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常用以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辛苦,性温或凉。辛能散能行,既可驱散风湿之邪,又能通达经络之闭阻;苦味燥湿,使风湿之邪无所留着。故本类药物能祛除留着于肌肉、经络、筋骨的风湿之邪,有的还兼有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或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主要用于风湿痹证之肢体疼痛,关节不利、肿大,筋脉拘挛等症。部分药物还适用于腰膝酸软、下肢痿弱等。
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分别适用于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及痹证日久、筋骨无力者。
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故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痹证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制成酒剂或丸散剂,且酒能“助药势、行血脉”,增强祛风湿药的功效。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
祛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味多辛苦,性温,入肝脾肾经。辛能行散祛风,苦能燥湿,温通祛寒。具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丁公藤
最早记录于《中国药典》。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气微,味淡。以切面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者为佳。生用。
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温通,善于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其他药配伍。
2.跌扑肿痛
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以本品为主配伍制成的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8岁
封面
云少
编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