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应春季该如何养生

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837462.html

一、养生的目的:未病先防、保健、强生。

公元年:庚子、鼠

二、四季、昼夜、寒热更替的本质

1、昼夜的长短(能量):太阳每时每刻都以电池波的形式向地球辐射太阳能,这就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随纬度的改变而改变,纬度的高低决定太阳角度的大小和昼夜的长短。

2、大气环流: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即中医讲的“升、降”。

三、春(木)

1、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2、五行属性:木(肝、胆);

3、方位:东方;

4、时辰:子、丑(23点-3点);

5、气候特点;温暖多风,春风激荡,万物复苏;

6、与人体对应: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

7、色、味对应:苍(青)、酸。

8、其用为“动”,风、木、筋、肝等均与运动密切相关。

立春

节气寓意:阳气上升,万物更生。

气候特点:“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

“节气养生”:泡脚方:

1、神奇足浴包(瑶药):暖骨风、猛老虎、生姜、麻骨钻、玉桂、穿骨风、了刀竹、走马风、阴阳风、痛骨风等多种纯草药;

功效:祛风除湿、保暖防寒、止痒防臭、缓解疲劳、通脉活血。

2、川芎三十克、香附十五克、丹参五十克、檀香十克、冰片五克(融化)

方法:泡脚二十到三十分钟,每一天早晚泡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3、活磁石五十克、酸枣仁、柏子仁各三十克、当归二十克、夜交藤十五克

方法:煎水以后,睡前半个小时泡脚。

功效:改善睡眠,治疗失眠,心肾不交。

雨水

节气寓意: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日光温暖、暖湿空气活跃。

膳食养生:枸杞子、黄芪、菊花。

服用方法:泡水喝。

枸杞子:甘,平。养肝,滋肾,润肺。

惊蛰

节气寓意:天气回暖,生机盎然。

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雨量增多,“春雷响,万物长”。

“膳食养生”:柏子仁十克、核桃仁二十五克、白芝麻二十五克,

服法:这三种打成粉以后,再放一点大米煮粥,将要熟的时候再放一点蜂蜜进去。

功效:润肠,能够治便秘,能够改善睡眠,能够帮助清理大肠。

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

功效: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春分

节气寓意:昼夜几乎相等。

气候特点:气候温暖,雨水充沛。

防春困(佩戴香囊):冰片、吴茱萸、丁香、桂枝、艾叶、薄荷、苍术、柴胡、枳壳、白豆蔻。

使用方法:全部磨成粉混合在一起,然后密封在瓶子里面,做一个小小的布袋子,把药粉每一次取10克装在小布袋子里面去,放在身上。

清明

节气寓意: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气候特点:温暖,春意正浓,生机盎然。

清明时候肝火旺起来了,这个时候就不能够再进补了,到了清明这个节气以后如果还吃补品的话就容易上火了,所以食物是要以柔肝养肝的食品为主。

“膳食养生”:百合六十克、大米两百克。

服法:煮粥。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谷雨

节气寓意: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气候特点:阳气继续升发,降雨逐渐增多。

“节气养生方”:五福饮:党参9克、熟地黄9克、当归9克、炒白术15克、炙甘草9克、扁豆9克、莲子9克。

功效:健脾益气,宁神养心,固涩心肾。

莲子:味甘、涩,性平。

归脾、肾、心经。

功效: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春季反常的气候:

①温热太过:风气太大,狂风。不但不能有助于植物的萌芽生长,反而会成为灾害,使萌芽新生的植物死亡。

②温热不及:生机不足、倒春寒、潮湿。

2、对人体的影响:

①、筋脉失养,拘急痉挛、惊痫抽搐、热痹等疾病;

②、肝阳上亢(中风、猝倒晕仆)、腹泻腹痛(肝郁脾虚)、下部阳动(男子遗精滑精、女子月经不调);

③、风、寒、湿邪犯人,以寒性偏重而成阴痹;

三、春季养生

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1、早睡早起,子、丑时熟睡,养肝血,助排毒;

2、起居周密,防风寒;

3、膳食养生,疏肝健脾:柠檬、山楂、莲藕、小米、小麦、稻米、板栗;

4、疏肝健脾、柔肝养阴:柴胡疏肝散、归脾丸、乌梅汤。常用药:柴胡、桂枝、百合、龙眼肉、白术、白芍、当归、枳实、茯苓、党参、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

5、经络疏通:

a、针灸按摩穴位:太冲(原)、行间(火)、章门(脾募);

b、拍打胆经;

7、忌过食酸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8、艾灸:温阳散寒。

饮食性味养生(食物的选择):

①、风气能使在地的木气生长,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肝的阴血能濡养筋膜,肝与筋膜和调能使心气旺盛。

②、酸味为木味,在临床表现为酸感的,如反酸、身酸痛等,在病机上均可考虑与肝、筋、风有关。

③、常见酸味食物:乌梅、柠檬、山楂、李子、苹果、葡萄、酸奶、醋等。

④、酸味太过会伤害筋,辛味能克制酸味。

乌梅,味酸入肝,大补木气,为润肝第一药。

乌梅汤:柔肝养血。

原料:乌梅8枚、冰糖少许

制作方法:

①、乌梅8枚用刀切碎;

②、将碎乌梅连核一起放容器中加2碗清水浸泡30分钟;

③、上灶大火烧沸,再小火烧20分钟;

④、将乌梅汤盛出,加冰糖调味即可。

柠檬,味酸甘,性平。归肝经、胃经。生津止渴,祛暑。富含维生素和柠檬酸,具有一定美容的效果。

柠檬家常做法:柠檬水、冰糖柠檬、蜂蜜柠檬、柠檬鸭、柠檬排骨等。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

家常做法:山楂汁、糖炒山楂、山楂蜜饯。

李子,味酸、涩。归肝经、胃经。助消化,养阴生津,润肠通便。

异名:苦酒(《伤寒论》)。

来源:为以米、麦、高粱或酒、酒槽等酿成的含有乙酸的液体。

性味:酸苦,温。归经入肝、胃经。

①《别录》:“味酸,温,无毒”。

②《纲目》:“酸苦,温,无毒”。

功用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杀虫。治产后血晕,痃癖症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疽疮肿。解鱼肉菜毒。

中药醋制,可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经络养生:春季-木-足厥阴肝经

①、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②、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章门穴

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足厥阴;

功用: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

主治: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定位:位于人体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下方。

太冲穴

输穴、原穴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中风、月经不调、黄疸、胁痛、萎痹;

定位:在足背,第1、2趾骨间,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十巧手第十巧,保护眼睛,防近视(肝开窍于目):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声明:本案部分内容摘自《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仅供中医爱好者学习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2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