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服用桂枝需要注意什么?桂枝是一种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常绿乔木,一般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数为人工纯林。
采摘嫩枝,去叶,晒干;或将肉桂树砍伐后多余的萌蘖从齐地面处剪断,晒干;或取修枝、间伐的枝条,晒干。
桂枝嫩枝为长圆柱形,长30至70厘米,粗端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红色,有细皱纹及叶、芽痕,并有点状或椭圆形皮孔。质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色,髓部呈方形或菱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桂枝食疗作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香辣行散,体轻升浮;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的功效主治风寒表症,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蓄血,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桂枝做法指导:1.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
2.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
3.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4.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
5.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6.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等配伍应用。
7.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8.桂枝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胃虚实皆可应用。
桂枝服用禁忌:有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桂枝补充信息:
1.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粗细分开,洗净,稍浸,淋润至透,切薄片,晾干或低温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2.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
注意事项
在服用桂枝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人民日报:下一代中医在哪里?★★★★★★★
中医知识:桑与菊★★
张锡纯为何苦学《伤寒论》?★★
屠呦呦向人民日报、新华社说出了中医人的心声★★
贫血与血虚是一回事吗?★★
经方要药:麻黄★★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可发汗脉证并治
女娲补天——说说五行的奥秘★★★★
秋冬季,小儿“秋季腹泻”的防治
治病“巧于开表”(用药之道)
筋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弓箭的故事)★★
转移性肝癌
子宫肌瘤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冬季养肾正当时,注意走出伤肾的“雷区”★★★★
养生,先养脾胃,而不是急于补肾!★★
国医大师日记:15首好方应用经验(不孕、感冒、黄褐斑、糖尿病……)★★
肝硬化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早期肝硬化
《伤寒论》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怎样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从煎中药看“气场”的存在★★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董洪涛关于乳腺病症的解答(附:乳腺炎的偏方)
如何应对疲劳?
刮痧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进食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中医如何调治高血脂、脂肪肝?
这份私人健康计划,从0岁到60岁都能用得着
人的命运为什么能够“算”出来?★★
如何通过听声音判断五脏健康情况?
中医教你从眼皮肿看体内湿气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从西医怕感冒说起……★★
认识人体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艽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