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灵读书会第期特别策划烟花三月下

四年的坚持,一百期的滋养。每一期的相约,因为你们,赋予小精灵读书会更多的价值和意义:品典籍,晓历史,通古今,畅诗词,传承文化,滋养心田。春风化雨,乘风破浪,小精灵读书会第期特别策划活动:烟花三月下扬州,跟着诗词去旅行。

也谢谢我们大精灵们的积极参与,“孩子有玩伴,家长有同伴,亲子有陪伴”,在“陪伴”这个词上,真的要给我们读书会的爸爸妈妈们点个大大的赞。期一路走来,每一次的复盘,每一次的提升,每一次的参与,每一份收获,就像看着一个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长。

3月20号的中午11:30,17个小精灵家庭准时在体育中心大酒店集合,乘坐大巴前去位于江苏中部的有多年历史的扬州,探寻美丽古城的古韵今风。既然是期的特别活动,怎么能少得了“盘点”的仪式呢?车上,我们的会长宋妈带着孩子们回顾了小精灵读书会开办以来的许多“第一次”和分享过程中的精彩回顾:第一本读的书,第一次的户外活动,第一首古诗,第一次颁奖,水的实验,成长节上的表演,斗蛋比赛,城市挑战赛,小小银行家还有森林公园的露营……孩子们热情回应、如数家珍。

研学第一站:瓜州张若虚纪念馆

车行3小时,我们在孩子和家长们美妙的歌声中抵达了我们研学第一站: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千年古镇瓜州,参观“张若虚纪念馆”。在这里,孩子们一起朗诵了张若虚那篇“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还有林淼同学带来的《满江红》助阵,诗兴大发的小精灵们踊跃上台朗诵,家长们沉醉欣赏。

张若虚纪念馆不大,但是布局精巧,展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唯美不可言说的视觉场景,春江,潮水,明月,每一个事物在月华的照射下,月下江,月下花,月下霜,月下人……景、情、理依次展开,为参观者们烹制了一场文化盛宴。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美轮美奂,能了解到《春江花月夜》的由来和许多文人墨客的不同文章、墨宝,还能身临其境的在影像中体验瓜州的春夏秋冬和古往今来。

研学第二站:历史老街东关街

意犹未尽地从馆中出来,我们前往下榻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然后前往东关街参观,并在东关街中觅食。都说“北京的胡同扬州的巷”,扬州城“巷连巷,巷通巷,大巷里面套小巷”,而东关街,无疑是“巷城”扬州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东关街中现存很多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商铺,有开业于年的四美酱园,年的谢馥春香粉店,CCTV报道过的老杨药膳酥,还有许多淮扬特色小吃。周末的东关街游客特别的多,可谓摩肩接踵。疫情后的旅游城市不知不觉间复苏了,小精灵们四散开来,各自找起了自己想吃的晚餐来。这帮小臭孩事先在百度上都做好了攻略,有什么店,有什么好吃的,都了如指掌。

淮扬菜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其特点是用料普通、做工精细,重在其“味”、在其“养”的核心。像闻名天下的“狮子头”、“扬州炒饭”、“大煮干丝”、“文思豆腐”,都是南来北往的游客必点的菜品。还有苏东坡《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中提及的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郑板桥诗词中描述的鲜笋、鲥鱼和“蒲筐包蟹、竹笼装虾、柳条穿鱼”等,真要完全领略淮扬菜的特色,怕是住上一个月也不嫌多了。

研学第三站:夜游京杭大运河

饭后,最惬意的不过是乘坐画舫在京杭大运河上最古老的一段游上一游了。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绿杨城郭,二分明月,画意诗情……夜晚的运河上有些冷,可是这些冷一点也影响不了我们欣赏美景、领略文化、尽情欢笑畅谈的兴致。两岸的垂柳和彩灯,构成了大运河畔雅致的风景。我们沿途经过了东关古渡、文峰塔、龙首关、普哈丁墓园、吴道台故居和南门遗址码头。一路上,听着声音柔美的解说员小姐姐十分清晰有条理的介绍沿途的景观,真是一种享受。

跟着诗词去旅行,我们的小精灵们要了解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

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

研学第四站:非遗集聚区

第二天的早餐后,大家出发前往非遗集聚区,跟随现场的通草花制作老师们观摩学习通草花的制作流程,并亲自动手体验了通草花的制作。通草花,顾名思义,就是用通草这种植物根茎为原材料,经过切片、染色、塑形等过程制作的工艺品。古时候,用以女子的头饰为多。现今,通草花的工艺大师们如戴春富、钱宏才更是以大型的栩栩如生的通草盆景、大型画屏享誉国内外。

我们在的非遗展馆就有幸欣赏到了这些大师们的杰作。非遗展馆内还展示了诸如漆画、漆雕、漆雕嵌玉、玉雕、乱针绣、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小精灵们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被这些惊人的技艺惊得“下巴都掉了下来”,久久不能合上。

研学第五站:扬州早茶文化

来扬州,怎么能少了品尝扬州早茶文化,扬州早茶,一种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扬州这座古老而青春的城市,中国四大名菜之淮扬菜便发源在此。而园林、美食、人文等众多扬州文化里就有一张闪亮的名片,那就是扬州早茶文化。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扬州美食的代表首推早茶。清晨一杯香茗相伴,边吃喝边聊天,晚上去澡堂泡个澡,神仙不过如此。为了避开早高峰一位难求的状况,我们选择了中午的午餐去品尝“扬州早茶”,來到茶社,商家已经帮我們配好了必点的点心,翡翠烧卖、三丁包、千层油糕,水煮干丝…..一桌子的点心要想全部消灭光还有点难度,所以最后我们还把剩下的全部打了包,留着回程路上再享用。我们的娃有点不解,干嘛要来扬州吃包子,扬州包子好吃在哪里啊?其实扬州包子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最可口的是菜包子和菜烧卖,还有梅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干菜的也是切碎,加一点儿糖和油,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研学第六站:游览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江苏扬州市城西北郊,是国家5A级风景区,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行至瘦西湖景区,孩子们首先好奇的是为啥要叫她“瘦西湖”,导游阿姨给孩子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原来,瘦西湖本名是“保障湖”,清代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里的美景后,与家乡的西湖作比较,赋诗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此而得名。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三月是游览瘦西湖的最佳时期,湖中碧波荡漾,岸边的杨柳依依。这里既可以踏春赏花,还可以感受明清古典园林的文化气息,也让扬州成为“烟花三月”的最佳去处。我们选择了陆路游览瘦西湖,一路上分花拂柳、欢声笑语的参观了晴云轩、白塔、徐园、小金山、钓鱼台、漟鲜水榭、五亭桥、望春楼、静香书院、二十四桥等景点。孩子们在漟鲜水榭附近喂鸽子,在五亭桥听风赏景,凭栏远眺。他们手中一人拿着一把折扇,很是感叹此行收获颇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各地风景各异,人文荟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为中国人,我们由衷的自豪。“小精灵”的孩子们未来还要阅读更多的好书,领略更多的中华文化,探索更多的人生旅程。我们一起,何其幸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