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第一天,走侯山背古道,穿越桂林九

年元旦,阴天,无雨。去年的最后一天,好友无心、飞燕夫妇相约从侯山背走古道,穿越九龙嵅,欣赏九龙嵅(九龙嵅,桂林驴友命名。据记载历史上曾有侯山背“楼里、大宅里、炉家头、马埠江、熊家、苍头、安山底村、董家捐资修路,这八个村在清朝年间还共同划一条龙舟,龙舟取名为“绛色老龙”)中的奇石林和一路风景。

集合地点无心、飞燕定在长海厂五村3路公交车终点站,此处是长海后院,有条小路通往侯山背古道。九点先后到达集合点,一行七人沿长海后围墙小路向目的地进发。

首先经过的是长海与崇华之间的一个小山坳,坳边有一个小石山,山顶的石头非常像一个小动物,小石山有三米左右,飞燕徒手攀上去,我与驴友开心先后豋了上去,近距离欣赏石顶的石头。站在小石山上,可以鸟瞰长海厂区。稍刻,下来,继续前行。站在山坳上就能很清楚看到崇华养生谷技术学院的教学楼。我们很快通过崇华,跨过马路,进入侯山背古道区域。

靠长海这边的侯山背古道前,是一片开阔地,约五分钟来到临桂县立的侯山背古道界保护碑前,先来一个合影,然后,向西走靠右手的山路,行走一小段,在小山坳处立有一块咸丰年间重修古道的纪念碑,过纪念碑,又是一片开阔地,进入西面段的古道。

这一段在一片开阔的山谷之间,雨季有积水,形成水塘地带,秋冬季水干枯成平地,能看到塘泥成开裂状,亦见到蚌壳。

山谷尽头开阔,古道沿山边左边延伸,进入董家古村,右前方可以望见桂林西站高铁线路。我们继续沿左侧山脚前行,在干枯水渠边行走,穿过高铁高铁高架桥,经过一片古墓群,古墓大多为清代古墓,从墓碑可知是嘉庆、乾隆、道光、光绪时期墓茔,为民间私墓地,规制较小,也有少数墓碑刻有皇亲或在朝为某官字样,看字体疑为后人重刻,周围现代墓也很多,无心细看。如果人少或黄昏时刻,从这里经过,略显阴森。好在我们是白天路过,并不觉得恐惧。

继续前行,沿路野菊花不少,最多的还是决明子草。决明子(决明子,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假绿豆。性微寒,味甘、苦、咸)已成熟,驴友开心提议慢慢多采摘一点,因要赶路去游山中奇石林,没有让她留下采摘。沿山边水渠(巳干枯)边小路,路边高铁隧道,又来到一片开阔地,此处山边也有不少古墓,并见有一块军事管理区牌子,但不知是什么部队的辖区。

大家跟随无心来到一座较高的石山坡下,他说翻越这座石山坳前面就是奇石林。此山坡较陡,但有羊道引路,登上山坳还不算困难,下山时碰见从另一处入口过来的许多驴友,成群结队,有的人还带着宠物狗一同登山。这种线路的徒步,无心、飞燕他们称为休闲徒步,并没有什么难度。

下山坳后几分钟就走到了目的地,但见眼前豁然开阔,但见三面环山,山下西南面有一丛奇异石林,飞燕把这个地方称为奇石动物园,因为石林像各种动物的石头随处可见,有独立的石狮,有石狼、石蛇等等,只要你想象力丰富,什么都可以找到,在这一片石林的周边,小红果果树非常多,小红果(经查,此果叫火棘,学名:Pyracanthafortuneana,别名:火把果、救军粮,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像小苹果一样红得可爱,驴友们纷纷站在树边拍照,多数人兴奋地走进石林,寻找不同的动物石拍照。

那个被称为石狼的石头爬上去看的人最多,有的人还骑上去拍照。奇石林不高,但坑坑洼洼,凸凹不平,并无行路,需要小心攀爬,更因石头表面不平,呈尖头状,摸上去比较扎手,戴上手套就方便多了。站在石林顶上看到在对面高高的山上,登顶的驴友变得很小,但山顶上不时传来驴友们的欢叫声。

我们到达奇石林时已是下午一点,正是开饭的时间,于是先搭锅煮菜。无心、飞燕带的有徒步专用的野外小锅和灶,烧的是瓶装液化气,非常方便和环保,菜是事先准备好的半成品,饭也是用焖烧罐煮好的。二十分钟汤就开了,将带去的鸡、鱼、肉丸、鸡蛋,还有青菜次第倒入锅中,就可以吃了,小毛哥还带了一瓶自泡的好酒,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就开饭了。于是大家举杯,为新年大家健康快乐,干杯!大家美美吃了一顿野炊,酒足饭饱,收拾锅碗筷等,连垃圾也一块带走,驴友非常注意保护环境,整个营地看不到一点垃圾。

在奇石林的旁边是一片草地,春天应该是很美的地方。冬天草枯萎了,有一群黄牛在吃着干草或悠闲地蹲在地上享受牛们的美好时光。西面的山很高,有不少年轻的驴友正往了山顶上爬,刚才他们还在草地上搭锅做饭,一吃饱就跑散了。他们的领队说一般不鼓励年纪稍大的驴友登高山,因为强度比较大,据说上下山来回要二三个小时。

我们游完奇石林,从奇石林的西南方向下山,一路还算好走,走到山腰,遇见一帮从山顶西边下来的驴友,可能就是刚才登上西面山顶,从山后下来的。西侧有一座石壁成直立状的石山,非常适合攀岩,再往上走是一座土山,枯藤、杂树、芒草夹杂,需要低头猫腰而行,前面的驴友给我们留下字条路标,这样,我们就不用在刺蓬中钻来转去了。

上得山来,又是一片过头的芒草,走过这样的芒草地,最好戴上帽子、防面罩等,这样才不会被芒草或刺枝划伤,虽有小路,仍须谨慎行走,不时有小坑在路上。走到快下山坡的一片芒草地,驴友开心让大家停下脚步,先给我、小柱子、无心、飞燕,阿毛、黄老师等拍摄合影,又分一对对拍起照来。我也让着红衣的小柱子和飞燕摆拍了几张,芒草衬托着我们疲惫而快乐的身影,显得非常好看,走到这里穿越九龙嵅之行,算是接近尾声。

此次九龙嵅穿越之行,行程10.4公里,历时七个半小时,行走侯山古道,翻越四个石山坳,翻过五座石山,路过董家村古墓群,进入奇异石林,在山中平地的石狮边野炊,遇数十位驴友,拍欢乐合影,览怪石,赏红果,过芒草坡,远观临桂新区棺材山,再拍合影。从鲁山水泥厂后山下山履平地,顺利乘机场路边的公交车,各自安全返回。

ps:历史连接:

侯山是位于临桂县塔山行政村东北部与桂林市甲山街道办交界的一座石灰岩山峰。清代地理学名著《方舆纪要》云:“环桂诸峰,以侯山为最。”从前,人们习惯上将侯山西面的这一片村庄所处的区域称为侯山背。而侯山背古道则是穿越侯山隘的一条石板路。现存的侯山背古道南起于塔山行政村马埠江,经西镇头、楼里沿牛栏塘石山边过侯山隘口向北延伸至桂林长海机器厂附近,呈东南→西北走向,是民国以前桂(桂林)→灵(灵川县)→义(义宁县)→龙(龙胜县)商贸通道之一段,全程约3公里。其中临桂县境内长约2.5公里,侯山隘至长海机器厂附近约0.5公里。

徒步线路提供:户外情缘

领队:无心飞燕

XSGL/征稿

征稿内容:

不分照片类别,不分卡片单反;不分白富美还是高富帅,不管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是你得意的原创作品,我们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相信我们的平台一定会让你的作品得以最美丽的展示。当然我们更期待您把最有趣、最有味、最有范、最有爱的非原创作品推荐过来,欢迎赐稿!

声明一下:

优秀作品有机会获得在XSGL(行摄桂林)平台底端每日一图中展示。

投稿邮箱:xsguili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c/3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