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中医养生:
丁公藤,中药名。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图片
产地
中国大陆的沿海、广东等地。
生理特性
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的导管呈点状。无臭,味淡。
加工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用法用量
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禁忌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近俗医治诸风,以南藤和诸药熬膏市之,号南藤膏。白花蛇喜食其叶,故治诸风尤捷。
2、《别录》:金疮痛。延年。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任建君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内科及中医科临床工作,擅长以中西结合治疗各类急慢性肝炎、慢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疾病及妇科。月经不调等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