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这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可以帮助我们起到补充的养生作用,可以很好的治疗非常多的疾病,但是服用炙甘草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禁忌,这是我们需要小心的,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服用炙甘草要小心的情况有哪些。
首先我们在服用炙甘草的时候要小心,炙甘草不要多服、久服或当甜味剂嚼食(尤其是儿童),如果我们长期大量的去服用炙甘草,那么就会使血钠升高,钾排出增多,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症,出现浮肿、软瘫等临床表现。炙甘草若久服还可能引起低血钙,出现钙性抽搐等症状,导致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这样对我们的健康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同时由于炙甘草对肾阴虚与肾阳虚无明显作用,故在补血、补阴、补阳的方剂中往往少用或不用。治疗气滞不畅、升降失调、气郁的方剂多不用炙甘草。因炙甘草主泻气分火热,用于治疗血热的凉血止血剂中不用炙甘草,如果我们服用了,那么反而会导致健康受到影响,是不利于我们健康的。
实际上炙甘草不宜与利血平、降压灵、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并用。因炙甘草能引起高血压及发生低血钾,与利血平等降压药相拮抗,这样不仅导致药效没有办法发挥出来,还会因此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而且服用炙甘草还会有一些搭配的禁忌,炙甘草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易中毒。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这几味中药,不可与这些中药同服。对炙甘草片成份过敏者禁用,这样就容易导致中毒过敏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健康。
灸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该书中说:“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本方治疗心律不齐等心脏疾患疗效确实,屡试不爽。一般服用20~30剂,可收良效。
药用:炙甘草、生地、党参各15克,阿胶、桂枝、麦冬、麻仁各10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提醒:服用须咨询当地中医师,根据体质辩证用药!勿私自服用!
饮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2~10g。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回复关键字获取往期文章:
一枝黄花
丁公藤
丁香
人工牛黄
人参
八角茴香
人参叶
儿茶
九里香
九香虫
刀豆
三七
三白草
三棱
三颗针
干姜
炮姜
干漆
土木香
土贝母
土荆皮
土茯苓
土鳖虫
大叶紫珠
大血藤
大豆黄卷
大皂角
大青叶
大青盐
大枣
大黄
大蒜
大蓟
大蓟炭
大腹皮
山麦冬
山豆根
山茱萸
山药
山柰
山香圆叶
山银花
山楂
山楂叶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金子
川木香
传射干
广枣
广金钱草
广藿香
女贞子
小叶莲
小驳骨
小茴香
小通草
小蓟
飞扬草
马齿笕
马勃
马钱子
马兜铃
马鞭草
王不留行
天山雪莲
天仙子
天仙藤
天冬
天花粉
天竺黄
天南星
天麻
天然冰片
云芝
木瓜
木芙蓉叶
木香
木贼
木通
木棉花
木蝴蝶
木憋子
五加皮
五味子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松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毛诃子
升麻
片姜黄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灭麻仁
巴豆
巴豆霜
巴戟天
水飞蓟
水牛角
水蛭玉竹
甘松
甘草
典典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