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百艺ldquo云看展rdquo

6

6月5日下午,一场创意精美且特色鲜明的长三角民间工艺精品展在苏州名城艺术馆开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传统工艺美术9大类别个品种件精选作品现场展出,吸引无数民间工艺爱好者和名家大师专程赶来欣赏。

百个工艺类别,百位代表性艺术家,百件代表性作品,共同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本次活动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民协和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联、苏州市广电总台等大力支持。

想感受一下百件工艺精品的魅力吗?我们将连续推出长三角民间工艺精品“云看展”,今天推出江苏篇——46件精美大师作品请你欣赏。

01牙雕

《百寿华诞》

牙雕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也是工艺美术品之一。作品选用猛犸牙作材料,以牙雕艺术为表现手段,精雕一百颗福光满满的寿桃。“我把党来比母亲”,满盘的寿桃为母亲做寿,庆贺党的百年寿诞。

02民族挂件香包

《我爱我的祖国》

民族挂件香包,是指有地方民俗特色,可挂在身上或作室内装饰物之用的民俗挂件。作品采用织锦缎面布料,运用多种剌绣针法和几十种色绣而成,整件作品喜庆吉祥,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中国色彩,象征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

03苏州传统国画颜料

《锦盒装精制传统中国画颜料》

作品以传统中国画颜料由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及金、银等为主要原料。经精心选择,精细磨漂,调以高级明胶,沉淀革脚,煮炼而成。此颜料历来为中外画家所喜爱和采用,使百年散装颜料走向高端礼品化层面。

04苏州折扇

苏州折扇,古称文人扇,怀袖雅物。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年苏扇(制扇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品灵动而不呆板。扇面配以单面全冷泥金,宜书宜画。

05漳缎

《湖色缠枝牡丹纹漳缎》

漳缎,属全真丝提花绒织物,其起绒技术源于福建漳州元代盛产的漳绒。作品根据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漳缎复制研究织造所成,由六种彩色经线起缎地绒花制成,图案以盛开的牡丹为主题,姿态优美,色彩富丽,呈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06扬州通草花

《独占秋光好》

扬州通草花是由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现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品运用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在传统基础的盆景和挂瓶之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元素,让通草更贴近年轻人。

07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

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是制作技艺是第一批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该作品为九串菱型八仙过海图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是传统手工技艺与美术绘画的结晶。

08金银丝镶嵌

《心经》

金银丝镶嵌,就是将金丝银丝镶嵌入器具表面,作品用银丝镶嵌而成。整件作品线条均匀、字迹秀美、一气呵成。

09宜兴紫砂

《天球瓶》

宜兴紫砂陶器,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作品选取黄龙山顶级原矿紫泥,精心手工制作而成。拥有山花烂漫般的泼墨画艺术视觉,釉彩天成,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

10仿真微缩建筑

《网师园殿春簃》

仿真微缩建筑,以苏州古典园林及明清时期苏州民居为蓝本,经过艺术构思、加工而成的红木雕刻类艺术品。作品选用上等老红木制作,将小院清幽的气息隐约透出,别有一番境界。

11麦秸画

《花团锦簇——郁金香》

麦秆画是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作品选用本色麦秸为原料,运用独创的加工方法和制作技艺制作而成,寓意“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和睦团结”。

12木板烙画

《骏马图》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等,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智慧勤劳的象征,作品以马为创作对象,代表着吉祥如意,马到功成!

13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

《蟠桃知了图》

苏州版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到明末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苏派版刻。作品运用了饾版水印的技法,再现桃花坞木版年画“水韵木味”的艺术特色,更显细致生动。

14檀香扇

《嫦娥奔月·倩女赏花》

檀香扇是苏扇主要品类之一,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作者采用传统拉花、烫花的技艺,生动地描绘了两面不同仕女婀娜多姿的形态,栩栩如生,为檀香扇的精品之作。

15常州梳篦

《百鹿成瑞图》

“常州留青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竹刻中属于皮雕,难度非常大。通过对薄如蝉翼的竹青进行全留、不留、少留、微留等刻工与红色竹肌的衬托,所呈现出来的明暗、浓淡来表现自然界的千态万物,被誉为常州三宝之一。

16苏作明式家具

《万字纹书桌和梳背椅》

明式家具,是由文人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家具,被称为“明式家具”又称“苏式”家具。作品选用三万余根纵横斜直的黄杨和紫檀短材,以榫卯衔接组成万字纹图案。

17苏州市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甪游记》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历史悠久,不断演变和改革而日臻完善,作品运用多种手工技艺,汲取传统水乡妇女服饰的元素,饱含着一种女性的热情和力量,表现水乡韵味和劳动人民的精神气概!

18戏剧服装

《武生褶子》

剧装戏剧制作技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是首批入选国家剧装戏剧制作技艺。作品以戏曲文化为灵感来源,通过对戏曲的研究和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来创作戏曲人物服装,象征人物的权势、富贵。

19罗

《蔓蔓英华》

罗,又称绞罗,专业名称叫做“纱罗组织”。作品采用缠枝葡萄纹,枝叶蔓延交转不断,硕果累累婉约多姿,飘逸而繁盛,优美而生动,寓意五谷丰登,具有生生不息之意。为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纹样之一。

左右滑动可查看图片

左右滑动可查看图片

20南京云锦

《绿水青山》

南京云锦,是流传至今仍没被机器取代的传统手工织造工艺。该作品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获得灵感,运用了金色作为背景,主图部分则以青色和绿色进行搭配,以此体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

21南通蓝印花布

《古色系列》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纺染工艺之一,作品以中国出土纺织品文物的图案为原型,运用断刀处理手法制作而成。系列作品中图案形式多样,可以适应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

22苏州灯彩

《万眼罗灯》

苏州灯彩史称“灯彩”,是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工美艺术。作品充溢着高风雅韵,洋溢着古韵今风,充分体现了苏州灯彩当代的技艺水平。

23镇江面塑

《蜀中五虎将》

面塑,又称面艺,可分为观赏性面塑和食用性面塑两种。作品根据《三国演义》中五虎将的人物描述创作而成。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

24彩绘木雕

《欢天喜地打连厢》

彩绘木雕发源于江南地区,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木雕形式之一。作品选用东南亚酸枝红木创作雕刻而成,体现了水乡人民以打连厢形式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25铜炉

《四象八方鼎》

“巧生炉”是当代中国铜炉精品,以古代器形为模板,具有原料珍贵、炼次繁多、炉呈宝光的特点。作品全炉由龙首炉盖、四象八面炉身、八方兽足台基底座以及四象神兽和鼎式炉内件构成,内含机巧,别具新意。

26紫铜雕塑工艺

《迎客韦陀》

铜雕始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工艺。作品经过金属冶炼、锻造、雕刻、镀金、磨光、上红等铜雕工艺而制作完成。整件作品造型威严粗犷、端庄沉稳之态,表现出坚实浑厚、富丽辉煌的质感。

27发绣

《嫦娥折桂图》

发绣是用人的头发代替丝线在绸、绢、麻等面料上刺绣而成的刺绣工艺品,也称为墨绣。作品取材于明代苏州画家唐寅同名画作,运用了滚针、旋针、缠针、施针、套镇、虚实针等多种针法来表现,通过发质的浓淡、粗细等来表现此画的质感和形体,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8树叶绘画

《拙政园》

树叶绘画巧妙利用叶子的形态各异的优美外形和自然茎脉纹理,将中国画传统的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绘于天然的树叶子上。这幅《拙政园》全景图,构图饱满,采用以吴门画派的精细风格为基础,把苏州拙政园的全景浓缩在一片叶子中,更具趣味。

29苏州御窑金砖

《御窑古法重制明清原味金砖》

苏州御窑金砖原料就地取材,有鲜明的地域特征。金砖烧制工序多达二十余道,环环紧扣,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遗名录。御窑金砖黛青光滑、古朴坚实,面平如镜,光可鉴人,敲击时有金属般的铿锵之声,被誉为“断之无孔、敲之有声”的上乘砖瓦。

30苏作抬凿錾刻

《青莲》

所谓“抬凿”,是指在金属(金、银、铜)薄皮反面抬,使正面凸起来,然后在正面凿,反复作业,使金属表面图案越来越清晰,浮出美丽的图案。錾刻是两种金属手工艺技法,“錾无锋”而“刻有锋”。作品将铜刻毛泽东诗词和青莲浮雕结合,辅以红木台屏装裱,充分体现苏州传统金属錾刻和抬凿技艺技法。

31苏绣

《锦绣河山》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图案秀丽、绣工细致、色彩清雅,每一件手工苏绣作品都是千针万线,独一无二,精致细节之处常常使用一根丝线的六十四分之一甚至一百二十八分之一来绣制。

32苏州核雕

《清奇古怪》

作品《清奇古怪》取材于苏州光福司徒庙中汉代司徒栽种的四株古柏,历经千年风吹雨淋雷劈电闪而不倒,乾隆帝亲御赐名“清奇古怪”。作者运用立体的雕刻手法,展现古柏顽强的生命力,坚强不屈的精神,也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不屈的气节。

33民族乐器二胡

《连绵永存“二胡”》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无论是拉弦、弹拔、吹管还是打击乐器,充分体现了苏州民族乐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此款二胡使用名贵木材黄花梨木,以方圆为主,配以万字回纹饰,寓意做人要有基本准则。

34南京绒花

《丝光星璨》

绒花是南京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唐代被列入皇室贡品。绒花寓意“荣华”,深受后宫佳丽的喜爱,民间用绒花来装饰的习俗也由来已久。绒花主要材料为蚕丝,作品从构思到完成用了近一年时间,通过不同技艺呈现出丰富渐变的梦幻效果。

35仿真船模

《南湖红船》

苏州仿真木船的制作以苏州船为蓝本,造型有春秋战船、枫桥夜泊船、郑和宝船等。作者制作《南湖红船》船模,依据原船模样按1:15的比例制作,选用相同的柏树和老黄榉木材分别制作船身的船橹、篙、舵。为了制作好船篷,还特地请竹编艺人帮助编制。

36常州留青竹刻

《雅艳迎秋》

“常州留青竹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竹刻中属于皮雕,难度非常大。通过对薄如蝉翼的竹青进行全留、不留、少留、微留等刻工与红色竹肌的衬托,所呈现出来的明暗、浓淡来表现自然界的千态万物,被誉为常州三宝之一。

37盘扣

《紫藤花开》

盘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用布条盘织成各种花样,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是一门中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作者尝试通过盘扣技艺展现盛放中的紫藤花的倩影,以缎面材料为主,运用传统硬盘工艺,模仿枝干藤条,叠加创新的花式镶嵌技术,进一步丰富作品的颜色和饱满度。

38玉雕

《吹箫引凤》

玉雕有其特殊的技艺,“琢”和“磨”是玉器加工的基本工艺手段。作品《吹箫引凤》采用一件难得的和田籽玉,肉质细腻,运用和田籽料玉的巧色来互相衬托,雕刻之处细致入微,没有雕刻的部分大面积留白,以彰显玉质之美,是简约玉雕手法的一种新的尝试。

39苏派鸟笼

《苏州四纪》

鸟笼有“北派”和“南派”之分,苏派鸟笼为“南派”代表,因其为方形,又称“官印笼”。作品以苏州四大名园对应四季花卉,以国画形式设计起稿,通过对竹皮的切边、铲底、分层等雕刻处理,呈现出独特的画面层次和虚实效果。

40蟋蟀盆

《姑苏寒山寺》

蟋蟀盆,古称“促织盆”,是一种畜养蟋蟀的容器,此盆用泥为陆慕澄泥制作,表面光洁,形制简练,造型以莲心放扬之意,代表生命自然生辉、青春常在。整件作品取材于寒山寺胜景和《枫桥夜泊》诗组合,简练古拙、雕刻精良。

41绢宫扇

苏州的制扇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种繁多。苏扇分为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其中绢宫扇又称团扇。作品选用吴中的水仙、玉兰、紫藤花为元素,不施笔墨,采用微透真丝材质,佐以雕刻、镶嵌、宝石、细金等工艺,取春季一景入画,别有趣味。

42皮雕工艺

《千里江山》

皮雕工艺,注重雕工之美,以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刻划、敲击、推拉、挤压,从事创作,以制作出各种表情、深浅、远近等效果。《千里江山》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结合中国传统的皮雕工艺,再经过手工绘色组装成包。

43扬州漆器

《荷趣》脱胎雕漆笔洗

早在两千年前,扬州漆器就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当代的扬州漆器品种繁多,有“雕漆嵌玉”、“平磨螺甸”等,《荷趣》脱胎雕漆笔洗采用传统麻布脱胎工艺,胎体表面选用扬州传统漆器雕漆工艺,经过雕刻打磨抛光完成。画面丰富有趣,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房用器。

44羽毛画

《秋意浓》

羽毛画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表现手段,采用平贴、浮雕贴、立体贴等工艺手法拼贴制作的图画。作品灵感来源于秋天乡村杨树林道路的美景,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映照。

45澄泥石雕

《江南编织》系列

澄泥石是非常珍贵的砚料,贮水不易干涸,发墨快而不损笔,有鳝鱼黄、虾头红、蟹壳青等名品,苏州澄泥石雕深受苏州文人群体影响,以简约雅致的造型和精美文雅的画面取胜。作品技艺精湛,寄托了作者对江南农家生活甜蜜而温暖的记忆。

46苏州缂丝

《百鹤飞过》

缂丝,又称“刻丝”,生丝为经,熟丝为纬,用不同的小梭子来回穿梭,形成“通经断纬”的独特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百鹤飞过》》以技为源、以美为体、以史为魂,织造绘制了一部微型党史。

(以上展览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j/6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