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医治好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通草花,是由通脱木做成的,通草花型繁多,有牡丹、杜鹃、菊花等,大多为妇女头花之类的装饰物,民国后期也出现了以通草花为盆景的艺术创作。而通草花便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主人翁戴春富的绝艺。
通草花是采用的通草片材料,将通草的内茎趁湿时取出,截成一小段一小段,理直晒干,切成纸片状,纹理细软洁白,可塑性非常强。最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思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通草花,可以制成头饰、盆景或手工艺品。因为通草花保护得当的话,可以保留百年之久而不凋谢,于是通草花又叫不谢之花。
通草花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关于通草花的记载在五代十国,但那时通草花只是一种纯粹的工艺品,用来观赏。到了北宋时期,通草花作为头饰开始流传,最著名的便是苏轼写的《四花相似说》中对通草花的描述。
到了明朝,通草花继续流行。最盛行的时代莫过于清朝,清初,扬州作为通草花特产也曾轰动一时,花瓣立体,栩栩如生,惊艳绝伦,被称为“永不凋谢”,并且皇族的成为贡品。从嘉庆年开始,满清的后宫都逐渐插通草花为流行,民间也纷纷效仿达官贵人,开始往头上插通草花。
但到了民国时期,通草花渐渐衰落。由于战乱,女人不再适合在头上插通草花,她们更倾向于简单利落的装扮,便于拿枪,保家卫国。于是通草花渐渐没落,甚至绝艺。
通草花手艺人——戴春富
戴春富,年生,他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在当时是拉黄包车的,之后就做起了小生意,但戴春富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便跟着姐夫一起学通草花手艺。当时的姐夫钱宏才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通草花艺人,并且是在合作社工作,家里人觉得是公家的工作,于是戴春富便在家人的期盼下,进入了通草花手艺人的行列。
虽然钱宏才是戴春富的姐夫,但在教学上,对戴春富格外严厉,每朵花瓣都要求形状相同,不能有捏痕。甚至带着他们去观看花展,细致了解花朵的每一个构造。
每朵通草花制作起来格外不容易,要求非常严苛,很多人受不了离开了,但戴春富却格外喜欢这份工作,每天不到8点就起来到厂里制作通草花。
为了制作出更好的通草花,戴春富只要一有时间,便去观察四时花卉的生长规律,每朵花的各个时期的生长形态烂熟于心。并且每天反复地揉、捏,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但在之后,通草花也没有躲过悲惨的命运,被冠上封疆糟粕被禁止,逐渐销声匿迹。
通草花迎来新繁荣
直到改革开放后,通草花再次迎来了新境界。年,戴春富、钱宏才制作的两件大型通草紫藤花架在江苏工艺展览厅上进行展示,获得海内外赞誉。还被香港的《大公报》、《澳门日记》做了专题报道,马来西亚《南洋晚报》刊登了文章和照片。
年,戴春富再次在中南海紫光阁展示了《菊花》、《琼花》、《武松针》等大型盆栽作品,年,《琼花》、《菊花》等作品在江苏首届民间艺术节参展,年,他的作品还作为法国巴黎中法文化交流工艺美术精品展进行展出。
通草花与时代的融合
他也曾进行创新,认为通草花需要融入时代。
当时已经无人会做通草花,退休后的戴春福又被邀请过去继续工作,他首次将雕漆与通草花相结合,还把动态的事物融入到通草花中,创造出通草花鸟却粘毛记忆,赋予了扬州创痛工艺新的意义。
戴富春还与徒弟设计出了一系列头戴花,包括桃花、牡丹等多个品种,他们还将绒花和通草相结合,创作出现代感的胸针。
通草花面临失传
尽管通草花被人们所赞叹,但这门手艺仍然流传困难。
年5月,戴春富在新当选的工艺美术行业“省大师”中,破格跳过“省名人”,直接从“市大师”升级为“省大师”。相关部门希望通过此次破例,打破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保护这项技艺。
为什么通草花面临失传呢?首先通草花的制作非常不易,扬州通草花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做叶子、传枝干、栽装镜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成。每一步都需要制作者有足够的耐心,且稍一不注意就会出错。
为了制作出通草花,还需要观察花的各种形态,每种花的花瓣、根茎、叶子等的纹路、生长形态,这样制作出来的花才能栩栩如生。在制作过程中,要反复不停地捏、揉、剪,揉搓出花瓣的各种形状。并且在制作前,吸水不足,通草花一捏就碎,吸水太过,通草花一捏就扁,需要手艺人大量的经验才能制作出适合的通草花,格外考验人的意志。
对于通草花,一定要有耐心,得静得下心来,要持之以恒,还需要苦练,长年累月的积累下来,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通草花。
其次,通草花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把通草花手艺传承下去,戴春富也曾尝试过免费收徒,到大学授课。但来的人络绎不绝,坚持下来的却没有几个,唯有一个小姑娘坚持了四年。
戴春富经常去园中赏花,长期与花朝夕相伴,在戴富春看来,每朵花都是各不相同的,只有了解了花的形态,细节,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通草花。
现如今,戴春富已经在通草花这个行业做了60多年了,仍然每天坚持制作、传承、创新我们的传统手艺通草花。他退休20多年,手艺也没有停,他认为制作通草花能够锻炼身体,保持头脑清醒,心态也变得更年轻。
通草花制作成本高,耗工大,时间长,且仿制品较多,因此通草花的制作、流传、保护更不易,给通草花的销售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即使技艺不景气,戴春富也没有放弃,他把通草花融入时代和当下,对通草花进行创新,赋予了扬州通草花新的意义,也期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创意帮助到通草花。
他曾说过,作为传承人,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我也会毫无保留。他也殷切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知道并且愿意了解通草花这样的手工艺作品。
通草花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手工艺制品,如今却面临失传,当今仅有两人作为通草花的传承者。如今中国的好多传统工艺因无人继承都已成为绝艺,丧失在历史长河当中。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保护好我国的非文化物质遗产。
希望未来学校能够让学生多了解通草花等非遗产品,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大学开设扬州通草花手工技艺课程,让更多感兴趣的青年人加入通草花的传承中。也希望政府能够重视我们的通草花手工艺,进行补贴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