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委会理事长任玉珍说:
《中国药典》年版收载有产地加工的品种64种,如干姜、山药等,在药典标准来源项里均有相应趁鲜加工描述。中药材在产地直接加工成饮片,符合中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产地“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因此,趁鲜加工的品种范围应逐步扩大。
肖永庆认为,中药材异地加工成饮片,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药材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变质损耗和成分流失,严重影响饮片的质量。不少中药可以直接在产地加工成饮片,有的可以鲜切后再干燥,有的可以干燥至适宜含水量再进行切制。例如,天麻不易润透,切制后片型差;苏木鲜药材不易干燥,干燥后难以切制,润制过程易导致有效成分损失;甘草鲜品易切制、性状好,干燥后纤维不易切断、性状差,润药易导致有效成分损失。
一、中药产地初加工现行规定
根据现行《中国药典》年版规定,共有64个品种允许产地初加工。具体如下:
(1)药材切片(共28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滇鸡血藤。
(2)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
(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
(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
(5)药材切瓣或片、段(共11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大腹皮。
也就是说,除了以上品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都只能购买个子货自行加工切制;否则即可定性为违规生产,而且是严重项。
?
欢迎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