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花灯,我们第一时间想起过年过节在公园花灯会上所看到的彩灯,但其实在佛山有一些特殊材料做成的花灯不仅好看,而它制作的材料也非常有意思,我们去到佛山看看这些“特艺灯”啦。
这两盏灯,一盏是用冬瓜囊做成的瓜子灯,而另外一盏花灯表面则布满了针洞,这些都是佛山独有的特艺灯。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艺美术大师林燕华:
以前在明清时候就兴盛了,卖鱼的就拿鱼鳞来做成灯,如果我是木匠的就可以把木碎做成一盏灯,大家一起做成花灯比赛。
这个比赛也称之为“秋色提灯会”,展现佛山人民精湛的手艺。
鱼鳞灯
就比如说这个鱼鳞灯,不说你可能还完全不知道这些透明的簿片就是取材于鱼鳞。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艺美术大师林燕华:
我们现在的鱼并不是十分大,我花纹要大,就要每一个都要接驳,按照我的花纹设计来做。
林老师介绍,由于佛山特艺灯取材特别,往往考究手艺人的耐性以及功力了。
通草灯
这盏花灯上面白花则是通草做成的,一条通草只能取两片。
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工艺美术大师林燕华:
通草它中间部分是通的,你要想做花纹就必须取实的部分。这个工序是最难最花时间的,要切并不是每一片都能成功,有些是不成功的。
而要完成这一盏灯则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可谓是花灯中的精品,林老师介绍,佛山特艺灯由于怕风又怕雨,甚少和市民见面,街坊要想欣赏就要等佛山秋色时。
大家都知道广州“十三行”是一个从古至今都非常繁荣的地方,今天我们要去到芳村,去探访一位清朝十三行首富伍秉鉴后人办得“十三行”私人博物馆,看下里面又有什么有趣而得意的藏品。
博物馆馆长伍立桥,是伍秉鉴的第八代传人。
在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每件藏品都有着过百年的历史。
这个是我们伍家传世两百年的紫砂壶。
这个是一百二十多年的普洱茶。
这里的藏品不仅年份久远,而且相当有趣。
好像眼前这个普洱茶的外包装,你又能不能猜到它是用什么东西包装的?
博物馆馆长伍立桥:
这个是当年十三行原汁原味的包装,它为什么可以保存百年,是因为古法制作,这个是用猪膀胱包装的,所以到现在还可以饮用。
伍家祖传的中国第一幅世界地图。
价值过千万的郞世宁画古堡式座钟。
而在现场这么多藏品当中,最得伍先生鈡意的莫过于这只古船了。
博物馆馆长伍立桥:
这个是我们中国景泰蓝最大、最精美、最古典的珐琅器船。它用的是外国矿物质的颜料,颜色是永远不变的。
由于受场地所限,十三行博物馆只能展示伍生部分珍藏,但他话会不定期更新这些藏品让街坊免费欣赏,有兴趣的街坊不妨过来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