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画带你ldquo穿越rdquo

北京皮肤科诚信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12100.html

在电视剧和小说中,穿越的方式有很多种。

不慎落水、掉入古井、遭雷劈、

意外打开传家宝的封印、被陨石砸中……

当然,这些都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广州文化公园文荟馆,

你却可以找到另一种“穿越”的方式。

那就是透过通草画,

看看年前的广州是什么样子……

广州文化公园、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办的《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印象——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馆藏通草画展览》今天开展啦!在文化公园文荟馆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大手笔”拿出了幅馆藏通草画的精美图片,向市民展现一幕幕清代广州的历史人文风情画卷,带你体验一番“清代广州之旅”!通草画:别样方式记录广州历史

有着“清代广州明信片”之称的通草画,在十八至十九世纪可以说是大受西洋商人的追捧。

彼时,“一口通商”使广州成为中国唯一与欧美国家贸易的城市,也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前沿地之一。在摄影技术尚未流行的年代,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广州得到了融合,在绘画领域逐渐催生了包括通草画在内的外销画画种。体积小、价格便宜的通草画,题材涵盖了清代社会生活和市井风情,如同一张张明信片,成为当时西方社会了解中国、了解广州的主要媒介。

作为清代西洋商人最爱的“明信片”,通草画画了什么呢?本次展出的幅仿制件中,题材涵盖了港口风光、船舶、社会习俗、人物形象、动植物、戏曲、刑罚以及丝绸、茶叶生产等,生动展示了十九世纪广州社会的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草水彩祝寿图册(仿制作),向外国人介绍了中国的祝寿礼仪。

通过人物形象图,当时的外国人可以了解到清代从皇帝皇后、文武百官到黎民百姓的生活情景。通过社会习俗及市井生活图,他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民俗、市井百态、手艺人职业。通过戏曲故事图,他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独有的戏曲文化。总之,他们喜欢什么,就委托广州本地的画匠画什么,然后把这些通草外销画带到世界各地,带给他们的家人、朋友。

港口风光类通草画描绘主要内容包括澳门、虎门、黄埔、十三行商馆区等,一般是成套制作。

所以,你在这个展览中看到的旧广州,不仅是画匠眼中的广州,还是外国人眼中的广州。这是真实的清代广州城的繁华商贸景象,是一幅幅韵味十足的清代广州城市风情图卷。

通草画还有节日贺卡题材,内容多使用“广州英语”,幽默生动,令人捧腹。市民游客也能当一回通草画画匠

有意思的是,今天主办方不仅把通草画的原料——通草纸和通草本尊搬到了现场,还邀请了广中路小学的师生和现场市民群众一起,画!通!草!画!

在广中路小学老师的指导下,市民游客用真实的通草纸作画,临摹、填色、涂鸦,过了一把通草画画师的瘾。广中路小学的学生们画得更是得心应手,该校大队辅导员叶向荣告诉小e,孩子们从一年级起就开始接触通草画,从通草的知识,到通草画的临摹、创作,统统都要学。现场也展出了他们临摹或创作的通草画作品。

学生通草画作品

小e在现场看到,受到十三行博物馆粉丝喜爱的讲解员“十三妹”也体验了一把临摹通草画的感觉。她分享了体验感受:“画上去触感有些脆脆的,感觉很容易碎。”看来要画好一幅通草画还真的不容易呢。

如果你错过今天的体验也不要紧,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文荟馆的桌椅笔墨通草纸会再次备好,等你来体验一把通草画画匠的感觉,看看清代广州在西方人眼里为什么如此有魅力。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展览现场还有抽奖活动,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限量版博物馆精美明信片一套!先到先得,不容错过!

“19世纪西方人的中国印象”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馆藏通草画图片展

展览时间:4月24日至5月24日,9:00-17:00

“画通草”体验活动:5月18日上午

地点:广州文化公园文荟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y/6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