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个体化治疗方案 http://m.39.net/pf/a_6185628.html摘 要:从百回本《西游记》文本表现出来的大量明代信息来看,《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西游记》中的许多职务名称都是明代所始置,《西游记》中的许多宫殿名和城门名都是明代所始有,《西游记》中的许多办事机构都是明代所始设,《西游记》还化用了朱元璋的一首诗,并大量引用了明代《增广贤文》中的许多名句。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丰富的明代信息,都足以证明《西游记》作者应该是明代人,吴承恩仍然是《西游记》最可能的作者。关键词:《西游记》;作者;时代;新证据作者简介:李洪武(-),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写作理论、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自百回本《西游记》问世以来,其作者就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是元代的丘处机,有人认为是明代的吴承恩,且双方都举出了大量论据。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是丘处机的说法,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一个故事,从作品表露出的明代信息的角度进行了反驳。“吴云岩家扶乩,其仙自云丘长春(丘处机)。一客问曰:‘《西游记》果仙师所作,以演金丹奥旨乎?’批曰:‘然。’又问:‘仙师书作于元初,其中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皆同明制,何也?’乩忽不动。再问之,不复答。知已词穷而遁矣。”[1]其实,《西游记》所表露出的明代信息,远远不止这些。唐僧师徒取经历经十余国,既有行政区划方面的国州府郡县庄,又有建筑方面的宫殿寺庙亭观,还有大量的异域风情。作者在描述这些对象的同时,也透露了大量的时代信息。下面把《西游记》所表露出的更多的明代信息,加以整理和阐述如下,以期对《西游记》作者进行考证提供更加新颖的资料。
一
《西游记》中的许多职务名称都是明代所始置(一)“里长”是明代才有的职务名称《西游记》第二十一回,护法伽蓝点化了一座庄院,让悟空、八戒、沙僧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八戒发现庄院不见了,说:“(他们)想是躲门户的,恐怕里长晓得,却就连夜搬了。”[2]“里长”是中国明代的一种职务名称,明以前称“里正”。春秋时的“里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隋朝在畿外设“里正”,唐朝以百户为里,设“里正”一人,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杜甫《兵车行》有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宋设“里正”“户长”“乡书手”共同督税,明朝时才把“里正”改名“里长”。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二)“总兵”是明代才有的官职名称《西游记》第八十四回,写一伙贼人抬着抢来的箱子,杀了守门的军士夺门而去,惊动了六街三市,“各铺上火甲人夫,都报与巡城总兵、东城兵马司。”[2]“东城兵马司”已如《阅微草堂笔记》所言是明朝所置,而“总兵”也是明朝所始置。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事毕缴还,以后渐渐成为常驻武官。(三)“驿丞”“司狱”也是明代才有的职务名称作品第九十四回,孙悟空要去皇宫打探师父的情况,临行前他嘱咐八戒和沙僧:“你两个只在此,切莫出头,但驿丞问甚么事情,且含糊答应,莫与我说话,我保师父去也。”[2]“驿丞”是明朝才出现的职务名称。明朝时许多州县设有驿站,站内设“驿丞”,掌管站内仪仗、车马、邮传、迎送之事,其品级就像孙悟空的“弼马温”一样,没有品级,为“未入流”。如明代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贬我为口外边城典史,又被当道不容,改为广西宜山驿丞。”《西游记》第九十七回,唐僧师徒被寇员外的妻子穿针儿诬告,被抓进监狱。悟空怕师父挨打,把师父那件“价值千金”的锦斓袈裟送给了禁子们,“众皆争看,又惊动本司狱官。”[2]“司狱”是中国明代才开始有的职务名称,主管提拿控管狱囚。明朝时期,司狱官品迭有变更,一般来说,在京城负责留守节镇的司狱为正八品,地方司狱为正九品。明朝时,福建出了三个清廉仁爱的司狱,孙一谦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做南京司狱时,对囚犯很有恩德,从不谋利。明朝律例,重犯每天一升米,但常被狱卒克扣,犯人经常吃不饱甚至没饭吃。狱卒把新犯人赶到脏湿地方住,交钱后才让住干地方。孙一谦得知后,严禁一切不法行为。他亲设一杆秤,每天在卯、巳两个时辰,按名单用秤称足粮米,做熟后依次分给囚犯吃,囚犯们都吃得很均匀。他还时常查看囚犯的衣服,破了就给洗刷修补,狱卒不敢要一文钱。后孙一谦为做南京“司狱”三年期满,转任灵山吏目。《西游记》这个“司狱”也有孙一谦的影子,他听禁子们在外面闹嚷,忙出来查看是何情况,他听禁子们要瓜分唐僧的袈裟,说:“这和尚不是强盗,切莫动他衣物,待明日太爷再审,方知端的。”[2]众禁子听说,把包袱“交与狱官收讫”。二
《西游记》中许多宫殿和城门名都是明代始有(一)“华盖殿”是明代才有的宫殿名《西游记》第二十九回,介绍了宝象国许多宫殿。“九重的高阁如殿宇,万丈的层台似锦标。也有那太极殿、华盖殿、烧香殿、观文殿、宣政殿、延英殿,一殿殿的玉陛金阶,摆列着文冠武弁。”[2]烧香殿、观文殿、宣政殿、延英殿,是汉唐时长安城的宫殿,而华盖殿则是明朱元璋任吴王时(吴元年年)所建,是明代南京紫禁城诸殿之一。华盖殿也是明北京紫禁城诸殿之一,永乐十八年仿南京宫室制建,即今故宫的中和殿。华盖殿在永乐十九年毁于火,正统六年重建,嘉靖三十六年又毁于火,四十一年重建,改称中极殿。(二)“后宰门”“正阳门”是明代才有的宫门名《西游记》中乌鸡国的都北门和李世民的皇宫北门都叫“后宰门”。作品第十回,泾河龙王的鬼魂来骚扰李世民,“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2]48李世民的皇宫北门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后宰门”是明朝正德年间(—)才有的名称,原叫“厚载门”,因正德皇帝叫朱厚照而讳改。“后宰门”只见于南京和北京两地,南京“厚载门”即今之“后宰门”。“后宰门”名称在南京民间一直流传至今。《西游记》第三十七回乌鸡国都南门“正阳门”,也是明朝才有的宫门名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永乐十七年(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向南移建m,把原来北京城墙正中的“丽正门”迁建到今“正阳门”的位置,仍称为“丽正门”,正统元年(年)改称“正阳门”。
三
《西游记》中的许多办事机构都是明代所始设
(一)灭法国的“五府六部”是朱元璋所设置《西游记》第八十四回,“(孙悟空)将金箍棒取在手中,掂一掂,幌一幌,叫声宝贝,变!即变做千百口剃头刀儿。他拿一把,吩咐小行者各拿一把,都去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里剃头。”[2]“五府”是指明代的“五军都督府”,即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也叫“五军府”;“六部”是指明代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明太祖朱元璋上台后,废除了丞相,把中央集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每部设尚书一人,尚书之下设左右侍郎、郎中、主事等。朱元璋曰:“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3](二)“钦天监”是明代才有的机构名称《西游记》第九十三回,舍卫国国王强迫唐僧与“女儿”结婚,“宣钦天监正台官选择日期。”[2]“钦天监”是明朝才有的机构名称,掌管观测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等事务。中国历代都设有司天监一类的机构,只是名称不同。周朝有“太史”,秦汉有“太史令”,隋代有“太史监”,唐代有“太史局”,五代宋元称“司天监”。明初也称“司天监”,明洪武三年(年)把“司天监”改称“钦天监”。明代的“钦天监”在北京和南京都建有观象台,台上备有浑天仪、简仪及其它设备。“钦天监”设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察天文、定历数、婚姻及占候等事。(三)“教坊司”是明代才有的机构名称《西游记》第九十四回,国王要把“女儿”嫁给唐僧,“吩咐仪制司领三位贤亲去会同馆少坐,着光禄寺安排三席素宴去彼奉陪,两处俱着教坊司奏乐。”[2]这里的“仪制司”“会同馆”“光禄寺”“教坊司”等名称,都是明代始有。“教坊司”是明代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其名字是由明以前的“教坊”而来。它始建于唐代,名为“教坊”,归太常寺管理,白居易的《琵琶行》说:“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北宋在汴京设置“教坊”,分为四部。辽、金亦仿汉人之制设“教坊”,以供宴乐演出之用。元代在大都设“教坊”,掌管及训练艺人演出音乐及戏剧。明代把“教坊”改为“教坊司”,洪武年间在南京设立“教坊司”,隶属礼部,主管乐舞和戏曲,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教坊司”有众多乐师和多种历代相传的乐器,蔚为大观。(四)玉华王府的下设机构也是明代所始有《西游记》第八十八回,唐僧师徒取经到了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2]。玉华王府的这些办事机构,也是明朝所特有的,《明史·职官志四》载:“(王府)设长史司,辖审理所,典膳所……。”[4]《西游记》中对玉华王府机构的介绍,被学界认为是吴承恩对荆王府办事机构的实录,许多学者都把这一点当成《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重要证据。四
《西游记》化用了朱元璋的一首诗
《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妖精深夜把唐僧摄去,三个徒弟打算天亮后再去寻找师父,“兄弟们思思想想,那曾得睡,恨不得‘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2]。“点头唤出扶桑日,一口吹散满天星”是化自朱元璋的一首诗。朱元璋《金鸡报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二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5]这首诗前面两句极其没文化,后面两句一转,气势立刻不同。
五
《西游记》大量引用了《增广贤文》中许多原句《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编写的一本书,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它集结了各种格言、谚语。《西游记》作者原文引用了《增广贤文》中的名句至少50处,足以证明这本书对作者的影响之深刻。下面略举几例。“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在家由父,出家从夫”“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不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总之,《西游记》中表露了大量的明代信息,足以证明《西游记》作者不会是元代人,而应是明代人,否则,就很难解释作者在时间上的这种穿越现象。从作品出现的大量明代信息这个角度来看,明代人吴承恩仍然是《西游记》最可能的作者。原载: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31-33
参考文献
[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吴承恩.西游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
[3]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4]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5]浅水.妙趣横生的打油诗[N].绍兴晚报,-11-07(23).
wode
编辑整理
西游记学刊
文章来源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
征稿邮箱
xkzg
xiyoujiwenhua.org.cn征稿邮箱
xiyoujixuekan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