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m.39.net/news/a_5972929.html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市地产项目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
本工程位于********。工程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4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5㎡。
工程由2幢小高层及相关配套用房组成,其中1#楼11F,建筑高度37m,2#楼13F,建筑高度43m,标准层层高均为3.2m,架空层高度为4.5m,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防烈度6度,砌体施工控制等级B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场地内设有二层地下室,其中局部地下室为平战结合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人防地下车库。
质量目标:符合现行建设工程验收评定标准,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按规定进行工程质量备案。
工期目标:本工程合同工期为****个日历天,开工日期自年***月***8日,竣工备案日期为年****月***日。
工程安全标准:轻伤事故控制在3‰以内,重伤死亡事故频率为0,达到****市安全文明相关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7、《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8、本工程施工图纸
三、顶板加固原因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狭窄,地下室开挖施工后周边没有施工道路的位置,无法满足主楼主体阶段的材料进场、转运和堆放,影响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为了不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在地下室顶板浇筑后,将地下室顶板作为临时道路及相关材料堆场。考虑钢筋等运输车辆会超重,施工期间材料堆放荷载过大,需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固处理,特编制此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四、荷载概况及取值
地下室顶板厚度mm,顶板覆土厚度为1.2m(黏土自重18KN/m),计算得地下室顶板设计每平方荷载:21.6KN/㎡。设计承载力为21.6+10(活荷载)=31.6KN/㎡
根据施工图纸查得顶板活荷载最大为10KN/㎡,现场构件载重货车最重车辆为运输钢材的车辆,按80吨考虑、材料堆放最大荷载20kN/m2进行编制。
五、地下室顶板加固范围
地下室加固范围为:临时行车道路、钢筋加工场、钢筋堆场、施工电梯基础等部位。
临时行车道路宽度为mm,在临时行车道路两侧外mm范围内仍需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对道路范围用架管进行围挡,防止车辆进入非加固区域。道路转弯半径按8m考虑;构件堆场及半成品、成品材料堆场四周加固加宽m范围,尺寸6*9m。
六、地下室顶板加固支撑体系设计要求
临时施工道路加固方式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搭设方式进行加固。使用时间:地下室施工~装饰装修完工。地下室梁板下具体搭设参数见下表:
6.1、加固区域内支撑体系采用Φ48×3.0钢管、U型托(可调顶托)、50×70方木等材料。
6.2、支撑脚手架搭设间距:临时施工道路按立杆的纵距mm,横杆间距mm;
6.3、钢筋材料堆放区域按立杆的纵距mm,横杆间距mm;
6.4、纵向、横向设置离地不大于mm高的扫地杆,步距不大于mm。
6.5、立杆顶部设置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mm。
6.6、顶托内设置两根Φ48×3.0钢管做主楞,直接顶在结构板面上。
6.7、在支撑体系外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45°~60°。横向剪刀撑在纵向剪刀撑的与扫地杆节点处沿架体横向设置。
6.8、施工电梯、材料堆场等座落于地下室顶板上,加固方式同钢筋材料堆放区域加固方式。施工电梯基础采用地脚螺栓预埋在顶板施工电梯砼基础上,详见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方案。
6.9、临时施工道路穿越后浇带作法:由于地下室后浇带须在沉降稳定后封闭,故在前期使用临时施工道路时,须对后浇带进行处理。在(地下二层顶板和地下一层顶板)后浇带两边次梁(或次梁与主梁)范围内顺横向跨度方向布置槽钢。
6.10、加固区模板支设前,首先按临时道路进行定位放线,规划出需要加固的区域,道路两侧用钢管搭设栏杆,防止车辆开出未加固区域。
6.11、加固区承重脚手架为一独立体系,该部分脚手架在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后拆模完成后单独搭设,待上部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完工后再拆除。
七、支撑体系各种材料要求
7.1、立杆、横杆:钢管选用Ф48×3.0mm的焊接钢管,对进场的钢管必须进行检验,壁厚不符合要求,锈蚀严重,出现弯管,钢管上存在打孔等现象的钢管不予验收,清退出场。
7.2、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扣件要求在螺栓拧紧力矩不小于40N·m,且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对锈蚀严重的扣件不得验收使用在工程现场。
八、地下室顶板安全事项
8.1、临时施工道路作法:在地下室顶板砼浇筑28天左右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才能作临时施工道路。具体作法如下:
8.1.1、首先在地下室顶板上定位临时施工道路、道路半径、钢筋等材料堆放区域的位置。定位须与加固承重脚手架相对应。
8.1.2、临时施工道路形成后,在道路两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栏杆,临时栏杆高度1.5m,并采用红黑双间油漆,作为防止车辆驶出预定的道路的标志。
8.2、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限速5公里/小时,车辆限重80吨,行驶方向以文教路大门为主出入口。在入口处张挂限载牌,80T以上(包括自重)的载重汽车禁止入内。
8.3、临时施工道路安全管理由专业安全员负责。在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看守,着重注意车辆行驶速度及形驶在预定的道路上,同时随时对承重脚手架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定员定职,同时将检查结果做好记录。
8.4、钢筋卸料必须采用塔吊或小型的汽车吊进行吊装卸料,严禁将车内的钢筋直接一次性倾倒在地下室顶板上
8.5、材料堆放底部应设置垫木板(条)
8.6、钢筋圆盘码放高度不得超过2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