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木心《从前慢》
年10月,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画,准备寄给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然而邮局出售的信封竟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画家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
从前的车马很慢,出行很难,远方的思念是相互的,而所见所闻却是单向的。那份分享旅途雀跃、惊奇与快乐的心,便寄托在小小的明信片上。
19世纪,广州一口通商,造就了十三行的繁荣鼎盛。无数洋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渡而来,在黄埔港登岸,踏入这个在西方传说中满地黄金、冒险家游乐园的神秘东方。他们着迷于丝绸、茶叶和瓷器的巨大利润,又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充满好奇与惊叹,忍不住想要和亲友分享所见所闻。
于是,广州画师在中国特有的通草纸上,专画符合西方人口味的画,描写大清风土人情。那些漂洋而来的商人、旅行者、传教士,都觉得它们稀奇有趣,聊作旅游手信,用以展示异域风情。通草画,成为19世纪寄往西方的中国“明信片”。
通草画在国内收藏寥寥,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例如大英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恩图书馆、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英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
这些19世界的中国“明信片”,带着当时广州的风俗人情画面,漂洋过海,记录着几代人的航海时光。
如今,无需远渡重洋,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与馨园·喜遇东山共同主办、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协办“意匠丨通草画的传承、重现与创新”主题展,将以19世纪最火的外销画之一——通草画为媒介,重见当时代表中国的明信片,重现19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魅力,等你来签收这封穿越时光的明信片。
意匠丨通草画的传承、重现与创新
展览时间:/05/16-/06/30
展览地点:馨园·喜遇东山馨活馆
自年起,广州东山的馨园·喜遇东山将百年家族别墅活化为新文化商业体验空间,这座新河浦体积最大、最典型的红砖小洋楼,融合了鲜明的摩登时代风格与岭南建筑艺术之美,推出系列跨界展览品牌,举办系列主题性展览与衍生创意活动。借由文化跨界,探讨古建筑与艺术碰撞后的社会与人文思考,馨园·喜遇东山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
而此次《意匠丨通草画的传承、重现与创新》主题展,由馨园、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与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联手呈现,通过“馨园·喜遇东山”馨活馆的活化展示与历史艺术跨界传播,打造东山看世界的文化窗口,也是世界看东山的交流窗口。
19世纪初,到访广州的美国人亨特在《旧中国杂记》写到:“灯节,夜间所有房屋、庙宇、公共建筑等等,屋顶上都挂着点燃的灯笼。像在广州这样一座大城市,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动人效果。”
通草画绘制了19世纪的广州,一一呈现了元宵珠江上浮动着鱼灯虾灯、十三行附近的街头风景大清的婚嫁礼仪等画面。这些通草画惊艳了一批批到广州来的西方人,他们将这些通草画作为东方手信带回欧洲,馈赠亲友。
年,在广州十三行附近约有三十家卖通草纸水彩画的商店,同文街中有二三千人受雇制作这些画,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通草纸能吸收颜料,可以使画因为光影作用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尤其是立体感,这正是欧洲人所熟悉的绘画技巧,中西绘画技巧融于方寸之间,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绘画门类。它以外销为主,成了今天难得的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材料。
如果说,东山的小洋楼,记载了过往广州华洋糅合的建筑时代,那么通草画,让我们知晓了更早之前,中外交流生活的一些微小细节,他们的时光穿越感,带着我们,从当时人的角度看待这座城市的历史。
六月西洋·喜遇东山通草画分享会
时间:/05/:30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培正新横街(毗邻中共三大)
分享内容:
·19世纪下中西历史文化背景
·通草画的艺术特征
·21世纪通草画的传承、重现与创新
分享嘉宾:
馨园·喜遇东山是建筑的艺术,通草画是视觉的艺术,经过艺术家之手,让我们相信,不同的艺术之间必定是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在百年东山,看19世纪的十三行通草画
广州这座城,无论何时何地,与西方文化遭遇时
从未变过,在那份世俗中的强大文化生命力
这里有一张寄往旧时欧洲的中国“明信片”
等待你前来盖上今日时光的邮戳
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
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的前身为智城西洋艺术馆,创立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秉承“古为今用,西为吾用”的理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西方古典文化。
本馆常年设有西洋古董钟表展、欧洲古代机械文明展、西洋古董家具展、清朝十三行家具展、民国石湾龙窑陶瓷展等7个展区;其中古董留声机、钟表及欧洲古董家具的藏量与品类都是中国之最。馆藏西洋古董艺术品超1万多件,中国古董艺术品超3千件,藏品之丰富远远超过欧美地方级博物馆。
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3月开展的“重现丨天子南库与中西艺术交流展”于年4月15日成为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首个登上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的文博单位,坚信让文物“活起来”,做最有“活力”的民办博物馆。
馨园
“馨园保育”是专注于在地故事文化、生活美学空间、商业业态研究的文商改品牌,馨园壹號古建筑酒店和馨园·喜遇东山公馆两栋皆为百年老楼,前者原为民国时期广州首任警察署署长官邸,后者为一对美国归国华侨兄弟在年代民国政府鼓励归国华侨投资所建的大宅。
目前,两栋民国建筑通过活化,挖掘“最岭南”的在地文化,保留了广州地区岭南文化的独特元素,成为东山新文化商业体验地标。
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
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着力于建立广东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平台,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
建筑遗产的守望者文化资产的引路人
DevotemindtoArchitecturalHeritage
LeadwaytoCulturalAsset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