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上火这样做,立即去火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年10月文章排行

编者按

艾灸,因其简单便捷而被很多人作为自我的保健的首选,很多人都会在节气变化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进行艾灸,但往往会有人发现艾灸后上火或者症状加重。这是否正常?是否有办法改善?

本文由“大医堂”发表于“中华养生保健王雷的博客”。

为什么艾灸会上火?

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更进一步讲,上火是一种正常的好现象,大部分人都会出现。

我国著名的针灸泰斗谢锡亮曾非常明确提出过,因为体质和病状不同,刚开始进行艾灸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口干、发热等症状,一般可以不用太过于顾虑,只要继续艾灸症状就可随之消失的。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医学依据的。中医讲“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也就是说如果人体阳气被调动起来之后,人体会有一个自我修复过程,用我们现在人常引用的话叫正邪相互抗争的过程,这个阶段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排病反应。而在这个过程中,除非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进行操作,否则阴阳是不可能同时上升的。阴阳只要不平衡,人体就一定会有症状出现,当我们用综合的方法让阴阳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样,症状最终就会消失了。你会发现,你身体的整体情况也会跟着上一个台阶。所以,碰到艾灸上火的情况时不仅不要把艾灸停下来,相反要继续艾灸直到身体得到彻底改善。

艾灸后上火是因为淤堵太重了!艾灸上火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淤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而阳气得不到疏导和传输,就会出现类似上火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坚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导阳气。

灸后容易上火的人群

1、上热下寒中气虚

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2、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

“上火”症状大盘点

1、心火

夏季多发!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3、胃火

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舌苔黄腻。

4、肝火

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肝火大”。其实,一般俗称为“肝火大”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

5、肾火

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灸后上火的应对措施

1、控制灸量:即减少艾灸的时间。

2、刺激“降火穴”: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3、补中益气,引火下行:上身部位的穴位少灸,然后八髎、足三里、涌泉从上到下的艾灸,打通中间的障碍以引火下行。艾灸半小时后可用艾叶或盐水泡脚。

4、灸前喝温水:最好是取麦冬、熟地适量各约15g煮水,灸之前喝毫升。

5、注意饮食: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品。

艾火通过穴位的作用,激发了真元的功能,真元又借助艾火的力量去除寒邪,一旦寒邪被驱净,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根本就不会出现继续上火或发烧的情况。

人体藏有“降火穴”

所谓的“降火穴”,其实就是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于治疗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痛肿疮毒等各种里热症。

1、清心热穴:小海、曲泽

小海: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2、清肺热穴:尺泽、鱼际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微屈肘取穴。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3、清肠胃热穴:曲池、合谷、内庭

曲池: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合谷: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内庭: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4、清肝胆热穴:阳陵泉、太冲穴、行间穴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它能在怒发冲冠时泻火入眠;也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

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最善治头面之火,例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

5、清三焦热穴:外关、支沟

外关: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支沟: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6、清热解毒穴:耳尖、八邪、八风、涌泉穴

博主简介

王雷,《中华养生保健》杂志社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来源:中华养生保健王雷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中医说的“甘”不等于“甜”★★

我们为什么成不了中医高手?★★★

煮粥之方甚多,来看有没有适合你的?(内含方法)

97岁最美皮肤科中医师,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她的养颜秘籍是……★★

失眠(2)

天天敲打胃经和大肠经是预防衰老的秘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艽

八段锦还能如此萌,一秒学会一个动作★★★★★★★

真正的养生,是去感受自己★★★

我认为古人创造中医理论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

有利于缓解感冒的六大食物

冬季如何养肾?这些养肾绝招很有效★★

失眠(1)

肾经--主管人一生幸福的经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下)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续)★★★★★

督脉不通阳气衰!三个方法,帮您通督脉,助阳气!★★★

近种常用中成药使用说明(内外妇儿都有)★★

这种米我们吃了两千多年,被称为天下第一补,现在却被淡忘!★★

脑病(10)-头痛(7)

幽默到死的好文:我有病★★

膀胱经--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

我们都被“8小时睡眠论”给害了★★★

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宝宝夜啼不断?跟我学3招,全家安心睡大觉!

道路堵了靠交警,身体堵了怎么办?

肝经上的太冲穴--最值得人心生敬畏的穴位★★

脑病(10)-头痛(6)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看了这张图,人人都会熬中药★★★★★★★★★

吃素好还是吃荤好?★★

才28岁就得胃癌!医生说:主要原因是这六个字!★★

安得美女颜如玉?内服外用效非凡★★

经络不通,进补无益!★★

肝不说话,却主宰着你脸上的斑!请转告更多人~★★

脑病(10)-头痛(5)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风藤

===================================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前文章总排行 文章总排行二

==================================

热文推推荐

在线购买《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中医本草书籍在线购买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

年10月文章排行

年9月文章排行

年8月文章排行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1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