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
有一个小孩,刚刚上1年级的时候不爱说话,老师和妈妈说,这个孩子好像有点问题。
但是这个妈妈可不简单,担心孩子受到影响,果断给孩子转学。之后每天带着孩子读课文,要求孩子的吐字发音都达到朗诵的水平,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语调都不能错。
就这样一遍一遍地练习,孩子明白了什么叫做标准,什么叫付出,什么叫成就感,什么叫自信。这个孩子第二学期开始逐渐发力,而且后劲儿越来越足。
我曾经向这位妈妈请教过教育孩子的经验,她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给孩子的标准,一开始就要高,而且不要轻易降低。
”这句话我至今还记得。我和大眼睛妈妈没有给孩子安排那么多事情,但是每个任务上的要求都很严格,不能糊弄。我平时和颜悦色,但是遇到大眼睛不认真的时候,我就会严厉。
在执行这件事情上,和大眼睛妈妈比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我有时候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但是妈妈不妥协,一定要让孩子完成目标才行,有时候还会顺便批评我几句。
跟着严格的领导,还是有效果的。大眼睛没有上过幼小衔接,所以刚刚上小1的时候挑战很大,但是大眼睛妈妈带着孩子一点点适应,从拼音到课文,从数学到自我管理,孩子基本上渡过了困难期。
疫情期间孩子一直在家,妈妈也没有放松要求,监督孩子看书写字做数学题,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进步。
??孩子现在的字写的有模有样的:
??每天读《红火箭》,雷打不动,现在黄盒子的第一级48本已经看完了,前天进入到第二级:
??数学题也刷了很多。中间虽然状态有所反复,但最近正确率又回升了:
当然,我这个人比较容易满足。大眼睛和我带过的学生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我也不要求大眼睛一定要像我的学生一样,但是我觉得养成习惯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个一年级不爱说话的小孩儿,和妈妈也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母女无话不谈。无论女儿走到哪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会让妈妈知道。
这个孩子已经从一所藤校毕业,目前在华尔街工作。两年前,我曾经邀请这位妈妈录了一个教育的音频课,但是一直没有发布,因为当时我们的声音太弱小了,但是我会等待合适的时候发布出来。
02
再讲第二个故事。
我的另一个学生,是个数学天才。
你可能说,这个可没法比啊,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我的孩子也不是天才。我要讲的,不是天赋和遗传的问题。
天赋这件事情,的确不是计划出来的,但是的确有很多天赋很好的孩子浪费了。那些没有浪费天赋、而是充分发挥了天赋的孩子,后面都有强大的家长。
我所说的“强大”不是指有权有势,指的是认真教育孩子,长期付出。
如果你看到“长期付出”这四个字就感觉压力很大了,那您真的应该调整自己了。我们要接受父母的责任,要做好长期付出的心理准备。因为长期付出不是一个负担,是我们的义务。
这位数学禀赋好的孩子,之所以取得了成就,和妈妈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妈妈首先很谦虚,我向她请教的时候,她说好惭愧啊,感觉自己没做什么。
“好惭愧啊,自己没做什么”几乎是我采访每个家长的时候,得到的回答。这些牛娃的家长,无一例外都觉得自己没做什么。
但是随着深入沟通,我发现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做了好多啊。
这位妈妈经不住我的追问,想起来一些教育孩子的做法。我引用一段原文:
?“小事上管吃穿用度,平时对一些原则问题,我希望他怎么做的,我不希望他怎么做的,会讲的非常清楚,告诉他我的底线,比如时间观念、计划性等。
?“然后就是潜移默化影响他,注重交流。比如早上我们一起走到地铁站,路上就是最好的交流时间,我也会说些单位的故事,换他的故事和趣事,保持沟通,感知他的兴趣点,比如看三体,比如买足球画报,听他讲数学题(假装听懂)。后来他长大啦,有自己的想法了,就努力跟上他的节奏,做到有话可聊,能听懂他的话,能知道他需要帮助的点。”
?“发生冲突的时候,彼此克制,会采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
?“总之沟通、陪伴、用心去了解,保持好的关系吧。”
看似平平淡淡,其实含金量很高呢。比如告诉孩子自己的工作,来“交换”孩子在学校的信息,这个方法就非常聪明。
再比如用写信的方式来交流重要的时间,给双方留有余地和思考的空间,也非常值得借鉴。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学到很多了,但是接下来我看到的,令我彻底服气了。
这位妈妈发给我一张照片,是孩子小时候写给她的信(这个我就不放图片了,保护隐私)。
我惊叹:“您现在还保留着!孩子知道么?”
“知道呀。我从怀他开始就给他写日记,一直到他18岁,所以好多东西都留着。”
拜服。
她谦虚地说自己其实没做什么,但就是记了18年日记这一件事,99%的父母都做不到。一个妈妈能够做到这点,她怎么可能什么都没做啊?!
总结
高手都是深藏功与名的。
我们这种初学者还煞有介事地谈天说地的时候,高手已经不说这些了,人家看着自己孩子成材了,偷着乐就够了。
虽然高手不爱说话,我们还是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对孩子持续的付出,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我们经常说人生是马拉松,孩子的成长是个过程,需要坚持。但是最应该坚持的,是父母,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不耐烦,我们轻易放弃,我们心理素质不好,怎么要求孩子成为我们理想中的人呢?
孩子优秀是需要理由的,这个理由就是父母。
往期相关精彩文章回顾
?《报名爆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