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佳选择题
1.根据中医理论,“病”、“证”、“症”的概念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病”的是
A.厌食
B.嗳气
C.脘痞
D.腹胀
E.便溏
答案:A
解析:中医“症”、“病”、“证”的区别:
①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个别表象。如发热、头痛、脉浮等,其中,如舌像、脉象这种客观的症状,在中医学中又称为体征。
②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痢疾、消渴等。
③证,即证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如风热犯肺,气滞血瘀等,都属于证候的概念。
证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速记:
症→个别、单一表象;
证→“某一阶段”病理概况;
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
2.治阳虚证,使用补阳药时常佐用少量补阴药的法称为
A.阴阳互制
B.阳病治阴
C.阴病治阳
D.阳中求阴
E.阴中求阳
答案:E
解析:阴阳偏衰,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用寒凉药直折其热,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还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加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3.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
A.营气
B.宗气
C.卫气
D.元气
E.真气
答案:D
解析:
①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元气来源先天之精,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和培育。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腠理。
②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为“气海”或“膻中”。
宗气来源水谷精气与吸入的清气,贯注于心肺之脉,走息道行呼吸——司语言、呼吸强弱;贯注心脉行气血——司气血运行、肢体寒温、视听、心博强弱及其节律。
③营气,又称“荣气”,来源水谷精微。运行脉中,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
④卫气,又称“卫阳”,分布在全身(注意不只是在肌表),来源水谷精微。运行脉外,运行皮肤、分肉之间。主要是护卫肌表防外邪入侵;温煦脏腑、肌肉、皮毛和调节汗控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4.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维脉
答案:D
解析:
解析:人体的“海”:
①气海—宗气积聚处(膻中);
②血海——肝脏(冲脉);
③髓海——脑;
④水谷之海——胃;
⑤阳脉之海——督脉;
⑥阴脉之海——任脉;
⑦十二经脉之海——冲脉。
5.体质偏阴者,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
A.寒证、虚证
B.热证、虚证
C.里证、虚证
D.里证、实证
E.里证、寒证
答案:A
解析:对于偏阴质的人,对寒邪、湿邪等阴邪具有易感性,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证。
6.根据七情内伤致病理论,思虑太过可导致
A.气上
B.气结
C.气消
D.气下
E.气乱
答案:B
解析:根据七情内伤致病理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但首先会影响心脏功能。
7.中医诊断用以分辨病位与病势深浅的纲领是
A.表里
B.寒热
C.虚实
C.气血
E.阴阳
答案:A
解析: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阴阳辨证将一切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8.患者,男,25岁。感受外邪后出现发热,微恶风,头胀痛,咳嗽少痰,咽痛口渴。舌红苔簿黄,脉浮数。应选用的中医治法是
A.宣肺驱邪解表
B.清热宣肺解表
C.益气宣肺解表
D.清热解表化痰
E.养阴清肺解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患者为风热感冒,治法为清热宣肺解表。
9.某男,65岁。因心悸自汘,神疲乏力,伴见胸痛。就诊,医生检查见舌淡苔薄白,脉弱而涩,诊断为胸痹,辨证为气虚血瘀,其主要症状特点是
A.胸痛胸闷,胸胁涨满
B.胸闷如室,痛有定处
C.胸痛隐隐,遇劳则发
D.胸痛彻背,感寒痛甚
E.胸痛彻背,腰酸肢肿
答案:C
10.某女,48岁。平素喜食辛辣,烦躁易怒,近来胃脘灼痛,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应选用的中成药是
A.加味左金丸
B.沉香舒气丸
C.附子理中丸
D.枳实导滞丸
E.香砂养胃丸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其为肝胃郁热之胃痛,治疗应选用的中成药为加味左金丸、左金丸、胃逆康胶囊。
11.某男,53岁。患头痛多年,3天前因受情志刺激而加重。现头痛目眩,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芎菊上清丸
B.川芎茶调散
C.通窍活血汤
D.羚角钩藤汤
E.杞菊地黄丸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患者为肝阳上亢之头痛,治方选用羚角钩藤汤加减。
12.某男,50岁。形体肥胖,经常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当归龙荟丸
B.正天丸
C.济生肾气丸
D.归脾丸
E.半夏天麻丸
答案:E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患者为痰浊上蒙之眩晕,治疗应选用的中成药为半夏天麻丸。
13.某女,46岁。因小便频数短赤、灼热疼痛。就诊,中医诊断为淋证。可参考淋证辨治的西医疾病是
A.泌尿系统感染
B.性功能障碍
C.肾功能衰竭
D.肾病综合征
E.肾小球肾炎
答案:A
解析:淋证是指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漓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西医学的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尿道综合征等病,具有淋证表现者,参考此内容辨证论治。
14.某男,23岁。颜面、胸背痤疮,多时散发于至身,有时聚集于一处,此愈彼起十分痛苦,常伴有皮肤油腻,口渴,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的成药是
A.清肺抑火丸
B.银翘解毒片
C.连翘败毒片
D.湿毒消胶囊
E.防风通圣丸
答案:E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患者为肠胃湿热之痤疮,治疗应选用防风通圣散、清痤丸。
15.患儿,5岁。近日不思饮食,嗳腐酸馊,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酸臭,夜寐不安,手足心热,苔白厚腻,脉弦滑。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消乳丸
B.健脾丸
C.枳术丸
D.保和丸
E.二陈汤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患者为乳食内积之积滞,治疗可选用消乳丸(主要针对乳积)加减或保和丸(主要针对食积)加减。该患儿5岁,已经断乳,应为食积,治方为保和丸。
16.患者,28岁。鼻塞流脓涕,量多,呈黄绿色,有臭味,头痛,目眩,耳鸣,口苦,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鼻炎片
B.藿胆片
C.辛夷鼻炎丸
D.珠黄散
E.鼻窦炎口服液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患者为胆经郁热之鼻渊,治疗可选用藿胆片、鼻渊舒口服液等。
17.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功能的藏药是
A.五味渣驯丸
B.六味安消散
C.七味红花殊胜丸
D.八味沉香散
E.十味黑冰片丸
答案:B
解析:
五味渣驯丸功能:清肝热,利胆退黄;
七味红花殊胜丸功能:清热消炎,保肝退黄;
八味沉香散功能:清心热、养心、安神、开窍;
十味黑冰片丸功能:温胃消食、破积利胆。
18.蒙医中的"三秽”指的是
A.涕、唾、津三种分泌物
B.血、脂、白精三种物质
C.稠、稀、汗三种排泄物
D.汗、尿、大便三种排泄物
E.赫依、希日、巴达干三物质
答案:C
解析:蒙医中的“三秽”是指稠、稀、汗三种排泄物;
赫依、希日、巴达干三物质为“三根”。
19.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疾病是
A.心肌梗死
B.溶血性疾病
C.胸腔积液
D.骨骼疾病
E.前列腺肿瘤
答案:D
解析: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的疾病:
①肝胆疾病,如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黄疸性肝炎、肝癌等;
②骨骼疾病,如骨损伤、变形性骨炎症、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等。
20.诊断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是
A.HBsAg
B.HBcAg
C.HBV-DNA
D.HBeAg
E.抗-HBs
答案:C
解析:HBV-DNA(乙肝病毒定量检测)是诊断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
HBsAg阳性,是感染HBV的标志。
HBeAg阳性,表示HBV在复制,传染性强。
抗-HBs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
21.系统论述医德规范,著有“大医精诚”专论的方书典籍是
A.《普济方》
B.《干金翼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太平圣惠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答案:C
22.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十对”有项内容是
A.对处方
B.对药品
C.对药名
D.对配伍
E.对用药合理性
答案:C
解析: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要做到“四查十对”:
①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②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③查配伍禁忌:对药品形状、用法用量;
④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3.某女,42岁。近日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虛烦不安,盗汘。舌淡苔薄,脉细数。医师诊断为不寐,证属阴血亏虚,给予天王补心丹加减。方中酸枣仁调配应付的品种是
A.生品
B.麸炒品
C.醋炒品
D.清炒品
E.盐炙品
答案:D
24中药番红花的正名是
A.红花
B.藏红花
C.西红花
D.草红花
E.红蓝花
答案:C
解析:中药番红花的正名是西红花;
番红花、藏红花是常用的别名。
25.中药七叶一枝花的正名是
A.蚤休
B.紫参
C.玉果
D.重楼
E.草河车
答案:D
26.某女,28岁。已妊娠2月,因关节痛就诊。医师处方时应禁用的中药是
A.川芎
B.丹参
C.莪术
D.当归
E.苍术
答案:C
解析:《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忌中药:莪术、三棱、丁公藤、干漆、土鳖虫、马钱子、马兜铃、天仙子、巴豆、麝香、天山雪莲、蜈蚣、全蝎等。
27.某男,25岁。每日大便3~4次,便质稀溏,稍食生冷油腻之品则腹泻症状加重,该患者应忌用的中药是
A.利湿药
B.健脾药
C.固涩药
D补气药
E.苦寒药
答案:E
解析:由题干可知患者为脾胃虚寒,若再使用苦寒药物,会加重脾胃的虚寒。
28.安排斗谱时,因外观性状相似易混淆,但功效不同,而不宜装于同一药斗中的饮片
A.枳壳、枳实
B.山药、天花粉
C.当归、川芎
D.党参、生黄芪
E.砂仁、豆蔻
答案:B
29.妊娠忌用的中成药是
A.十滴水
B.板蓝根颗粒
C.复方丹参片
D.血脂康胶囊
E.藿香正气软胶囊
答案:A
解析:《中国药典》收载的妊娠禁忌中成药:十滴水(软胶囊)、七厘散(胶囊)、人参再造丸、二十七味定坤丸、二十一味能消丸、十二味翼首散、九分散等。
30.一般中药炮制品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A.30%~65%
B.30%~75%
C.35%~65%
D.35%~75%
E.40%~70%
答案:D
解析: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75%。
31.因贮存不当,可使饮片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出现变异,其中易虫蛀与霉变的饮片是
A.当归
B.贝母
C.山药
D.牛膝
E.黄芪
答案:A
32.执业药师应对处方进行用药适宜性审核,如发现有不合理联用的药组,应建议纠正的是
A.人参养荣丸与归脾丸
B.复方丹参滴丸与速效救心丸
C.四神丸与附子理中丸
D.脑立清胶囊与六味地黄丸
E.二陈丸与平胃散
答案:B
解析:复方丹参滴丸与速效救心丸同属于气滞血淤型用药,并且都含有冰片,服用剂量过大易伤人的脾胃,导致胃痛、胃寒、呕吐等。
3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执业药师的职责之一,在指导患者用药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A.药物能否发挥疗效
B.患者能否按医嘱用药
C.患者能否正确用药
D.使用的药物是否经济
E.药物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
答案:E
34.某男,65岁。因肾虚作喘,服用金匮肾气丸后症状稍有缓解,但出现口燥咽千等症状。为进一步改善症状,执业药师建议加服的中成药是
A.蛇胆川贝液
B.生脉饮
C.清气化痰丸
D.参苏丸
E.桂龙咳喘宁胶囊
答案:B
解析:金贵肾气丸治疗肾虚作喘,但若久治不愈,阳损及阴,兼见咽干口燥者,又当配伍麦味地黄丸、生脉散或参蛤散同用,以平调阴阳,纳气平喘,降低副作用。
35.某男,28岁。感冒2日,发热头痛,拟服药治疗。执业药师建议,该患者不宜选用含马来酸氯苯那敏的中成药是
A.感冒软胶囊
B.抗感灵片
C.强力感冒片
D.速感康胶囊
E.新复方大青叶片
答案:D
36.中西药联用得当,相互为用,可取长补短,使疗效增强,病程缩短。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如与西药解痉药联用,既能提高疗效,又能消除西药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的方剂是
A.补中益气汤
B.越婢加术汤
C.芍药甘草汤
D.补阳还五汤
E.苓桂术甘汤
答案:C
37.某些中药可引起肝损害,其中,可导致肝肿大,黄疸的中药是
A.半夏
B.苦杏仁
C.罂粟壳
D.苍耳子
E.香加皮
答案:D
38.因含有朱砂,如过量服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是
A.牛黄上清丸
B.天王补心丸
C.牛黄降压丸
D.冠心苏合丸
E.牛黄解毒丸
答案:B
解析:天王补心丸含有朱砂,其中毒机制为汞中毒。中毒表现: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等;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神经系统及精神方面症状。
39.因过量服用,可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A.雄黄
B.川乌
C.蜂毒
D.肉桂
E.斑蝥
答案:B
解析:过量服用可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主要是乌头类中药,包括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40.近年来,涉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执业药师应高度北京哪能治好白癜风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