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下篇

肩周炎的治疗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肩髃透极泉,天宗透秉风、肩贞、条口透承山。

配穴:曲池、尺泽、肩陵、肩井、合谷、阳陵泉。

肩陵穴位置:阴陵泉下8~9分。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嘱病人垂曲肘。宜以28号针,长3~4寸,行深刺透刺,使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可先针此类穴,待明显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例,结果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97.5%[1~5]。电针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肩髃、天宗、曲池、肩井。

配穴:条口透承山、臂(骨需)、阿是穴。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配穴,病程<30天者,加条口透承山;>30天者,选余穴。先取肩髃,快速刺入1寸,得气后,再向极泉方向刺入3~4寸,行针2~3分钟,余主穴用常规刺法,然后接通电针仪,用密波或疏密波,留针3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如病程<30天,先取患侧条口透承山,针深2.5寸,得气后通电针仪之正极;手握负电极,电针法同上。>30天者,针其余配穴,方法同上。选2穴行穴位注射,药物用丁公藤注射液或5%当归注射液,每穴1毫升。电针每日或隔日1次,穴注每周2次。电针、穴注不同日进行。

(三)疗效评价

共治例,结果痊愈或基本痊愈例,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7.6%。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肩内陵、曲池、阿是穴。

配穴:肩贞、肩髃、天宗、臂(骨需)。

肩内陵穴位置:垂肩,腋前纹端与肩髃连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穴。用低功率氦氖激光仪照射,输出功率为7毫瓦,波长埃,光斑直径4毫米,治疗面积12.26平方毫米,照射距离50厘米左右。每穴照射5分钟,痛点可8~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歇3~5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例,结果,痊愈95例,显效50例,有效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3%。三、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肩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

首先在患肩上进行按压,找到压痛点,在最明显的一处用三棱针或铍针迅速刺入,深1~2分左右,即出针。如此上、下、左、右,进行点刺,共5针,呈梅花状,范围以稍大于罐具口径为宜,点刺处则应血出如珠。如痛点较分散,每次刺络2~3个痛点。用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拔罐10~15分钟,拔出1~3毫升血为度。去罐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并行被动活动5~10分钟,每隔2~4日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患者平时加强功能锻炼。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例,结果痊愈例,显效54例,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3.5%。四、刺血

(一)取穴

主穴:尺泽、曲池、曲泽。

配穴:肩贞、肩髎、肩内陵、阿是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配穴据症酌取,均为患侧。先在穴位及其周围仔细寻找有瘀血现象之静脉,然后用消毒三棱针刺破血管,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0~20天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经1~3次治疗,痊愈28例,显效2例,总愈显率达%。五、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肩、锁骨、神门、肩关节。

配穴:肝、脾、皮质下。

肩关节穴位置:在肩穴与锁骨穴之间。

(二)治法

主穴取2~3穴,酌加配穴。探得敏感点或阳性反应物后,用5分普通毫针快速刺入,得气后,行捻转手法,中强度刺激,约持续半至1分钟。在运用手法的过程中,令病人适量活动患肩。疼痛较剧烈者,肩或肩关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毫针刺每日1次,刺血隔2~3日1次。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78例,结果临床痊愈37例,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4例,其总有效率为94.4%。六、割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以左手食指、中指绷紧阿是穴,右手持锋钩针迅剌入皮下组织,病人有酸、麻、胀感时停止进针,然后上下提动针柄,钩割数下,出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三)疗效评价

共以上法治60例,痊愈56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七、按摩疗法

一部分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有自愈趋势,仅遗留轻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须经有效的治疗方能痊愈。手部按摩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手部按摩可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功能锻炼可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两者相得益彰。

按摩选穴

经穴:经渠、少府、内关、合谷、后溪、中清等。

反射区:肩关节、颈肩区、斜方肌、肾、输尿管、膀胱、肺、颈项、颈椎、胸椎、肝、脾等。

反应点:肩点、痉挛刺激点、后头点、颈项点等。

全息穴:颈肩穴、上肢穴。

穴位按摩方法

推按上述反射区,每穴1OO-次;点按各反应点2O0-3O0次;掐按各全息穴30O次。上述经穴分为两组,合谷、经渠、少府为一组,内关、后溪、中渚为另一组,每次按摩一组,两组轮换使用。每穴按揉30-50次。每天按摩1次,30次为1个疗程。可持续3-4个疗程,直至痊愈。

配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如爬墙活动,即双脚并拢,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臂尽量高举,然后缓缓下回原处,反复数次;体后拉手,即双手向后,用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另有甩手等肩关节的各向活动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0-2O分钟。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幅度要由小渐大。

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局部可配合热敷,每天1次,每次10分钟。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八、中药疗法

1.生山楂甘草汤生山楂50克,桑椹50克,桑枝25克,乌梅25克,白芍20克,伸筋草20克,醋制元胡20克,姜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醋制香附15克,甘草10克。水煎温服,3日2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配合练功外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主治肩周炎。

2.白芍汤白芍、沙地龙各克,制马钱子、红花、桃仁、威灵仙各克,乳香、没药、骨碎补、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各克。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主治肩周炎。3.黄芪当归汤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克,穿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每日1剂,水煎服。补胃气,通经络,散寒湿。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冷痛者,加制川草、乌草各10克;兼痰湿者,加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病久三角肌萎缩者,加制马钱0.3克。局部可以配合以针灸治疗。

4.千山活血膏三七、大黄、续断、乳香、没药、延胡索、细辛、千年健、山慈姑、土鳖虫、羌活、羚羊角、桂枝等20味。九、徒手体操疗法

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器械体操:利用体操棒、哑铃、吊环、滑轮、爬肩梯、拉力器、肩关节综合练习器等进行锻炼。

注意:应在无痛范围内活动,因为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功能恢复。每次活动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宜。反之则提示活动过度或出现了新的损伤,宜随时调整运动量。

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然后做内外、前后、绕臂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直至手指出现发胀或麻木为止。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直腰稍做休息放松,再做持重(1~2公斤)下垂摆动,做同样时间的前后、内外、环绕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也可在俯卧位下进行,即将患肩垂于床外,然后做放松摆动或提重物摆动练习。按摩与被动运动:肩部按摩能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痉挛和松解关节粘连的作用。按摩配合被动活动,可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但手法一定要轻柔,以免症状加重。一般先在肩部施以推、揉、滚等手法,以放松肌肉,缓解痉挛。再拿或按肩井、肩骨禺、肩贞、中府、天宗等穴。用推按理筋法,弹拨肱二头肌肌腱、肱三头肌长头及胸大肌止点。在做肩关节的抖动,同时做肩关节各方向轻巧的被动运动,逐渐扩大活动范围,最后以搓、抹等手法结束按摩。十、痛点疗法

痛点在中医又叫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敏感点等。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治疗或穴位靶向疗法。阿是穴的主治病症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从古至今阿是穴应用广泛,其镇痛消炎作用的机理是对痛点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根据阿是穴和痛点的特征制成的磁可贴由位于中央的钕铁硼生物永磁体所对应的痛点部位产生毛细血管扩张作用,配合药物成分渗入痛点部位,达到舒筋活络、消炎镇痛的作用。

十一、食疗药膳

以下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肩周炎”的食疗药膳:

1.取追骨风30克,酒60克。追骨风入酒内浸泡5日。分数次内服。

2.用老生姜0克,葱子克,甜酒克。将二味药捣烂后,炒热,敷痛处。

3.取生姜克,大葱根50克,花椒克,小茴香克,白酒克。先把生姜和葱根切碎,捣成泥浆,小茴香和花椒捣成面,然后将四味混在一起搅匀,置于铁锅中用文火炒热,加白酒搅和,再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处。温度以能耐受为度,上盖毛巾,再盖上棉被,使之发汗。第二天药袋用锅炒热继续用,不必换药,此药袋可加酒。每晚1次,坚持治疗,定有疗效。连服1个月见效,一般需服81天。

4)功能锻炼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十二、精油疗法

肩颈理疗精油能够疏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因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四肢发冷、肩背酸痛、抵抗能力下降等,解除肌肉痉挛、消除疲劳、有效治疗望周炎颈椎病、肩颈劳损等症状,舒缓镇静神经,帮助睡眠,增强记忆力。

用法:用肩颈理疗精油推拿、刮痧、按摩均可。

1、刮痧法:(1)将5-10滴左右精油滴在肩颈处。

(2)涂抹均匀后,顺时针从颈椎处上下交替刮痧,持续时间3-5分钟。

(3)在肩颈处由内向外交替刮痧大约5-8分钟。

(4)刮痧后全身肌肉感到舒缓、温热,有效去除疲劳感。(刮痧1小时后不宜吹风受凉)2、按摩法:(1)将3-5滴左右精油倒入手掌心。

(2)将精油均匀涂抹到感觉肌肉紧绷酸痛的部位。

(3)然后以适度力道,用打圈的方式按摩5-10分钟。

(4)按摩后全身肌肉感到舒缓、温热,有效去除疲劳感。[1]

十三、疾病预防

避免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因素。

预防须知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4.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据调查,肩关节肌肉发达,力量大的人群中,肩周炎发作的几率下降了很多,所以,肩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锻炼强大,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四、家庭防治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5.对健侧肩积极预防

对已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对健侧进行预防。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所以,对健侧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6.功能锻炼爬墙锻炼

面对墙壁,用双手或患手沿墙壁徐缓地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缓慢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

体后拉手

双手向后反背,用健手拉住患肢腕部,渐渐向上拉动拾起,反复进行。

外旋锻炼

背靠墙而立,双手握拳屈肘,做上臂外旋动作,尽量使脊背靠近墙壁,反复进行。摇膀子

弓箭步,一手叉腰,另一手握空拳靠近腰部,做前后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动作由慢到快。

[特色疗法]

1.肩周炎的推拿疗法

(1)舒筋活络法:此为准备手法。患者取端坐位,医者以右手全掌着力,从手腕部开始,由肘、肩推抚至颈部,由上肢、肩内侧至外侧、后侧,依次推抚,反复施术20余次。

(2)滚揉法: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用滚法或指揉法施术于患侧肩前部及上肢内侧,反复数次,配合患肢外展、外旋活动。再取卧位,医者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另一手在肩外侧或腋后部施用滚揉法,并嘱患者做患肢上举、内收等活动;再让患者仰卧,医者用滚揉法或指揉法在患侧胸外上部、肩前部滚揉,然后让患者坐起,配合患肢后伸活动。

(3)点按穴位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点按合谷、曲池、缺盆、肩髑、肩贞,肩髂、肩井、天宗、曲垣、阿是等穴,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环转摇肩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后,一手挟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做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一手托起前臂,使患侧肘屈曲,前臂内收,患侧手由健肩绕头顶、患肩、面前反复环绕10次。同时,另一手拿捏患肩。

(5)上肢被动后扳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稍前方,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以肩顶住患者患侧肩前部,握腕之手将患臂由前方扳向背后,逐渐用力使之后伸,反复4—5次。

(6)背后拉臂法:医者站在患者健侧稍后方,一手扶健侧肩,以防止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患肢向健侧牵拉,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7)提抖法:医者站在患者患侧肩外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牵拉时要求患者先沉肩屈肘,医者缓缓向斜上方牵拉患肢,活动幅度逐渐增大,手法力量由小到大,注意用力不能过猛,防止意外发生。2.自我按摩

中医认为,人的经络有12条,其中6条通过肩膀,3条通过手背面,3条通过手掌面,因而疏通经络可以治疗肩周炎。治疗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在手背面上,从手指朝肩膀方向按摩,然后在手掌面上从肩膀朝手指方向按摩,也可用毛巾做按摩工具,一般按摩3—5次,把皮肤擦红即可。

手指按摩有4种方法:①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反交叉,同时拉伸手指根部的关节,然后手指再正交叉,有节奏地一张一合,做3~5次。②手指交叉,犹如基督教徒祷告似的,使手掌弯曲,以刺激手掌和所有的手指持续30秒钟。③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心揉另一只手的手指,动作要轻柔,左右手的手指都要揉。④采用指压法,用大拇指指心刺激手掌的肌肉和指根部,一面数“一、二、三”,一面有节奏地按压,每处按压3次。3.常练健身球

对15例肩周炎患者试用健身球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在使用健身球前后,用皮肤温度测定仪进行了测量,结果练球前后30分钟手心劳宫穴和肩关节前后两个部位的温度升高了0.67—0.76℃,而且1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因为,运动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改善了局部的营养供给,加快了新陈代谢,使各种症状减轻,病情好转。从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来解释练健身球对防治肩周炎的作用也有一定意义,手掌内侧面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肺主气,心主血脉,健身球在手中运动,刺激手上的穴位和经络,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因此,肩周炎患者应该经常练健身球,以利早日康复。

[专家提醒]

1、加强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但贵在坚持。如果不坚持锻炼,不坚持做康复治疗,则肩关节的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可导致体质虚弱,而体质虚弱又常导致肩周炎。如果营养补充得比较充分,加上适当锻炼,肩周炎常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因此,为了预防肩周炎,中老年人应重视保暖防寒,勿使肩部受凉。一旦着凉也要及时治疗,切忌拖延不治。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韧带处在紧张状态,故50岁以下人中也不少见。中医认为本病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弛,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4、功能锻炼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所以采用中药马泰舒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

下面介绍肩周炎的八种自我防治动作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7)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十五、注意事项

1)在做上肢提举或后旋时,应先揉按肩部与小角度摆动,使肩部肌肉松弛后再进行该动作,以免拉伤肩部组织。

2)患侧上肢不宜过量提举重物,注意局部保暖,以防复发。 

3)平时可以选择进行一些辅助性的上肢(肩部)锻炼活动,但强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以免造成肌肉拉伤。(请注意:以下6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十六、危害性

1)发病时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受影响,并且会长期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受损、手部麻木。

2)长期压迫血管,使手肩部血流不畅,严重者引起肌肉萎缩。

3)由于关节周围广泛发生粘连,使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明显受限制,甚至引起关节僵硬,形成“冻结肩”。十七、保健贴士

1、注意肩关节局部保暖,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受风及久居潮湿之地。

2、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

3、要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和户外锻炼,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损伤。

4、老年人要加强营养,补充钙质,如吃牛奶,鸡蛋,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等,或口服钙剂。

5、急性期不宜做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可采用热敷、拔火罐、轻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注意热敷时不要烫伤。十八、预防措施

颈肩综合症的预防措施是:

1.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大腿与腰,大腿与小腿应保持90度弯曲;上臂和前臂弯曲的弧度要保持在70-度;手腕和前臂呈一条直线,避免工作时手腕过度弯曲紧张。

2.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电脑,那么要做到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活动一下颈肩部和手腕。

3.电脑桌上键盘和鼠标的高度,应当稍低于你坐姿时肘部的高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部肌肉腱鞘等部位的损伤。

4.显示屏比视线略低,以保证颈部血液循环通畅,减少颈肩肌肉紧张而引起的疲劳。

5.不要让手臂悬空。有条件的话,使用手臂支撑架,可以放松肩膀的肌肉。

6.多做颈肩部活动。颈肩综合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一:双侧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然后反转用力向下向外推出连续5次。

二:耸肩5次,然后双手揉肩3分钟。

三:双侧手心相对,以最大幅度缓慢分别向两侧平行分开然后合并,并伴随头向一侧后仰,然后向另一侧后仰,连续10次。十九、自我治疗

1、两手抱头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紧抱绕后脑;两肘拉开,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挟头部,周而复始。

2、单手压肩法:以右肩为例。两足似弓步,右脚在前,离桌尺余;左脚在后伸直。右手收于桌上,左手掌按右肩,利用身体向下向后摆动。

3、扩胸分肩法:两足站立,与肩同宽,两手放于胸前,两肘与肩平直,手背在上,掌心朝下。扩开胸怀,分开双肩、吸气;回复时呼气。

4、头压手掌法:晚上睡前和早上起床前,仰睡在床,伸直双腿,手掌放在头下面,掌心向上,手背朝下,用头紧紧压住手掌中心(哪边痛就压哪边的手掌),每次20分钟。开始几天,手臂不能弯度过大,手掌也很难伸到位,可先采用侧睡头压手掌的办法。

5、捏拿手臂法:取坐位,以左手捏拿右手手臂,从肩到手腕,再由手腕到肩,反复捏拿5一10遍,换手。

6、旋摩肩周法: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旋摩肩周50~次,使之产生温热感,换手。

7、按揉穴位法:按揉肩井,取坐位,以左手中指按揉右肩肩井穴1一2分钟,换手。按揉曲池,取坐位,以左手拇指指尖按揉右臂上的曲池穴1-2分钟,换手。按揉合谷,取坐位,以左手母指指尖按揉右手合谷穴1-2分钟再换手。二十、刮痧治疗

在所取穴位处于均匀涂上红花油,然后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刮拭时按照以下部位顺序进行操作: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上肢部肩髎、肩贞、臑会、肩髃、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