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在食养课上的分享:
1.起水疱背后的病机
一位小师妹的手上起来许多水疱,这是什么原因呢?人要出汗,当我们的毛孔打开时汗出来了就顺畅了,就不会有水疱,如果闭在里面出不来就成了水疱,也就是说皮肤的开阖出了问题。许多皮肤病的背后也有同样的道理,如果里面的不是水而是黏性物质,那么憋在里面就会形成痤疮,就会形成痘、毛囊炎、火疖子之类的,汗出浸湿乃成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讲人体的升降开阖,植物体也是要开阖的,开阖出了问题人体就会出问题,人体的阳气要从皮肤上发出来,发不出来,皮肤就会凉,常规来说我们手心温度大约是36.5-37度,手背的温度大约是34-35度,差2度左右,很多人就是这样阳气在里面憋着出不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阳气充分释放出来,所以,夏天要“无厌于日”,要出汗,不出汗就不行,很多女同志喜欢早早的就穿上裙子,其实这是最傻的行为,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实惠不要漂亮,搞得花里胡哨的没有意义。
春天升,夏天开,秋天收,冬天藏,夏天正是出汗的时候,这个搞得好了,可以减少很多疾病,体内的寒啊湿啊你把它发出来就好了,你不把它化开,寒气在腹内像冰块一样,长期的在脏腑里面,它要出问题。
比如小孩子咳嗽,这痰是凉痰,和冰水一样的,通过晒太阳把它化开以后,毛孔打开,气通出去,就不会咳了;成年人喝点白酒以后出点汗,就会比较通透,呼吸起来这气也很是通透,不然这气总是憋着,汗出不来,卡在半中央,收不回去,也发不出来,憋着会是什么结果呢,会上火,热进不去,里面寒,出不来,外面寒,卡在中间就会上火,所以我们需要升降开阖比较顺畅才行。
2.如何利用食物的四气五味实现升降开阖?
食物也是讲究四气和五味的,它与药物一样有寒热温凉四气,有酸苦甘辛咸五味,我们可以借助食物的这些特性来实现开阖。
辛味可以帮助开,像葱、姜、蒜、酒都是发散的,但佛家就不提倡吃这些,这些都是属于荤的,吃了这些以后脑子就静不下来,就没有办法清静,不过少量吃也不会有大问题,而且从我们养生的角度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甘味是可以补可以升的,比如红糖、大枣、甘草等。
苦味的东西是降的,比如莲子心,苦菜,苦瓜等都是降的。
酸味是往下降往下收的,但酸味的食材比较少,醋是酸味的,还有泡菜、酸菜是酸的,这些加工品吃的合适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许多人吃酸菜吃的身体很健康。其中的乳酸杆菌是厌氧菌,所以做酸菜不要接触氧气,不然会坏掉,酸菜的作用是向下收的,酸味收下去对我们的胃肠是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分泌大量的胃酸,如果人体胃酸分泌不足的话,会没有胃口,会有胆汁反流,胆汁往上泛,胃里酸性不够,吃进去的食物就会消化不良,神农本草经把酸味列为五味的首位,酸苦甘辛咸,酸排第一位。还有大部分水果是酸的,比如说柠檬等。
咸味也是帮助降的,但目前大家都不太爱吃酸的、苦的、咸的。但盐太少了人就会没劲儿,人体的体液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例如我们大量排汗后如果不及时喝点淡盐水补充盐分,就会导致脱水,无力等;而且小朋友吃太淡会恶心,吃点咸味的就不会恶心了。咸能润下,它是可以帮助胃气下行的,这样就会有胃口,否则就会没有胃口。凡事过犹不及,太咸了会伤人,太淡了也会出问题,把握好咸的度,太咸了可以加点酸的,酸可以敛汗,小孩子爱动,出汗多,所以要适当的补点咸味,同时加点酸收的东西。
3.在实际临床中我们要如何利用五味来调节升降开阖呢?
我们用五苓散淡渗利湿的时候也要加一点咸味的药,老师说加芒硝就很好,老师会给许多病号加入10克芒硝,少量是不会泻的,只是取它的咸味。说到这儿,我们要注意,高烧脱水的人不能泻,因为此时体内的水液已经不够了;小孩子不能直接泻,容易出现抽筋;老年人不适合大泻,因为会使血浆浓缩,易导致脑梗和心梗,有些老年患者因为拉肚子后爬不起来,大家以为不会有事,但往往会因为失水过多导致血液粘稠而出现脑梗,如果一定要用泻药,则要中病即止,并且同时补充水分,喝点淡盐水把水分补足了,就不会出现危险。这就是说降不能太过。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用药物调节来利水是通过生理平衡之后通过小便排出,不会影响到身体,因为这样与人工抽水不同,水液中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钠钾还有蛋白质等,一旦直接抽掉会影响身体的各种营养物质的输送,但排尿太多,同时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好的会漏掉许多蛋白。肾病要从心脏治。当心血不足时,血管压力就不足,肾血管的微循环就受到影响,导致一些细胞凋亡而不再生,同时,为了保证血液能正常流通到肾小球的血管中,心血管压力就会增大,导致肾性高血压,这是从病机上看,我们碰到任何病都要跳出这个病而是要看病机在哪里,另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最怕劳累,久立伤骨,久站伤肾,建议这类患者不要太劳累,集中精力治疗疾病,同时配合灸关元穴,不会收腹就不会吐气,用玄石玉环灸可以帮助睡眠,帮助修复,这是一个升的过程,有升有降,有开有阖,气机平衡,身体的自愈能力就能调动起来,这就是治疗的思路。
再比如糖尿病患者,脚发麻,此时脉大都为左寸不足,心脏没有力量的时候,血就降不下去,微循环就会不好,就会导致下肢的问题。
4.好的医生会调方子的味道
开方子要知道方子的药会出现啥味道,同时要加上哪些味道的药,例如体质虚的可以加点甜味的,甜口有补益作用;肝郁的就要加点辛味,辛味能够发散,如麻黄、荆芥、防风等;胃气降不下去的就用点苦味、咸味、酸味;睡眠不好阳气收不下去的我们要加点酸味的药;碰到心肾不交的我们就要加1克黄连,加点苦味将一降,加10-15克山楂,用酸味收一收。
关于酸收的问题,肾阴虚的加山萸肉,肾阳虚的加山楂,气收不回去的用五味子,再有酸枣仁也是酸的,乌梅也是酸的,都可以用来调味道,苦的用黄连,黄芩,但不要太多,1克2克就行,或者用苦参通三焦的,治疗心肾不交的交泰丸也是这个道理,黄连降,肉桂升,开药就是开味道。
小孩子睡眠不好,吃药比较费劲,可以开灯芯草、淡竹叶,这样就没有什么味道,比较好接受,气不顺用通草,三焦不通用丝瓜络,可以再加点甜三味,山楂甘草甜菊叶,也可以用泡脚的方子,用量可以稍微大一点。
第3期余膳人家凭脉食养班
课程时间:年6月17日—20日(6月16日报到)
主讲老师:林益武余浩
1.每日三餐的均衡饮食,将疾病杜绝在“口”外!
2.日常食疗特色脉法,让中医小白都会入门的实用脉法。
3.凭脉食疗法,让掌勺的大厨也能凭脉开出食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