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9仙鹤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脱力劳伤,痈肿疮毒,阴痒带下。

脱力二药组治崩漏

有个女孩子经常月经量多,但人却消瘦,后来发展到崩漏,本来身体就弱,再加上大量地出血,经常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医院一检查,便是贫血。

她怎么样去补虚,补营养,身体还是没劲,好像是无底洞一样,补多少,漏多少。

老先生说,你思虑太过了,应该少用眼,少玩手机。

这女孩子不解地问,我这崩漏跟我用这智能手机有什么关系呢?

老爷爷说,体虚莫动血,你身体本来就虚弱,双脉濡弱,脾不统血,脾土应该平静,大地应该安住不动,所以你身体应该静养,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而老是在玩手机,过度用眼,心意识非常动乱,便容易耗气动血,血气妄动,又收不住,那崩漏就老是医治不好,你如果想真正治好自己的病,便要把手机放开一边。

这女孩子听了点点头,老先生说,就用归脾丸吧。

女孩子说,这归脾丸我服用过,效果不理想。

老爷爷说,此一时彼一时,你服用时都不够你消耗,现在你少用手机电脑,气血就能够固系的牢。

然后老爷爷就叫她用仙鹤草加大枣煎水送服归脾丸,效果特别好,才吃了一周,崩漏就止住,而且几个月都没有再发作过,但她也不敢再熬夜玩手机了。

原来这仙鹤草加大枣,能够补气摄血,收敛止血,使血气不容易妄动消耗,气力能够恢复。故这两味药又称脱力二药组,因为仙鹤草又称脱力草,乏力草,专治脱力劳伤,乏力神疲,与大枣同用,能补虚摄血,强壮益力。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杨鉴冰经验

重用仙鹤草治崩漏月经量多,或久崩久漏,身体必然虚亏。临床所见妇科虚性出血患者,每素体脾虚,加之出血过多而常见贫血外貌及精神疲惫、肢倦身困、纳差便溏等症,治疗当选用止血又能补虚的药味。仙鹤草一味既具止血之功,又有补气健脾之用,堪当此任。

《现代实用中药》指出仙鹤草“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临床观察,用仙鹤草治疗后,患者多能在短期内体力恢复,精神振奋,食欲增强,大便由溏转常,而月经量多、崩漏之病也随之痊愈,其远期疗效亦甚为满意。用量一般在30克左右,量小则补虚之力不足,配健脾补气之药合用疗效益佳。故在妇科月经病中属脾虚中气不足之崩漏,月经过多者,仙鹤草可放胆重用。[现代中医药,(6):48]

一味仙鹤草治痢疾

有个少年,腹中痛泻伴发热五天,热虽退,泻痢不止。经大量静脉输液,疗效不佳。

老先生说,像这类慢性腹泻痢疾,既有体虚,又有毒热,应该补其虚,去其浊,可以用一味仙鹤草煎汤浓服。

这少年便用新鲜的仙鹤草00克,煎浓汤,频服,连续服用三剂,痢止病愈。

小指月说,爷爷,怎么一味仙鹤草就能治疗痢疾?

老爷爷说,仙鹤草又叫龙牙草,在《岭南采药录》中记载,治疗各种赤白痢,用单味仙鹤草水煎服即愈。因为仙鹤草是一味强壮收敛之剂,把肠道功能强大,帮助其收敛,又因为其药性平和,所以能够迅速止痢,尤其对于久病痢疾体虚者,用之最宜。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治痢疾

吾乡杨若鹏将军,于二十九年,任钱江岸军指挥官,由前线归来,谓军中患痢者甚多,西药爱美丁,不胜供给。取乡人验方:用龙牙草(即仙鹤草)一味煎服汁,病院中百六十余人,皆次第给,四五日而痊愈。

余在闽时,某同事患阿米巴痢甚剧,注射爱美丁,及用凡脱个内服,均无效。人极羸瘦,衰弱不堪,最后回家,服龙牙草(即仙鹤草)不过一星期而痊愈。又友人某君患阿米巴痢疾,用爱美丁注射,毫无效果,改用龙牙草煎服,一次而愈。又日本东京国大学农学部彬田磐氏,在杂志上介绍此药,有详细之记载,称为下痢之神药。《医学衷中参西录》

仙鹤草合贯众治带下

农村常有些妇人,一旦劳力过度,白带量就多,而且阴道容易瘙痒,一连串的阴道炎,尿道炎,随之而来,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这个妇人,有慢性阴道炎,都两年多了,反反复复,白带,量多,每当身体劳累后加重。

老爷爷说,为什么阴道炎瘙痒?

小指月说,虫蚀为患。

老爷爷又说,为什么有虫蚀?

小指月说,无湿不生虫,下焦湿热重,虫就有最好的繁衍环境。

老爷爷又问,为什么湿留下焦特厉害?

小指月说,脾主湿,脾虚气弱,或劳倦伤脾,导致气力不举,所以湿邪下堕。

老爷爷说,那这种体虚白带多,阴痒的患者,你应该会治了吧?

小指月说,一要补其虚,二要去其湿热,杀其虫痒。

老爷爷说,没错,补其体虚,可用一味仙鹤草,仙鹤草乃体虚力弱,劳倦伤脾之良药。去其湿热,杀其虫痒,可用贯众,《药性赋》讲,除毒热,杀虫于贯众。

小指月说,仙鹤草扶正,贯众驱邪,这样正气日增,邪气日减,身体就可以恢复。

果然这妇人连吃了一周仙鹤草加贯众,白带消失,阴道瘙痒痊愈。偶尔因为劳力过度反复的时候,又抓几付药来一喝便好。而且喝完后,精神振作,体力恢复。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苏德仁等经验

仙鹤草合贯众治带下忆昔日数次参加农村医疗队时,见乡间妇女患带下者特多,便以仙鹤草合贯众治之,少花钱,治好病。或指导其自采仙鹤草单味煎汤服,不但白带向愈,精神、饮食均随之改善。患者无不喜形于色。[中医杂志,99;(9):7]

沈绍英经验仙鹤草系蔷薇科龙芽草植物,辛温,涩无毒。临床应用治疗出血、劳伤、下利等。其药用部分均是地上全草。地下根一般极少单独应用。仙鹤草地下根民间称之地王蜂,其功效特殊。

仙鹤草根尤擅长治妇女带下。赤白带下配入贯众、鬼针草、红枣(各30克),7天为个疗程,个疗程即可见效。黄带:仙鹤草根30可,六月雪30克,凤尾草30克,红枣5克,水煎服,疗效颇佳。[甘肃中医,():35]

气力足,乳汁富

《傅青主妇科·下乳篇》云:“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

一妇人产后十余日,乳汁非常少,家里人给她用了王不留行、路路通,甚至贵重的穿山甲,花了一千多元,乳汁还是不多。

老爷爷一摸脉象,便说,指月,你看为何用最厉害的通乳之药,仍然没能通下乳汁?

小指月说,这脉象虚大,正如水库没水,再怎么放下堤坝,水也流不下来,应该用补虚之法,恢复气力,自然水满沟渠,水到渠成,不通自通。

老爷爷点点头,然后给这妇人用上大量的仙鹤草,配上大枣。

只有气力足,乳汁才富足。乳汁富足才能顺利流得出,而仙鹤草配大枣,最善于强壮补虚,是非常平和的恢复气力之药,民间把仙鹤草叫脱力草,不管是劳力过度,还是生完娃子后,气力亏脱,都可以用来壮气力,恢复精神。

这家里人看了后就很不解问,你这两味药既便宜,又毫无通乳的记载,有没有效果啊?

老爷爷笑笑说,天下由来重贵药,不知贫药有佳效。

小指月说,南辕北辙马力足,终是无法到目标。

这妇人回去,连续喝了一周,越喝身体越有劲,奶水越多,她才相信药物之贵贱,绝对不是从价格上来区别的,用得好可以花很少钱,却能够把病治好,用不好,花再多钱,也难以治好。就像南辕北辙一样,虽然拥有最强壮的马,最好的车,但方向没有搞对,结果也到达不了目标。

老爷爷说,指月你如果懂得气虚乳少的道理,用仙鹤草来通乳,那懂不懂得气虚经闭后用仙鹤草来通经呢?

小指月豁然开朗,原来思维疾病,必须要直指病机,要看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共同规律,如果血气不足,来不了乳汁,那同样血气不足,也会来不了月经,故用仙鹤草配合大枣,再加些黄酒为饮,可以治疗气虚血枯所致的闭经。

进而可以把这组益气力二药组,配在各类虚劳疾病里头去增强疗效,不局限于治闭乳或闭经,这样中医的思路就打开来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董晓经验仙鹤草治疗产后乳少

《中医杂志》干祖望“仙鹤草治脱力、神疲、怠惰”一文,认为仙鹤草可恢复精神,谓“仙茅、淫羊藿、仙鹤草”为中药中的激素。不取其止痢之功,而用其补虚强体之妙,患者用药后多反应良好,遂对仙鹤草治疗气虚一证增添认识。

加之民间谓仙鹤草为脱力草,因其对脱力劳伤者有补虚、强壮的作用,可用治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者,常与大枣同煮,食枣饮汁,效果颇佳。故遇产后乳少患者,若辨证属气虚型则建议其服用仙鹤草及大枣同食,多获良效。

仙鹤草治闭经

96年曾治刘某,女,9岁。体形矮小,面黄肌瘦。月经自5岁初潮来次后,因患寒热似疟症,经常胁痛,纳食减少,遂致月经不潮。按其脉细涩,拟诊为病后失调,营虚血枯致闭经,处以干仙鹤草60g,当归0g,郁金0g,红枣0个,黄酒一杯入引。嘱其隔日剂,0天后月水已下,惟量少色淡暗,守方续服半年后,月经调顺,形体日趋丰满增高,岁结婚,次年举一男婴。[中医杂志,99;(9):7]

劳力脱肛

有个小伙子非常喜欢打篮球,有一次连续打一个下午,晚上回去排便时,才发现肛门居然脱垂下来,原来这是劳力过度,脾虚不能统摄,气陷不能升举。

老爷爷说,指月,虚陷脱肛用何方?

小指月说,就用补中益气汤。

老爷爷说,像他这种是由于脱力劳伤引起的,可以加进仙鹤草、大枣,效果更佳。

于是这小伙子便用仙鹤草、大枣煎汤来送服补中益气丸,吃三天脱肛就缩回去了,以后也没有再发现有脱肛过。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陈正芳仙鹤草治小儿脱肛

笔者邻居陈某,男,岁,因上山砍柴负重,发现脱肛已月余,痛苦非常。去年春节我回乡探亲,找我诊视,我按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教其服补中益气丸,经服两瓶,未能见效。适逢患者外祖母到,教其用龙芽草连根(即仙鹤草)半斤左右捣汁,去渣留汁与兔子肉同煮烂,分几次吃光,患者母亲照其法,结果治愈。

仙鹤草按一般药书记载,性味苦凉,具有凉血止血作用,未见有人用于治疗脱肛,唯江西、福建民间有把仙鹤草称为“乏力草”。考现代药理研究,仙鹤草能增加细胞抵抗力,使已疲劳的骨骼肌兴奋。可以认为,仙鹤草亦有补气作用,再加上兔子肉温中补气,中气得举,脱肛则收。

津血同源——仙鹤草止盗汗

有个农夫,犁田过度,导致汗出淋漓不止,体倦乏力,走起路来像采棉花一样,晚上睡觉也潮热盗汗,气短饮食减少,慢慢消瘦。

老爷爷说,在南方春耕的时候,懂得养耕牛的人,都知道用一种野草,叫做脱力草去喂养耕牛,这样耕牛便身强体壮,可以大量耕作,而不容易劳伤懈惰。

这农夫说,我知道这种野草,又叫做仙鹤草,牛吃了都会跑。

老爷爷笑笑说,你现在双脚虚软无力,劳力过度,就需要强大气力,便可以去采这种草。

这农夫说,这草不是牛吃的吗?

老爷爷笑笑说,牛吃百草,百草也是药啊,药能让牛强壮,也能令人有劲。

于是这农夫便回去,每天拔一大把仙鹤草,再按照老先生说的抓把大枣,丢到锅里煮,反正口渴了就喝这汤水,越喝身体越有劲,气色越红润,胃口越开。那种盗汗的症状彻底消失了。

小指月不解地问,爷爷,为什么仙鹤草可以止盗汗呢?

老爷爷说,仙鹤草止盗汗有两个道理,一个是它能够壮力气,气足卫表就固密,汗水就不容易出,另一方面仙鹤草还能够收敛止血。

小指月说,这仙鹤草收敛止血跟治盗汗有什么关系?

老爷爷说,你看《中医基础理论》上说汗血同源,津血一体,你气力充足,气能摄血,也能够摄津液啊!所以仙鹤草既能止血,也能敛汗。

小指月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样。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郭辉雄经验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功专收敛止血,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出血之证。余于临床运用治疗盗汗,颇收良效。如患者曾某,男,35岁。患盗汗已历半月,经用当归六黄汤、大补阴丸等治疗罔效。自诉寐则汗出,寤则觉汗湿衣襟,旋即汗已,深为所苦,伴咽干,心烦,二便尚调,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沉细数。此盗汗之证,投常药无效,当变通其法。窃思仙鹤草功专止血,但血汗同源,既能止血,当亦能敛汗。且江南民间,常用仙鹤草与大枣煎服,认为可医脱力劳伤,作为补益之品。于是以仙鹤草为主而疏一方:仙鹤草30g,白芍5g,甘草6g,生地黄g,柏子仁5g,麦冬g,茯苓0g,大枣0枚。嘱服3剂,盗汗减少,继进3剂而盗汗已,诸恙悉除。

用仙鹤草变通治盗汗而偶获良效,悟出偶然之中必具必然之理,于是吾在临床上凡遇盗汗者,常以仙鹤草为主药,用量30~50g,根据临床证候不同,随症配伍。盗汗偏阴虚者,配生地黄、麦冬、当归、白芍、五味子、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等;兼虚火旺者,加黄柏、知母、玄参、地骨皮等;偏气虚者,配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湿热内蕴者,配茵陈、黄芩、黄连、栀子等;若临床证候不显,可仅以仙鹤草30~50g,大枣0枚,煎水频饮即可。[中医杂志,,47(5):]

凭什么抗癌抗肿瘤

《药镜》曰,滚咽膈之痰,平翻胃之哕,石打穿识得者谁。

小指月说,噎膈翻胃向来都是医家所束手难治的,像这类食道癌,胃癌,大都是不治之症,为什么这《药镜》的作者说,余得石打穿,十投九效。

老爷爷说,这石打穿就叫龙牙草,又叫仙鹤草,药性平和,重用却有强壮理气,攻克癌瘤的作用。所以在上海群联草药店出售一种治疗肺结核体虚乏力、吐血咳嗽的草药中,主要成分是仙鹤草。

小指月说,为什么很多人用仙鹤草在抗癌抗肿瘤里头,并没有发现有显著功效?

老爷爷说,本身癌瘤的治疗就不容易,恶变迅速,而用仙鹤草,你用小剂量了,效果不迅猛,往往抗癌必须大剂量使用,而且是早起出现的癌瘤,效果才比较好,因为这时正气尚未全虚,借助仙鹤草扶正补益,以消坚聚,像这些坚聚如顽石般,都可以借仙鹤草,去消融,所以这味平和益力气之品,又有个让人难忘的名字,叫石头打穿。

小指月说,《百草镜》里头又提到,治疗乳痈或乳岩初起,用仙鹤草加酒煎,能够让初起者消,成脓者溃。

老爷爷说,你想想像乳痈跟乳岩,大都是气血壅聚,邪毒内盛,这仙鹤草既不能行气,也没法活血,如何消之溃之。

原来这仙鹤草能够振奋机能,精神振作,精力充沛,才是真正抗癌攻坚的王牌。所以用仙鹤草,是站在扶正的角度上,令正气复,邪气退。

小指月说,对于肿瘤包块,仙鹤草有功,那对于寻常小病体虚是不是也有劳呢?

老爷爷说,当然,对于一些虚人感冒,屡屡发热不退,外邪留恋不去的,虽然屡屡经过休息,一时却难以恢复,你用仙鹤草,一旦补足力气,使身体不再疲倦乏力,感冒发热也很快好过来。

还有一些腰肌劳损,劳力过度导致腰酸背痛,你就用一味仙鹤草50到00克,就能很快让身体气力复,劳损轻。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治直肠癌

徐某,女,44岁。大便下黏液带血,日~4行,已年多。医院诊断为直肠癌。以鲜仙鹤草g,红枣00g,浓煎服,日剂,连服月余而愈。[中医杂志,99;(9):7]

顽咳久咳气力虚

有百日咳嗽的小孩子,越咳气力越弱,连咳了将近一个月,人都消瘦不少,而且晚上还盗汗,原来久咳不愈很耗气,顽咳久咳病人大都身体气力虚,久病多虚,体虚亦多久病。这样气力越消耗,咳嗽就越难治愈,如此渐入恶性循环。

老爷爷说,应该迅速补养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一虚,吹场风,吃点凉冷东西,马上便咳嗽不止,用仙鹤草煎汤送服止嗽散。

这娃子吃了几天后,咳嗽就渐渐消失了,家里人都松了一口气,以为百日咳一定要咳个三个月,想不到要若对证,三五天就好了。

不是说咳嗽难治,而是身体正气难以恢复,正气若恢复,咳嗽很快就好了。那些余邪留恋,残兵败将,一下子就让正气顶出体外,身体恢复健康。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治痉咳

许某,4岁,女孩。双目火红,口唇青紫,询知剧烈痉咳已半月余。经治无效,以至如此。处以仙鹤草30g,水煎服,每日剂,连服5剂,巩膜出血大半吸收,痉咳有瘥,继投自拟经验方三子二陈百仙汤(仙鹤草、百部、苏子、葶苈子、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加减,继用6剂,诸症皆愈。

又患者陈某,男,4岁,经常因感冒引发喉痒,干咳,呈阵发性痉咳,咳甚则面红,胁痛,服用中西药效果不显,服我处方~3剂,就能告愈,以后遇有咳嗽发作时便照服。其实我的处方就是以仙鹤草、百部为主药配伍而成,并无秘密不可泄露。[中医杂志,99;(0):6]

精彩文章回顾

胆胃上逆易上火就用后爱消消火

要保持花容月貌,必用参巧巧面膜!

每日学一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藁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苍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辛夷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葱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鹅不食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胡荽(芫荽/香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薄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牛蒡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蝉蜕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桑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蔓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升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葛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淡豆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浮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木贼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石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寒水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知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芦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天花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竹叶/淡竹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鸭跖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栀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夏枯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0-决明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黄芩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黄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黄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龙胆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秦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苦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白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0-金银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连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穿心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贯众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蒲公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紫花地丁、野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拳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漏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土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鱼腥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金荞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败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射干、山豆根、马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青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木蝴蝶(玉蝴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白头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马齿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鸦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熊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千里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白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四季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绿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生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玄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赤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紫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水牛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4-青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5-白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6-地骨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7-银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8-胡黄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大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芒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番泻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芦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火麻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郁李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松子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甘遂、大戟、芫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商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0-牵牛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巴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千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独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威灵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乌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蕲蛇、乌梢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木瓜、蚕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伸筋草、寻骨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松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0-海风藤、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路路通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秦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防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桑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豨莶草、臭梧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海桐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络石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雷公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0-老鹳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穿山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丝瓜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3-五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4-桑寄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5-狗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6-千年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7-雪莲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8-鹿衔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9-石楠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0-藿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佩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苍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3-厚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4-砂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5-白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6-草豆蔻、草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薏苡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猪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泽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冬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玉米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葫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香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枳椇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0-泽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蝼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荠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车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滑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木通、通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瞿麦、萹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地肤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海金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石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0-冬葵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灯心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萆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茵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金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虎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附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8-干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9-肉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0-吴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小茴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丁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3-高良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4-胡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5-花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6-荜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7-荜澄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8-陈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39-青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0-枳实、枳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木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沉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3-檀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4-川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5-乌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6-青木香、荔枝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7-香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8-佛手、香橼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49-玫瑰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0-绿萼梅、娑罗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薤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天仙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3-大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4-甘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5-九香虫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6-刀豆、柿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7-山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8-神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59-麦芽、谷芽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0-莱菔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鸡内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鸡矢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3-使君子、苦楝皮、槟榔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4-南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5-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6-小蓟、大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7-地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8-槐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69-侧柏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0-白茅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苎麻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羊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3-三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4-茜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5-蒲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6-花蕊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7-降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四册-78-白及

中医人的故事:传给后代什么才最有意义-精神感化世人,德行泽被后世(精彩)

丘处机祖师的修道故事

赵绍琴讲故事:那一年,我独排众议,毅然用白虎汤!

吴鞠通的故事

针灸治愈毒瘾的传奇故事

千古真人张三丰修炼故事

百岁道长张至顺的故事与修行之道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人体使用手册-《黄帝内经》

有多少人误解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看完恍然大悟!

猫捉老鼠的故事,原来蕴藏了祛湿、健脾的大智慧!

十一条鱼的故事-颠覆你的健康认知[漫画]

5个治疗癌症的小故事(神奇不可思议)

故事篇专讲案例给大家听(汉唐中医倪海厦撰写)

"火星男孩"今年已经岁,他的故事再次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2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