月子餐讲究祛湿热,一定要吃热气的东西,越热越好;不能吃冷、湿、凉的食物,例如香蕉、西瓜,不可以吃太多青菜,特别是瓜类蔬菜,担心寒凉;为了提升机体热气,无论是吃的洗的都用姜,例如蒸白酒姜喝或者擦手脚,姜炒梅菜干,猪脚姜汤;不能吃鲫鱼之类开奶。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潮汕。

1.吃益母草排恶露潮汕产后的妈妈一般都会吃益母草来排恶露。

2.喝甜酒暖身子温热的甜酒被认为可以为产后的潮汕妈妈们暖身子。

甜酒一般是用糯米、红枣、枸杞、黑豆、龙眼干等食材酿制而成。也有喝毛鸡酒的。有条件的产妇,会每天喝一次甜酒。

3.喝红糖糯米粥补血在潮汕坐月子,喝红糖糯米粥也是件正常的事,因为红糖被认为可以补血。

但是,补铁不如选择红肉、动物血、动物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不仅铁含量更高,吸收率也高,而且可以避免多吃红糖带来的糖摄入过多的问题。

4.吃大量动物性食物潮汕人认为,妇女生完孩子几乎是在阎王爷面前走了一回,身体虚弱,需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来补一补,所以会吃大量的动物性食物,如猪肚、猪肾、猪脚、瘦肉、花胶、鱼、鸡蛋等。

例如,潮汕产妇生完孩子,家里就会堆满亲戚朋友送的鸡蛋,因为按照“老例”(习俗),鸡蛋营养非常丰富,吃得越多越好。所以,产妇每天都必须吃鸡蛋。

5.蔬菜水果被限制食用潮汕地区流传产后不能吃生冷食物的习俗,蔬菜、水果首当其冲。

有些蔬菜(如卷心菜、甘蓝)被认为会“产气”而不能吃,而更多食用春菜(其实就是芥菜)、油菜等蔬菜,而且春菜中必须放姜。此外,一些菌藻类(如金针菇、香菇),则被认为“有毒”,也不能吃。

6.为产奶喝各种汤水很多潮汕家庭为了让产妇多产奶,会给她们喝各种汤水,如鸡汤、鲫鱼豆腐汤、猪蹄花生汤、排骨汤、鸟汤等。

实际上,大豆、花生加上各种肉类,如猪腿、猪排骨或猪尾煮汤,鲫鱼汤,黄瓜菜鸡汤,醋与猪脚和鸡蛋煮汤等均能促进乳汁分泌。

代表性月子餐——猪脚姜醋蛋

猪脚姜醋蛋是广东地区产妇坐月子时普遍必吃的滋补美食,尤其在珠三角一带(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等),自古以来便有的风俗习惯,有数百年历史。以中山市沙溪镇为例,仍保留着产妇自产后当天起,每顿饭必吃猪脚姜醋蛋,饭前饭后喝其汤,直至小孩满月这一风俗习惯。

猪脚姜醋蛋是采用猪蹄、老姜、甜醋、红糖、鸡蛋,用大沙煲熬制而成。每天喝一碗,被认为有健脾胃、补气血、祛风寒、通乳汁、散瘀血之功能。

代表性月子餐——客家自酿老黄酒煮鸡

在广东客家人聚集的地区,包括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清远等地,从产后开始,整个月子里每天要吃客家老黄酒煲的鸡。有些家庭往往在产妇分娩前就已经自酿几十甚至上百斤黄酒。黄酒鸡关键是酒要好,客家老黄酒是把糯米酒储藏一段时间,使酒成深黄色。酿得好的老黄酒,芳香醇厚,带有甜味。

代表性月子餐——五更饭

五更饭是广东一种传统食制,因需于五更天(即凌晨三时至五时)食用而得名。

现在因为晚上睡前产妇有加餐,所有很少在五更天食用五更饭。

安徽

常吃红糖煮蛋、黄豆猪手汤、月子鸡。

红糖煮蛋通常妇女产后经常吃的食物,红糖水煮鸡蛋不仅仅是糖水这么简单,那可是一道药膳,有着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但经常看到有的产妇,一生下来孩子后,家属就送上红糖煮鸡蛋,殊不知这时很多产妇的胃肠道还是很虚弱的,不宜过早吃煮鸡蛋,可以吃些清淡的,如红糖小米粥,面条,馄敦,容易消化的。也不可以鸡蛋吃得太多,有的一天5-6个,甚至十个,其实鸡蛋吃得过过了,胆固醇超标,蛋白质摄入增加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产后最好每天2个鸡蛋。

红糖最好不超过10天,因为过多饮用红糖水,会损坏产妇的牙齿,如果在夏天里坐月子的产妇喝得过多,还会导致出汗过多,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引起中暑。另外,红糖水喝得过多会增加恶露中的血量,反而引起恶露淋漓不尽。

黄豆猪手汤很多家庭把这道菜作为催乳的良膳,确实这道菜中的黄豆属于优质蛋白质,猪手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文火煨炖出来的汤,营养丰富,有催乳的功效,但是脂肪含量也不少,建议在煨炖时开始烧开后,撇去上面的油脂,同时加些玉米一起煨炖,这样可以营养丰富,又有催乳的作用,又不会感觉太油腻了。

必吃月子鸡鸡肉是月子期间妈妈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产后疲累,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鸡肉,有助于补充产妇体力,同时可以提升哺喂母乳的质量和泌乳量。老百姓喜欢在月子里给产妇经常煨炖些土鸡或乌骨鸡,加些红枣香菇一起煲汤,产妇们喝汤吃肉的同时最好撇去上面的油脂,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很多家庭鸡一直用的是老母鸡,大家也可以换换用公鸡来煨炖。

山西

山西女人坐月子不让吃醋哦!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

奔腾的黄河水旁,绵延的黄土地上,山西女人形成了自己悠久的“月子文化”,让我们一起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来了解山西女人如何坐月子。

山西人的月子餐也是颇有讲究的。

产妇出院七天之内,一般都要喝红糖水,或用红糖水煮鸡蛋或荷包鸡蛋,喝汤吃鸡蛋,老人讲排恶露补血。

新生儿要喝三天甘草水,为了去掉母亲宫内的“寒气”。

整个月子里,产妇每天吃5-6顿饭。主食一般都是好消化的汤面,切得细细的面条用鸡汤煮了,再放上一点青菜,卧上两个荷包蛋,这是产妇主要的正餐,早晚也可以吃馒头。一般月子里不让吃大米饭。

肉类以鸡肉、羊肉、鱼肉居多,很多地方月子里不吃猪肉,说猪肉寒凉,容易引起产妇和新生儿腹泻。

蔬菜大多煮到面食中,不吃油腻的炒菜,也不吃凉拌菜。

水果要热水泡过或蒸煮了吃,怕凉了伤胃,所以蔬菜水果的摄入比较少。

山西人坐月子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大部分时间喝小米稀饭。山西盛产优质小米,整个月子里小米稀饭是少不了的。一大锅水只能放一酒盅米,讲究的人家要用砂锅熬制当年新收的小米,火候要掌握好,小米不能煮开花,熬成带米香味的清汤立即关火,木头勺子盛至大碗,产妇每天七八顿稀饭当水饮用,为了解渴去火气。

关于下奶食材的选取,各地有不同的观点。晋中地区讲究选用没打过鸣的小公鸡熬汤,晋南则选用不生蛋的老母鸡熬汤。大部分地区会用鲫鱼汤或猪蹄汤,有些地方月子里不让吃豆类食物,说回奶,不让吃醋,说能使得骨头变软,至于道理何在,无从考究。

陕西

据说陕西的“锅盔”是月子专用哦!

陕西重视月子,坐月子,关中和陕北称上炕了、陕南称添喜,把产妇称月母子,婴儿称月娃子,亦称“生娃”、“到炕上咧”。陕西农村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子口“添喜”;关中一带把产妇叫“月婆”,把婴儿叫“月子娃”;陕南把产妇叫“月母子”。

陕西的风俗娘家会在报喜人返回时带一圆形“锅盔”,用二尺见方红布包裹,俗称“给婴儿带奶粮”。生产第三天为娘家探望日,娘家人带上饽饽馍、红糖、鸡蛋等看望“月婆”。第十天,再带上自做的衣服和个石子饽饽,偕同至亲一同看望孩子的颐养状况,俗称“看娃”。

陕西坐月子饮食特点:面食为主保证消化

陕西自古以来农业十分发达,以种植小麦为主。很自然,关中人吃饭以面食为主,已形成一种饮食习惯,所以即便坐月子,也不忘以石子馍、饽饽馍、锅盔做奶粮,都是考虑到易消化的问题,同时会吃一些汤面,挂面加强能量补充。挂面就是清汤的,陕北做蛋花汤的,或者羊肉汤,都是从促进消化角度入手。

调补兼有,注意搭配

陕西月子餐里建议会吃点醪糟、米酒,调补兼施,这是来源于中医的生化汤的立方主旨。同时也注意搭配,遇到有疾病问题也做到饮食禁忌,防止引发不良的反应或者过敏。

陕西月子常见特色饮食(1)奶粮——石子馍(2)产妇独人参汤——小米粥(3)生化汤的演变——醪糟、米酒(生化汤)(4)挂面

江苏

不让吃韭菜是江苏的老礼!

苏南地区如苏州无锡,通常产妇产后初期的饮食以补气血、易消化为主,吃的较多的是红豆粥、猪肝粥、黑米粥等,开奶前民间不主张吃油腻食物,乳汁分泌通畅后通常会给产妇制作鲫鱼汤、猪蹄汤、酒酿等促进泌乳,通常是一日三餐的基础上加三至四次的汤水或点心。

南京地区的产妇饮食基本和苏南类似,产后红糖制作的饮食较多,如红糖粥,酒酿红糖蛋汤,老人认为红糖有活血化瘀排除恶露的作用。此外在传统的观念中认为产后不宜吃蔬菜水果,特别是青菜,认为其性质寒凉,容易导致宝宝腹泻,过去有些产妇整个月子不能吃蔬菜,只能吃肉蛋,以至于严重便秘或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如口角炎。苏北地区如淮安盐城,产妇在月子里主要供应产妇高蛋白饮食,特别是鸡蛋和老母鸡,有些地区整个月子会每天给产妇补充8~10个鸡蛋,整个月子补充几百个鸡蛋,造成蛋白质的超标。此外比较有地方特色的催奶汤是鲶鱼汤,鱼腥草煮汤及通草鱼汤。

月子的饮食禁忌方面:江苏地区比较类似,很多老人认为不能给妈妈吃辛辣刺激上火的食材,如韭菜、葱姜蒜、辣椒,认为产妇吃了奶水会有火气,让宝宝出现眼睛红肿眼睛分泌物增多的现象。此外,一些老人认为韭菜猪肝会有回奶作用,也不让产妇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bm/5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