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89939.html
古时候,京城郊外有座道观,据说每天首个进香者,就会达成所愿。有个太监特意起早去进香,却都被一女子捷足先登。可那女子来去无影,让他很是疑惑。于是,让人四处寻她。但令人奇怪的是,那女子居然从未到过道观。
在京城的崇文门外,有个花儿市,那里的百姓大多以通草为原材料,制作装饰花为生。其中有个姑娘叫巧姑,更是制作通草花的能手。
最近,巧姑总是闷闷不乐,唉声叹气,就连做花时也心不在焉。邻居的林大婶就问她为何叹气?
巧妇难过地说,她父亲的脚疾越来越严重了,已经都无法下地行走了。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
巧姑自小丧母,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可半年前父亲陈年的腿疾越发严重了。她请了附近的郎中瞧了,郎中却说已病到骨髓,无药可救。
林大婶上前替巧姑擦了擦泪,对她说道,城郊有座丫环山上有座道观,里面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据说向她进香叩拜,就会心想事成,尤其是每天第一个进香的人最为灵验。
巧姑听到这话,忙问林大娘,从家到丫环山需要多少路?
林大婶说,那可不近,要50多里路呢。
巧姑暗暗算了下,一里路要走步,50多里地就要走20步。
于是,巧姑快天明时便起身,朝着丫环山方向,在院子里摆上香炉,燃起三支香,绕院子走20步,然后再把香放进香炉里,就这样天天如此。
皇宫里有个姓王的太监,他伺候的贵妃最近身体不适,他听闻了丫环山的第一柱香很灵验。他就私底下和观主商量好,每天他来进第一柱香,给贵妃祈福。
可等王太监来到大殿,却发现香炉里早已插好了三支香。而明明观门紧闭,没人进来过。
王太监很是奇怪,他吩咐观主多加看守观门,明天他还会再来。
第二天,王太监故意提早了些来到道观,可等他走进大殿,却看见有个妙龄女子正背对着他朝碧霞元君叩拜。但等他走近想细瞧,那女子居然凭空消失了。
王太监和观主都瞧见这一幕,都大吃一惊,可找遍整座道馆,都不见那女子踪影。
第三日,王太监依旧来到寺庙,这次他随身带着一个会画画的小太监。他们轻手轻脚地来到大殿外,透过门缝,里面果真有个和昨天一样穿着的女子,跪拜在大殿里。
等王太监推门进去,这女子听到声响,回头一望,又当即消失得无影无踪。王太监让小太监画下那女子的样貌。让人拿着画像四处寻找。
当太监派去的人拿着画像,来到花儿市打听,林大婶看到画像说,这不正是巧姑吗?来人便让她领着去找巧姑。正在制作通草花的巧姑,莫名其妙地被叫去见王太监。
王太监见到巧姑,果然和画像的分毫不差,就询问她为何半夜三更出现在丫环山的道观里。
巧姑一头雾水,说她父亲病重,她都几个月不出远门了,别说五十里外,就是十里地的地方也不曾去过。只是每天在快鸡鸣时分,在自己院子里燃香祷告。一旁的林大婶也说,最近的确很久都未见巧姑出过远门。
可巧姑出现在大殿里,不是王太监一人所见,就连观主和画画的小太监也瞧见了。难道是神仙显灵?
王太监素来很笃信神仙,巧姑能在五十里之外的道馆现身,而且又被自己瞧见,冥冥之中一定是神仙指引和点化,必是他与巧姑有缘。
王太监见巧姑所行都出于行孝,自己又无儿无女,当即就把巧姑认作了义女,同时他请来京城的名医,为巧姑的父亲诊治腿疾。名医医术精湛,没多久,巧姑的父亲就能下地行走,正常走路了。
巧姑对王太监感激不已,之后还嫁给了王太监经商的侄儿,自此过起了富足的生活。等王太监年事已高,告老还乡时,夫妻二人把他接回家中,为他养老送终。
这个故事改写自《子不语》中的《孝女》,农家女巧姑的父亲病重,她听邻居说,去丫环山道观烧头香祈福,就能达成所愿。但路途遥远,巧姑无法前往,只好在家里院子朝着丫环山的方向进香祈福。没想到,来丫环山进香的王太监,居然在大殿里瞧见巧姑的身影。让他很是惊奇,经过查找,他找到巧姑,感念她孝心可嘉,认她为义女,帮她父亲治病。
百善孝为先,巧姑的孝心感动天地,才使得巧姑人在家中,身影却出现在五十里之外的大殿。虽然这样的故事情节有些离奇,但巧姑对父亲的一片孝心,非常感人。最终让巧姑父亲获得康复的,不仅仅是王太监仗义相助,更是巧姑的拳拳孝心。
孔子曾说,“人之行,莫大于孝。”意思就是说,在人类的行为当中,没有比孝顺自己的父母更为重大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好好去报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