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姥姥家的菜园子里,摘丝瓜绝对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女儿拿着剪刀,几下就可以摘好多,多的小菜筐都装不下。
女儿第一次回姥姥家时,看到架子上开着黄花的嫩丝瓜,激动地说“爸爸,姥姥家的黄瓜长得好大呀!”后来看到爬到树上,悬挂着的丝瓜说,“姥姥家的黄瓜真厉害,还会爬树。”
那时还小,现在已经分清黄瓜和丝瓜了。
每次暑假回姥姥家,丝瓜炒鸡蛋、鸡蛋丝瓜汤、辣椒炒丝瓜是必吃的菜。不知是不是在妈妈肚子里时,跟外婆经常给妈妈做辣椒炒丝瓜有关。
夏日的菜园子里,丝瓜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翠绿的丝瓜,从长长的藤蔓上垂挂下来,顶着一朵小黄花,很是惹人喜爱。关键是,丝瓜应该算是最好种和最好养的菜之一了吧。在地头,篱笆墙边上,挖个坑,丢俩籽,再浇一瓢水,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大旱或大涝,放手让它长就行了。不久就会爬满篱笆墙,如果旁边有树的话,会一直往上爬。然后开花,结果,慢慢长大。
儿子羡慕和感兴趣的是丝瓜爬树的能力。问题问个不停:丝瓜是怎么爬到树上去的?为什么要往上爬?它不怕高吗?它不怕晒吗?它爬那么高是要看风景吗?它爬那么高它的丝瓜宝宝不担心吗?……
无法回答。是呀,丝瓜为什么要一直往上爬呀?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一颗柿子树,有四米多高,有株丝瓜就能爬这么高。结果是冬天了,还有几个干枯的丝瓜在风中摇曳。
虽然不晓得它为什么爬这么高,不过丝瓜绝对是夏日的美味。
炎炎夏日,来一盘蒜蓉清炒丝瓜,再来一盘酸辣凉拌丝瓜须。来一个刚出锅的热馒头,一碗稀饭。粗茶淡饭中,亦得生活清净安宁之趣。
蒜蓉炒丝瓜,想必大家都吃过,也基本上都会做,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凉拌丝瓜须就不是所有人都吃过了。这应该算得上一盘比较奢侈的菜了。在超市里很少能买到新鲜的丝瓜须。而即使在老家菜园子里,如果只种一两株丝瓜的话,想搜集够一盘菜的也是相当困难。还好,外婆家的菜园子边,院墙边还是种了不少。新鲜的丝瓜须,洗净之后,在开水里稍微焯熟,再在凉水里冰一下。调入捣好的蒜泥,切一个小米辣,再调入香醋、生抽、盐和一丢丢白糖,最后,再滴几滴芝麻香油,就可以了。脆中带鲜,辣中有酸,酸里透甜,夹在馒头里或就着稀饭,都是清爽的美味。
丝瓜鸡蛋汤,鱼头丝瓜汤,都是比较美味的汤品。清淡、清香、清亮。
尤其是鱼头丝瓜汤,在老家,那是月子食谱中必备的。丝瓜一根,最好是细长的那种,削皮,滚刀切块。鱼头一个或鲫鱼一条,油中稍微煎一下,放入锅中。再放入通草三四克,老姜两片。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汤成奶白色,白中透绿。让人颇有食欲。此汤有通乳和消肿利尿的功效。适合生完宝宝之后需要去水肿且增加乳汁的新妈妈。
当然,丝瓜全身都是宝。丝瓜长老之后,冬天的时候,摘下来,挂在屋檐下。要用的时候,去皮,倒出里面的丝瓜籽,就成了丝瓜络。丝瓜络用来做刷锅洗碗的炊具,绝对是绿色健康。
此外,丝瓜络本身也是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言: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治诸血病。至于有没有这些功效,我没有研究过。不过有新妈妈过月子时堵奶了,在老家村里人则多会切段丝瓜络,再放两颗蒲公英、通草,一起煮水喝,颇有成效。
大自然自有其妙处。万物也自有其性灵。
正如丝瓜的美味与丝瓜络的妙用。
还有丝瓜为什么一直往上爬的不解之惑。
好玩,有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