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
将何以解读其地质生态密码
与风情人文密码
文/邓斌
假如将现今的旅游开发比喻成一种解码程序,那么,鹤峰县屏山旅游景区的建设,则需要向世人解读其独特的地质生态密码与风情人文密码。
鹤峰位于东经度与北纬30度的经纬线交叉地带,恰在“中国之中”,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鹤峰境内,峰峦起伏、溪壑纵横、植被繁茂、鸟兽出没。历史上,自汉历唐,这里为羁縻州郡的土酋蛮夷之所,史称容米峒;元至正十年(年)到清雍正十三年(年),这里及其周边地带为土司割据之地,即田氏容美宣慰司(或宣抚司)。我与向国平先生年合著《远去的诗魂》一书所评述的田氏诗歌世家,就发祥并传承于这一方繁山复水之间。
屏山亦名平山,鹤峰县城东北方向约十公里处一座巨轮型的“孤嶂”(顾彩语),四围峭壁百仞,清溪环绕,南有铁锁桥,北有“七丈五”,东有屏山峡谷,西有挂榜崖,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明天启、崇祯年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田楚产、田玄、田霈霖、田既霖、田甘霖、田舜年、田旻如七任土司司主曾于此建立爵府(主要建筑有爵府三堂、爵府前街、后街、学馆、戏楼、藏书楼、小昆仑佛舍、万全洞魏博楼等),“改土归流”之后方被弃于草泽。现今,仍可寻觅到大量古陌荒径、城垣基石和残碑铭文等。
二十一世纪初叶,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鹤峰县党委与政府的支持下,熊家喜先生成立了鹤峰县宝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公司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打拼和大量资金投入,先后建造起屏山景区寨门、杜宇楼、傩愿洞、望月桥、古树屋、步云台、墨嘎寨等景点;水上观光游览船可从桃花渡启航,途经一线天、五尺门、望月桥、黑龙渊至滚龙坝码头穿越整个龙渊地峡;架设在悬崖绝壁上的罡步天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同时,景区还建起大型停车场、生态旅游厕所、游客集散中心、阿达铺子等配套设施。景区一期旅游线自年5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就接待了国内外大量游客。其独特的岩溶地峡、原始森林一类溪山野趣、幽谷漂流及其悬浮摄影,以及屏山独具的土家风情、诗赋传承、土司历史等,立刻被广大游人如饮甘醇一般大快朵颐,如睹仙界一般叹为观止。
这里所说的岩溶地峡、溪山野趣、幽谷漂流,是屏山风景的地质生态密码;这里所说的土家风情、诗赋传承、土司历史,是屏山地域的风情人文密码。
随着“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地带生态旅游和鄂渝湘黔川五省(市)毗连地区巴人文化旅游的强力推进,随着鄂西南山地铁路、高速公路网络的快速构架,随着水布垭大坝与江坪河大坝围砌而成的清江、溇水库区即将畅通南北西东,鹤峰屏山的地质生态风景与土家人文风情,正以古老而新奇的风貌大踏步走向中国、走向世界。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向世人准确而精彩地解读屏山的地质生态密码与风情人文密码,已成为恩施州尤其是鹤峰县各民族人民的历史契机与当务之急。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将传承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认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联系独特的地域生态特征与当今时代需要,为了将湖北省恩施州切实建成武陵山生态休闲中心,进一步整合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条文化主线来聚焦人气、引爆市场,本文作者通过多次前往鹤峰屏山旅游景区实地调研考察后,特就以“用文化促旅游、借旅游养文化”之议题,对屏山地质生态与风情人文何以进行系统整合,提出一些仅供参考的建言。
让岩溶地峡入地撑天
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中国鄂西南的岩溶地貌,系地质史上“燕山运动”所遗存下来的缕缕褶皱、断层与裂缝,主要物质基础为石灰岩、白云岩一类碳酸盐类岩石经地表水、地下水溶蚀而成,主要特征为多峰丛、石林、石芽与孤峰,多洞穴、地缝、盲谷与天坑,从而展现为雄、奇、险、秀、幽、奥之类地理生态景观。屏山孤峰卓绝,四周均是陡壁深涧,溇水河雕崖峡谷与屏山峡谷至黑龙渊的幽谷如双臂合抱,将屏山的千仞崖壁紧紧搂住并且托上云霄。远远望去,烟云舒卷的屏山恰似巨轮启航,故作家龚光美称其为“远古飘来的一艘船”。山顶与山壁,既有“七丈五”、八哥崖(亦称八卦岩)、紫盐山、中堡山、小昆仑、三姊妹尖一类石崖与石柱,亦有万全洞、燕子洞一类幽洞与石罅。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长达十六公里的那条屏山峡谷至黑龙渊的幽谷地缝,崖高不可攀,渊深不见底,一脉清溪穿峡流,深邃晦暗如冥府,地缝幽深处开发之前根本无人可以涉足。开发之后,据景区导游介绍,从谷底至崖顶,反差最大的垂直高度达0多米;乘轻舟过水道,最窄处不到2米,故有“五尺门”一景。因此,清初诗人顾彩称其为“天心之桥入地底,猿狙童叟愁跻攀”,“岩空鹳鹤声清脆,峡怒星辰影动摇”!
鬼斧神工的雕崖深峡和黑龙渊幽谷地峡,若加上“百步九折萦岩峦”式的空中栈道与索道,足以建构成深邃奇绝的地质生态景观,勾勒出挤兑迷茫的天空轮廓线。游者身临其境,自当“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语)!现已建成的黑龙渊傩愿洞廊道与沿溪步道、幽谷桥群、罡步天梯等,均是旅游开发的神来之笔。
为了让屏山崖壁更显峥嵘而崔嵬,为了让屏山深峡更显惊惧而神秘,下一步的景观打造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
从黑龙渊清溪向上继续开拓直至二磴岩、八哥崖底部屏山峡谷水源处的步行栈道,保留上游的活水形态;
2
从龙渊峡与溇水合流处的岔溪渡口,顺崖壁设置向上延伸至万全洞乃至三姊妹尖的斜拉式高空索道,并考虑跨溇水河谷建造从万全洞垭口至雕崖绝壁公路的缆车索道;
3
完善从下屏山爵府遗址经中屏山村委会处通往上屏山八哥崖、“七丈五”一带自然景观的硬化公路以及景观旅游步道,尽量保留其崖石与林莽的原始状态。
岩溶地峡入地撑天,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杰作。但我们仍需要通过精心设计与构建的人工通途,导引游人步入佳境,饱览无限风光!
让溪山野趣返朴归真
当今,相当大比例的人群久居繁华都市,长街深巷车流人海汇聚,机声市声的喧嚣不绝于耳,于是,工薪族、打工族、在校学生劳作之余适逢双休与长假,或者年事渐高者离岗赋闲,总免不了向往自然界的宁静与清新。像屏山一类溪山野趣的桃花源式乡地生态旅游开发,正好能迎合这一类人回归自然的心理欲求。维护溪山野趣的措施是:
1
对溪山野趣的开发应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