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已经成为共识。
但是也存在夸大中医疗效的现象,比如一些老中医要求病人停用所有西药,仅仅只服用中药。
不可否认,这些人中医功底扎实,确实治愈了某些肾病,但是也有许多疗效并不好,病情长久没有控制,因此正确认识中药的地位特别重要。
那么中医中药在肾病中能起哪些作用昵?
西医如何治疗肾病首先我们来看西医是怎样治疗肾病的,西医治疗分几个方面:
1、调节免疫:因为肾病存在免疫紊乱,所以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去抑制免疫,减少免疫紊乱对肾脏的伤害。
2、抗凝:肾病存在高凝状态,高凝影响肾病的恢复,所以需要抗凝。
3、免疫抑制:如果激素耐药或者减量就复发,就选择所谓二线药,如FK、MMF、CTX、雷公藤等,其实也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协同激素进行免疫抑制。
4、预防和治疗感染:感染是肾病发病、复发甚至是耐药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肾病孩子很容易感染,所以经常要用到抗感染治疗和提高免疫力药物,如脾胺肽、匹多莫德和、胸腺肽和转移因子等。
中医如何治疗肾病中医如何治疗肾病呢?中医认为肾病的发病基于内在阳气不足和外在邪气侵犯,阳气可以治水,收摄人体的精微物质(如蛋白)而不漏出到尿液。
肾病的阳气不足具体就是肺脾肾三脏阳气虚损,是一种先天的虚损,所以肾病的发病年龄都很小,在外在邪气,如感冒等的作用下就发病了,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阳气不足会导致风邪、血瘀和湿热,使肾病难治。
那么中医治疗肾病也是分几个方面:
1、调节人体的阳气:主要是补气中药,如黄芪、参类、白术、山药、扁豆、莲子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些中药对人体的免疫有双相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免疫紊乱,减少免疫损伤,与激素单纯的免疫抑制相比,还可以提高某些免疫环节,减少外感的发生。
黄芪白术2、治疗湿热:湿热伴随肾病自始至终,特别是用了激素和补气中药的孩子,湿热非常复杂,治疗起来特别难,现代研究证实湿热可能是一种感染和炎症状态,常用的去湿热的药包括薏苡仁,滑石,山栀子,黄柏,黄芩,黄连等。
薏苡仁黄柏3、活血祛瘀:血瘀会影响脏腑经络气血的通行,所以需要祛瘀药物同时应用,常用的包括丹参、三七、桃仁、红花、丹皮、赤芍等。现代医学也认为这些药物具有抗凝作用。
丹参三七中医治疗肾病和西医治疗肾病,虽然理论不同,但是确实有共同的地方,比如都有调节免疫方面,都有抗凝方面,都有预防治疗感染方面。
理论上中医应该能达到和高于西医疗效,但是实际上,由于药材来源不同,煎煮和服用方法不同,更重要的是医生经验的差别,使中药的疗效难于保障,疗效不稳定。
肾病应该如何治疗1、一般治疗
肾病的治疗,其实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一般治疗,主要是饮食、休息、环境调节等,其中饮食的配合非常重要,近来西医也越来越重视饮食调节,但是由于偏重于营养搭配,往往忽略了食物的性味。
比如西医认为孩子应该多吃优质蛋白,如鸡,但中医认为鸡会加重湿热和风邪,如果孩子阴虚、湿热和感冒状态下,吃鸡容易引起肾病的复发,所以饮食方面的调护应该结合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来指导。
2、药物治疗
肾病的药物治疗,应该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但大量激素期间,应该用中药去减低激素的副作用,如过分兴奋,胃口亢进,出汗太多。
如果属于激素耐药或者激素依赖,不要急于去用二线药物,可以在激素治疗的同时,尝试中药治疗,中药通过补气和去湿热,可能会加强激素的治疗作用,使有些病人可以避免上二线药。
值得注意的是,肾病孩子在配合中药治疗后,激素顺利减量,一些家长就认为肾病就不会反复了,他们不理解为何加了中药后,肾病还会反复,有时激素还会加到足量。
其实无论用激素也好,中药也好,二线药也好,都是控制肾病蛋白尿的一种方法,肾病本身并没有痊愈,既然没有痊愈,就有复发的可能,如一次严重的感染,或者中药太热气或者太寒凉,都会引起肾病的复发,需要增加激素的量或者加减中药方子,再重新控制蛋白尿。
我在临床中体会,相当一部分复发可以通过调整中药,重新获得缓解,但是有些复发相当迅速的,还是需要暂时加激素来控制,在调整中药后,中药一般需要3-7左右才能发挥作用,这时激素会很快减量。所以不必要太担心。
医生
黄清明主任医师
内科
简介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先后从师著名小儿肾病学家陈述枚教授和中医肾病学家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广东省儿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小儿肾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从事儿科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近30年。
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小儿急危重疾病及小儿常见病,尤其擅治小儿肾脏病,如小儿肾病、急性肾炎、lgA肾病、遗尿等以及其他儿科常见病,如咳嗽、哮喘、肺炎、腹泻、胃肠炎等,对各种肾小球类、肾病综合征及遗尿症的诊治有丰富地经验,并掌握小儿肾活检术及小儿腹膜透析技术。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视频看诊
周六下午(医馆面诊/视频问诊)固生堂广州海珠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