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不断的接到院内制剂申报资料被退审的咨询电话,各种问题真是让申请者伤透了脑筋,因为最大的问题
不是如何补充资料,
不是如何如何花费增加,
不是如何如何延长了申报审批的时间,
而是根本没有办法补充。
年10月25日和10月26日真是中医药行业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习大大关于推进中医药发展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身为多年从事制剂研发的中药人,为了庆祝这个振奋人心的时代的到来,笔者终于抽出时间整理出一个院内制剂注册申报常见问题,希望对各位同道有所帮助。常见问题1:中药制剂命名不合理申报单位未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系统,申报制剂名称与上市药品重名,或名称相同剂型不同;使用“仙”“康”“瘦身”等夸大疗效的字眼。
小贴士命名前一定仔细阅读这两个文件《药品通用名命名原则》和《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常见问题2:证明性资料提交不全面未提交委托生产或委托研制合同,或签署日期为委托研究或生产之后;或申报名称与合同中制剂名称不一致,不能说明合同是针对申报制剂签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能证明该医疗机构已开办5年,与处方5年使用历史不吻合,无法豁免其他试验;直接接触制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注册证书超过有效期。小贴士提交备案资料前,一定核对证明性文件的时间。常见问题3:处方理论依据及使用背景情况不清晰处方理论依据表述不充分,中医理论不明确,方解仅抄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味的功能主治,对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描述不清。君臣佐使排列混乱。申报资料未具体说明临床应用基础及使用历史,如∶临床医生的姓名、处方起源、固定处方使用起始时间、处方固定过程、应用剂型等。发现有部分医疗机构为了豁免临床试验,伪造、篡改5年使用历史证明性资料。小贴士申报资料前,一定核对临床医生的姓名、处方起源、固定处方使用起始时间、处方固定过程、应用剂型等信息。常见问题4:说明书样稿内容不规范、不全面中药制剂的功能主治未突出中医辩证施治的特色,中医的“证”和相应西医的“病”未紧密结合,未体现功能主治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存在问题主要表现∶说明书中功能主治不对应,如∶功能是清热解毒,主治表述是气虚血所致;中医术语与西医病名混在一起;主治表述不全面,漏写中医证候和疾病的临床的表现;申报一个制剂品种治疗多种疾病,如某制剂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又治疗骨质增生症、大骨节病,经处方审查,后两种病证无相关临床病例支持。说明书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不完善,如∶丁公藤、三棱、土鳖虫孕妇未注明孕妇禁用;肉桂未注明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乳香、没药未注明胃弱者慎用。规格设定较大、用量较小,如某散规格为10g/袋,服用2g/次,患者无法准确服用。适用年龄段不具体,如∶3岁以下儿童5~10mL/次;用法用量与规格关联性不强,每次服用的生药量不可知,如重量规格标示为90g/瓶,而用量为20粒/次。
小贴士申报资料中,说明书一定要符合标准。如功能主治不对应,说明书禁忌、不良反应、适用年龄段,用法用量与规格等书写要规范严谨常见问题5:配制工艺的研究不科学、不充分①剂型选择不合理。制剂剂型的选择应该是根据疾病的特点、药物的性质、结合之前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申报单位对剂型选择比较随意,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哪种剂型好生产就生产哪种,不从工艺研究和临床使用情况分析,造成剂型选择不合理、患者服用不方便,如婴幼儿服用硬胶囊剂。②配制工艺与实际生产脱节。在实验室中对工艺进行摸索时,未考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造成实验室结果与实际生产不适应,如∶正交试验测定加水量试验时敞口煎煮,造成部分水损失,导致正交试验不准确,结果过大,给实际生产造成很大负担。③辅料的加入量超过《药典》规定,如∶糖浆剂药典规定要求,山梨酸和苯甲酸的用量不超过0.3%,羟苯乙酯类用量不超过0.05%,申报时均有不符合《药典》规定的现象。④灭菌未写具体的方法或方法使用不正确,如∶60Co辐照灭菌未明确辐照剂量;含有龙胆、秦艽的制剂仍采用辐照灭菌,未用其他灭菌方法。小贴士提交备案资料前,一定要确定剂型选择,配制工艺与实际生产,辅料的加入量,灭菌具体的方法等资料是否合理,科学。常见问题6:制剂质量标准书写不规范、研究不深入①格式、说法、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不严谨规范的地方,如∶处方药味未按君臣佐使排列;性状项没有表述颜色区间度,容易造成检验不合格;制法项书写繁琐,主要步骤和关键工艺却未体现,如∶浓缩成清膏的相对密度及温度没有写具体参数。②显微鉴别经常描述淀粉粒、导管、纤维束这种专属性不强特征,或描述后不标注是哪味中药。③薄层鉴别没有专属性,如∶同时含有当归、川芎的制剂,标准仅鉴别其中一味药材,未采用双阴性对照。④提交的鉴别图片存在一张图片多次用于含有这味中药的各种制剂中。⑤质量标准描述与图片不符,如∶质量标准中描述是硅胶GF薄层板,置紫外光灯(nm)下检视,提交是带有荧光斑点的薄层板的图片。⑥检查项不符合药典要求,如∶酒剂、酊剂未规定乙醇量,糖浆剂未规定相对密度和pH值。小贴士制剂质量标准书写一定要注意格式、说法、语言、文字是否严谨,薄层鉴别是否有专属性,质量标准描述与图片是否相符,检查项是否符合药典要求,显微镜描述后是否标注是味中药。鉴别图片是否存在一张图片多次用于含有这味中药的各种制剂中常见问题7:制剂稳定性试验存在真实性问题,可信度不高①如某片剂不是温度敏感的制剂,经过长期稳定性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试验条件和加速稳定性(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制剂质量无变化,但终贮藏条件选择阴凉干燥处保存,完全不根据稳定性试验结果,随意提高贮藏条件。②实验结果未明确具体数值,均写符合规定,如∶对水分、崩解时限的检查均未写明数值。③未提交各时间段的薄层鉴别照片和高效液相图谱,无法判断是否对这项试验进行研究。④生产批号为,试验开始时间为年4月,未生产前就做稳定性试验,存在真实性问题。小贴士提交备案资料前,一定核实做稳定性实验时间,常见问题8:日服用剂量与原组方用量差距较大不重视汤剂处方与制剂处方的转化,不遵循原组方煎煮工艺,只想生产简单,将饮片全部粉碎装入胶囊,又为了达到日服用量一致,制剂一次用量较多,给患者服用造成负担,如∶某硬胶囊剂规格为0.5g/粒,申报时用量为12粒/次;或制剂处方与汤剂处方日服用量差距较大,无法保证制剂的临床有效性及物质基础无变化,按《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无法豁免其他试验。小贴士提交备案资料前,一定要准确确定制剂处方与汤剂处方的日服用量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