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童年岁月,逝去的少年乡愁回忆旧时的

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4475491.html
一年—年,我的幼年和童年是在北京市崇文区(后与东城区合并)东花市中二条度过的。那是一条北京传统胡同,街道不长,分为三段,从东至西分布着上二条、中二条、下二条,从北向南分布着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东北方向不远即是北京火车站,整条胡同往南便是花市大街了。花市大街位于老北京崇文门外,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多年历史,这里曾是制作售卖各种手工纸花、绢花的集市。清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花儿市在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北京民俗有”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市集“的说法。清朝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尚,据汤用彬、陈声聪、彭一卣三位先生编著的《旧都文物略》记载:”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尤以梳旗头之妇女最喜色彩鲜艳、花样新奇之品“。由此可见当时花市制花、戴花、买花、售花的盛貌。年,花市大街绢花作坊转为国有北京绢花厂,厂址位于上三条胡同。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绢花厂解散,很多人改了行,时下只有花市社区博物馆展示的”北京绢花“、”葡萄常料器“、”北京料器“、”北京绢人“、”绒花(绒鸟)“等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藏品供后人凭吊。二东花市中二条6号是一个有六七户人家的大杂院,约二十多口人,其中一家是五保户。院小人多,但和睦友善。我家住房面积不足12平方米,年7月28日凌晨3点河北省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强度里氏7.8级地震,房屋受损严重进行过翻修。小妹出生后,老少三代五口,除了吃饭睡觉便没有丝毫多余的空间了。居住条件艰苦、冬冷夏热、每天有做不完的家务,这种痛苦记忆时常令我不堪回首。随着秋天最后一片树叶洒落在胡同院落,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就来临了。当时北京最冷的季节温度可降至-20℃,常常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即使是放在临时搭建小厨房里的酱油也会结冰,我记得每逢做饭时母亲常常将菜籽油或酱油放在炉火边解冻。储备过冬物资繁琐而劳累,首先要准备入冬的燃煤和炭煤,这是两种作用不同的生火燃料,一定要准备充足,每次都要弄得一身土、满脸灰。其次是冬储大白菜,那时的大白菜不似现在可以随时买到,需按量凭副食本供应,一定要赶在入冬集中销售时到胡同口购买完毕,否则过了时节,再买就困难了。一般五口之家,从10月下旬到来年4月要购买三百斤大白菜,按照人口比例分配一、二、三级菜量。因为父亲在外省工作,不仅子女要抚育,老人要赡养,而且工作繁忙,上下班路途又遥远,每周只休息一天,入冬前后繁重的家务都落在母亲一人肩上。即使赶上刮风下雪,母亲也要带着我推着小车一趟趟往家里运白菜,摆放齐整并用草帘子盖好,这一冬的蔬菜营养就指望初冬购买的这几百斤大白菜了。全院只有一个水龙头,每家都备有水缸,少时不觉辛苦,现在回想起来,隔几天就要把水缸装满水,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夏季尚好,北京的春秋季节短暂,而冬季则漫长,水管经常结冰无法使用,东屋大妈、西屋二婶常会拿着暖水壶把冻成冰凌的水龙头浇化,全院就趁着这难得的间隙把水缸灌满。胡同两头各有一间公共厕所,大约有七八个厕位,每周有人定期打扫,基本卫生条件尚可。只是夏天热,苍蝇蚊子多,冬天冷,污水遍地流,赶上人多时还要排队,我至今难以忘却那段痛苦的如厕经历。胡同中央有一污水池,每日家里的脏水都倒在这里。有固定收集垃圾的处所,晚上五点到九点可以倒垃圾,会有专用的垃圾车定点将生活垃圾清除走。三东花市大街路北曾有一著名回民饭店,名曰内明远清真饭馆。清光绪26年(公元年),河北廊坊大厂县回民铁明英在朝阳门外大街路南喇嘛寺口开设了明远号小面粉铺。由于经营困难,常常入不敷出,铁明英决定在专营面粉的同时,兼售生牛肉。年,铁明英在崇文门东花市街口路北盘了间门脸(大体就是后来内明远的位置),将买卖迁到了这里,因为明远号从朝阳门外迁至东便门内,铁明英将饭店字号改为内明远,经营项目由面粉改为一家专营生熟牛羊肉的店铺。当时东花市属于城里,比朝阳门外繁华多了,可是竞争也激烈了,内明远周边有七八家牛羊肉铺,要使内明远既能立足,又能超越同行、发扬光大,铁明英在经营上动足了脑筋,一是东西好,二是份量足。他出售的都是膘肥体大、肉质鲜嫩的西口大羊。每年夏季正处于羊瘦价低的时候,铁明英从德胜门外马甸或河北廊坊大厂县夏垫等处购进西口羊,寄养在城边农户家中。这些农户不收饲养费,只要羊粪。秋后是羊肉买卖的旺季,这批羊被养得个大膘肥,肉质鲜美。出售牛羊肉时,铁明英不但做到“一刀准“,而且销售的牛羊肉肥瘦相当,顾客看了都非常满意。铁明英规定无论是谁站柜台卖牛羊肉,绝不能缺斤短两,逐渐地内明远获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好评。在生意日渐兴隆的同时,铁明英还思考着如何将熟肉制品逐步经营起来。上世纪二十年代,铁明英之子铁永旺继承父业,研制出一套制作五香酱牛肉和五香烧羊肉的自家秘方。很快,内明远制作的熟肉制品得到大家的公认。当时公认的北京烧羊肉有月盛斋、东四白魁老号、东花市内明远、西单恒瑞号和东四南炒面胡同内张羊肉铺。内明远烧羊肉较附近其他店铺烧羊肉价格偏高,但大多数顾客宁肯跑很远来购买,就是因为内明远熟肉制品制作精良、配料讲究、绝不马虎。每斤生牛肉约出熟肉四两。酱羊肉比酱牛肉出肉率要高一些,大约每斤生羊肉可出熟羊肉半斤,酱羊肉还可以加工成烧羊肉,口感更加软硬适宜,香气四溢扑鼻。由于名气越来越大,销售量不断增加,饭店每天可销售二十来只羊,内明远的门脸很快从一间扩大为三间。四十年代初,内明远由铁家第三代传人铁恩寿接手,他继承祖传制作酱牛肉、烧羊肉的独特风格,发扬精工细作的优良传统,始志不渝遵守足斤足两的经营规矩,内明远货真价实的名声长盛不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公私合营政策扶持引导下,内明远不再出售生肉,除了经营传统的酱牛肉、烧羊肉,还增加了销售白汤杂碎、京东肉饼和各色清真炒菜,成为花市大街一家著名的回民饭馆。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满足当地居民需求,那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内明远发明了一种共和锅涮羊肉——一桌子人共用一个大锅,每人之间用一块木板隔开,汤是一锅汤,各人涮个人的白菜、粉丝、羊肉。由于年龄小又没大人照顾,当时我在内明远吃包饭,每个月8块钱,每天中午放学后到内明远,饭馆的老师傅给我盛一大碗米饭,炒菜有时是炸丸子,有时是溜肉片,还有鸡蛋汤,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就甭提了。四我小时就读的东花市一小,现在叫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年8月初创于花市清真寺内,名为清真第五学堂。之后更名为北平清真第二小学,年学校又改名为西北第二小学,是当时最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62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