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迎风第期

   本期目录

1、北并危氏节庆民俗

2、北关危氏支系概述

3、《杭州富春江》第三章第二节

4、附录

民俗风情篇

北关危氏节庆民俗

危建清

在北关宗亲长老的陪同下,整天的寻访活动结束了。歺宴过后巳是晚上,众人步出酒家相互告别。吾向着东升街北头,天源商务宾馆走去。

入夜后在宾馆的阳台上,与房东宗亲长者对视而坐。望夜空中浮云飘动,繁星闪烁眀月高挂。从寿翁世代传承亲情,聊到北关危氏族裔,几百年来形成的节庆民风习俗。夜深了吾坐在窗前,提笔把北关民俗记录下来。

白天,有北关理事会秘书长敬禄,理事会老会长敬泽,烈士后代辉椿嫡孙树石等人陪同。再次走进危屋村中.拜访了部分危氏宗亲长者。从族裔传承到节庆活动,以及本地的民俗风情无话不谈。

瑞金的春节活动,实际上是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而止,延续时间将近一个月。民间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开始,就在准备新一年的到来。而最主要是围绕除夕,初一这两天展开,因而叫“过年”。

主要活动內容可为;户户贴春联,家家放鞭炮,祈求生活美好。祭拜先祖、团聚年饭、守岁迎新、亲朋拜年、庙会等娱乐活动。

北关危氏族裔,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家家户户开始清扫卫生,然后准备年货。除夕张贴春联,悬灯结彩。晚上吃团圆饭,未及回家的,也要备出座位和碗筷。长辈给晚辈圧岁钱,之后“坐岁”迎春接福。

农历的三月清明时节,正值新春伊始。草木萌发,万物生长。古人有诗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真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清明节又称作“植树节”,便是踏青赏春的好时光。

江西瑞金北关的危氏族裔,自古至今的每年清眀节期间。都会从各自工作岗位上,回到自己的家乡祭扫祖坟,瑞金的本地人俗称为“挂纸”。

今年的清明节,在北关危永泉公祠。举行整村搬迁之前,最后一次寿翁后裔祭祖活动。全国各地应邀的危氏宗亲代表,遍布各地的寿翁后裔,齐聚瑞金古城北关。追忆先辈功德,祭扫祖先墓陵。

北关危氏始迁祖寿翁之墓陵,葬于危屋村和湾子街东边,鹅脑岭的西侧岭岗下。瑞金北关始祖寿翁系下,已是族裔繁衍昌盛。支系分布在瑞金、武平、梅州、平远、兴国、萍乡、浏阳等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清明节,从各地来的危氏宗亲代表,以及始迁祖寿翁的后裔。齐聚北关危永泉公祠,举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清眀祭祖活动。

据旧谱载录,又阅危流渊先生主编的《危氏通考》。江西瑞金北关危氏族裔,曾于清朝雍正十一癸丑年,(即公元一七三三年前后)。在古城东关内的天宇坊,鼎建了宏伟的北关《危氏祠堂》。

宗祠前后三进,计量壹拾五丈五尺,宽达六丈五尺。祠堂主体由前厅、中厅、后寑室及天井组成。宗祠大门前筑照壁,有供祭祀及活动之广场。

中厅为思成堂,左石两边设走廊。左石置有厢房、耳门、侧屋。并建有书屋一栋,为三直五开间布局,是为族裔后起之秀,搏读诗书之场所。宗祠从建

成到现在已近三百年,时遇战争兵祸,危氏宗祠早已无存。

  每年的端午节,瑞金北关危氏族裔,已有自已的民俗传统。农历的五月初五日,人们又称为蒲节。从初一开始,各家各户就在门前,插挂菖蒲艾枝以避邪。节日前在亲朋间,互送粽子、包子、红蛋、香袋等礼品。

端午节中午时分,人们都会在自已的房前屋后,洒落雄黄酒以消毒避邪。饭后的男女老幼,均以菖蒲艾叶煎水沐浴。然后衣着一新,相约前往锦江河畔两岸,观看由民间组织的划龙舟比赛。

每年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各地乡风民俗略有不同。中元节的活动时间,有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有只过十四日的,也有过十三到十五日。但都是追源报本,悼念宗族祖先。中无节又称“鬼节”,是个典型祭奠亡灵的日子。

中元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烧纸钱,送绐已亡的先辈故人。彧在十字路口焚烧些纸钱,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弧魂野鬼。本地人又称为施幽,虽然是内外有别,但也颇具人情味。北关危氏族裔,历有七月十五日“烧包”之习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的记载中,而形成全国性的节庆是在唐朝。但明确说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秋》中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民间有传说早在元代未年,因朝庭强施暴政,民众苦不堪言。遂在这年的中秋月饼中,放置写有“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字条。约定在中秋赏月之时,一起追杀蒙元鞑子的故事。遂使中秋节,有了一种民族反压迫的含意。

古代选定八日十五日为中秋节,深含“天地人和”之哲理。显示出对气象科学的认识,也是月儿最圆、最明和最亮之时。北关危氏在中秋节前数日,亲友间互送月饼,节日的夜晚皓月当空,家家备上月饼,果品敬月亮。

县城古有“烧塔坪子”作中秋夜烧花架场地,花架为五层至七层。每绕一层则显现一定景物形状,流光溢彩。围观者人山人海,雀跃欢呼非帘热闹。

祖祠族谱专栏

北关族裔支系概述

              危建清

自元代初年寿翁举家南迁,至眀朝灭亡的四百年间。瑞金北关危氏族裔,发展的历史轨迹,有着大多的传奇。査阅《危氏通考》,以及旧有危氏族谱。综合在瑞金寻亲见闻,将元明时期的族裔繁衍概述如下;

始祖南迁瑞金城內朝天坊。至第四世有大用公,娶瑞金城中名士钟公之女为妻,生有孟纪和孟艾及孟武三子。经营田产及商贸,财富日渐丰厚。在城郊购置山田房舍,举家从朝天坊移居黄岗村。

大用公长子孟纪幼年好学,饱读诗书又善理财,是父亲在商贾生意中的好帮手。成年后娶邱氏和钟氏为妻,生有万云、万霄、万隆、万霆四子。其族裔在十四世以前,主要聚居地分布在黄岗村和廖屋村及竹头下。

万云聪明玲利,深得祖父喜爱。少年便帮父亲打理山田产业,长大后娶钟氏和谢氏为妻,长子腾玉成年后娶杨女为妻,得孙思耀和思跃。次子腾英成年后与赖氏结成莲理,其孙思祖未生育而止。

万霄为孟纪次子,成年后娶尹氏为妻,生下儿腾壁娶儿媳刘氏,得孙思辉和思惠,九世登林娶杨氏击生育而止。万隆是孟纪三子,英年早逝无后裔。

思耀又名思海,事业经营有方。迎娶廖公少女为妻,家境富裕在廖屋村购得田产屋宇。生长子登安娶汤氏和钟氏为妻。次子登稼迎邻村杨氏为妻。

万云系下的思跃,英年早逝亦无后。族裔从第十世开始,至第十四世期间繁衍正常。在叶坪的坞泥搪,亦有孟纪万云世系后裔居住。

万霆为孟纪第四个儿子,随父亲同居在黄岗村中。长大后先迎黄氏,后娶李氏和钟氏为妻。生下长子腾汉,娶钟公之女为妻。生下长孙思学,成人后娶汤氏为妻。至第九世有登富、登贵、登容三位贤孙后裔繁衍至今。

腾香为万霆次子,成人后娶李公三女为妻,无生育代裔而上。腾沭为万霆三子,娶钟家长女结成莲理。有姣儿思纹配熊氏为妻。至第九世有孙儿登献,登荣、登耀,继承祖业繁衍后代。

大甪公次子孟艾娶刘氏为妻,生儿万雩配陈氏。有孙儿腾桂迎娶夏氏,生下曾孙思羲、思敬,思智。至第九世有登郎,登世、登程、登榜,登魁五人。繁衍至十一世而止。

大用公三子孟武,投笔从戎随军征战官致将军。落藉武平中山卫所,自行繁衍逐成望族。征战剿匪殁于王事,后裔遍及福建和广东、江西与湖南。

徳安入继徳高幼子大本为嗣,娶龙氏生下孟善,其后裔谱谍无记载。

德渊生有大礼、下示、太和三子。贤孙孟喜、孟广、孟亮、孟庆、后裔自行繁衍巳成望族,而有孟茂英年早逝而止。

孟喜为大礼长子,少年随父迁居黄柏村的大山下。娶妻邬氏生儿万辅,配儿媳夏氏。有孙腾圣自幼与父亲经营,成人后娶妻李氏,无生育而止。

次孙腾贤迎娶钟公长女,两人感情至深,生儿思璋,长大后迎娶谢氏。次子思魁娶妻姓氏在谱谍中无记载,待考证。

孟喜支系繁衍到第九世,已有登程配娶肖氏,无儿子而终止。登穆成年后娶廖氏,生有宗遥娶曹氏近曾氏,生子能彦早逝而止。只有宗达娶丁公家长女为妻,生能亮和能文两人。此后族裔聚居黄柏村大山下,枝繁衍至今。

而思魁之子登稔,娶邻村刘家三女为妻。生下宗通和宗道年幼而殇亡,只有三子宗闵成家立业。其子孙世居山岐,俢谱不与,故缺谱谍载录。

吾翻阅相关谱谍孟广为大礼公之次子,迎娶本一地刘氏为妻。生子万弼娶丁氏为妻。育腾文配林女生思治和思化与思平。腾辛英年早逝无后。

至九世公登华,娶妻生儿宗华,配娶儿媳陈氏。世代单传祖居黄柏村大山下。从第十世开始,宗华率家眷迁居于都下。其后代族裔繁衍不详。

孟亮为大乐之长子,迎娶同村刘氏为妻。生长儿万泰娶儿媳杨氏。得孙子腾全娶妻,生有思瞻和思睦无后而终。孟亮次儿万春,娶李公次女为妻,生儿腾纯、腾綸、腾经三个。

有八世贤孙;思琦、岩贡、思宾、思赞、思贺五人。至九世有登学、登举、登誉、登黉、登偼、登授、登乐七人无后而止。只有登抜单传至十一世能高,徒居福建族裔繁衍不详。

孟庆系大乐公次子,居黄柏村大山下。娶妻生子万昌,配儿媳吴氏。有孙腾瑗、腾琳、腾珍、腾瑶、腾瑞五人。曾孙思崇、思崧、思啟、思告,思任、宪靖六位。均娶妻生儿育女至老而终。

第九世中有登广、登僻、登作、登仁、登跃五人无后而止。登佐生宗释后迁石城而居,登轸徒居福建宁化。登辉娶何氏生宗为,传至十一世能求生场无后而止。登炜则娶谢氏,生儿宗儒无后而止。

明朝中期在南赣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民变。各州府狼烟四起,在江西和福建及广东交界处,贼首张番璮等聚众数千,虽经右都御史阵金率明军平定,瑞金百姓在战乱中均遭涂炭,北关危氏各支系的后裔,均有族人蒙难。

《杭州富春江》第三章第二节

自然民俗景区一一三台高丽寺

在西湖风景区的西南处,有三台山下的乌龟潭。以及浴鹄湾碧波湖光,还有环湖岸边的众多景观。景区内有著名的红栎山庄,景行桥边有处杨孟瑛碑亭。步行到了丁家山,可阅苏东坡的摩崖石刻,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墓陵。环乌龟潭岸西行去,岗坡上是一牛中日友好樱花林。抬望西边的三台山上有阁楼隐现,那里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词的地方。留余香樟已逾千年,古老的高丽寺中,似能找到义天王子的身影。走在大盘岭景道上,向前去有明朝良臣,于谦的祠庙和墓陵。岭岗东边有于谦游船码头,坐轻舟可游览乌龟潭,观浴鹄湾和九曲廊桥风光。

游览红栎庄:

西湖杨公堤路的东侧,花港观鱼景区之北去。有红栎山庄又称豁庐,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杭州富商高云麟,高骏麟兄弟的别墅,人们俗称为高庄。

据史料记载,原庄内遍种春柳,四周皆为亭台环之。莲花池中有各色金鱼,庄园景观当以翠竹和荷莲,秋菊与冬梅最为出名。

庄后有小桥流水,直通小南湖的北岸。君站在庄园中的景台上,观东边是碧波湖区水,而西看去有三台山上的阁楼风景。

庄园在抗日战争时被毁,只剩下藏山阁一处建筑。现在看到的红栎山庄,是二十世纪初所建造。君从浚源桥上望去,其庄南景物已呈现在面前。

从庄内眺望周围风光,只见园内外物景互相映衬。去北有座隐秀桥景,湖光山色倒影水中。在蒋庄对面的草坪旁,是一处古老的藏山阁。

景行桥边碑:

法公埠有处松鹤山庄,始建于民国时期,正位于景行古桥头。原为实业家盛杏荪爱妻庄氏的私宅,是一幢中西风格古建筑。

向北而去有杨公堤上景行古桥,长六米宽两米五。属于单孔石拱桥,在它的旁边有座杨公堤碑亭。

是一处为纪念明代,杭州知府杨孟瑛功绩而立。他在任内致力于,疏浚西湖扩大其水域。明代正德三年,杨孟瑛启动了疏浚西湖工程。

动用八千余人,清除被侵占的湖面三千五百多亩。还开拓了西里湖的水域,疏浚加高了苏堤。在西里湖处堆起了,一条北起仁寿山,南至赤山埠的湖堤。

并在杨公堤道旁广植垂柳树。仿苏堤设置从北向南,杨公堤的里六桥。它与苏堤的外六桥遥相呼应。杨孟瑛杭州一任为民谋利:景行古桥树亭碑,孟瑛治湖筑新堤。北起马岭南致埠,堤名杨公颂功绩。

丁家山之行:

在乌龟潭北岗处,有丁家山上的人文景观。首为大麦岭东麓的,苏东坡摩崖题记。是苏翁在杭州两任期间,留下现存唯一的题记原物处。

该处景观是苏翁第二次来杭州时,曾与王瑜和杨杰以及张涛,同游天竺时所刻在崖壁上的题记。周围还有诸多后人的题刻,形成了丰厚的历史人文风景。

再是在杨公堤的刘庄西边,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墓道和墓陵。该墓陵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坐东朝西为土石构建。

再看墓门的石牌坊上,刻有“学到老”的三字横额。两边立柱有幅楹联,“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

将其名与艺名和演出戏名,巧妙地镶嵌其中:苏轼两行大麦岭,摩崖题词留真迹。戏剧名家卧岗处,碑文记述艺术魂。

三台于谦祠:

从刘庄过杨公堤路,进入乌龟潭的岸边,向西环湖岸前行。在景区西北坡,有中日樱花友谊林。而在湖湾处,有一处山泉奔泻而来。

从西边的溪河中奔入碧潭中,几艘游船正在港湾中迎面来。在大盘岭的西北岸边,有一座于谦游船码头,湖岸岗上是一处石牌坊。

有一条甬道通向西去,直达岭岗上的于谦祠及墓陵前。君走进祠庙中,可尽览于谦外生平事迹介绍。于谦号苍延为钱塘人,是明代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还是一位民族英雄,指挥了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并取得辉煌胜利。后蒙冤被害于明弘治二年,尔后不久便被平反昭雪。

明孝宗为表彰,于谦效忠国家的功绩特赐谥号,在墓侧建旌功祠设有春秋二祭。于谦祠位于三台梦迹景区内,由一处于谦祠庙和墓陵组成。

向东过岗可到湖边的古码头。古祠中常有市民前来拜祭,更有中秋祈梦的民俗传承。再望浴鹄湾中,有游船驶过来。

仙台俞樾墓:

三台山的右台山麓,有条贯通南北三台山路。西边的林岗中,有一座右台仙馆,原为俞曲园所建。其夫人姚氏死后,葬于钱塘之右台山上。

曲园便在墓侧筑屋三间,以竹篱环之并植花木,自作挽联数则。绿林中有座俞樾的墓陵,那座巨石牌坊前,有小场坪正对来时墓前驿道。

先生字号荫甫,而自称为曲园。浙江德清人氏,晚清国学大师,进士及官至翰林院修编,后被弹劾罢官。

先后在苏州和杭州讲学,长于经文和诗词。对小说及戏曲颇有研究,有章太炎和张佩纶等众多门生,其后代俞陛云等为著名文人。

清末民国初期,还有一位学子英才,陈夔龙夫妇的墓园葬于岭岗前:俞越讲学育英才,右台仙馆著书忙。夔龙夫妇多文彩,作品颇丰擅画菊。

登上三台阁:

在右台仙馆的南侧,有一处占地十几亩的,陈夔龙夫妇墓陵。墓道边有牌坊数座,松柏树中有圆型墓台,已被定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夔龙字筱石,号康庵清光绪进士,历任朝庭要职。清亡前期以病告假,退隐上海逝世后葬于西湖边。其夫人周亭秋,擅长梅菊均为后人所敬仰。

由这里沿山路拾阶而上,走过八百台阶。便可见到一座,重檐翘角的三台阁。宏伟的台阁风景,早已出现在“西湖全景”图画中。

重建后的三台阁,为二层八角重檐建筑,在三台山绿林中特别显目。这里为历代文人墨客,登山览胜吟诗处。

从这里可通向龙泓涧和南高峰。可在龙井诸多风景区中观览,沿步道而上可登山观西湖。若是坐船湖中游,便可远赏三台阁景,望天边有白云飞渡。

古老高丽寺:

八盘岭上西头路边,是高丽寺的主入口。原寺址位于向西岗,南去的花家山谷地处。太平军曾两次占领杭州时,已毁于当时的战火中。

古寺始建于后唐天成年间,有高丽国王子佑世僧统,义天前来古寺求法取经。拜高僧晋水为师,并捐资扩建寺宇。

献华严经秘籍以藏于寺中,而改教院俗称高丽寺。号称宗佛教首刹华严第一道场,为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地位。

重建后的高丽寺,建筑沿山地布置,隐于茂密的桂樟林中。沿中轴线布置了照壁和天王殿,放生池与大雄宝殿,华严经阁等众亭廊景观。寺前香道上,有信众朝拜祈福而来。

游人站于山门广场上赏景,可听古寺里钟声悠扬:八盘岭下高丽寺,半隐古樟香桂林。义天王子传奇事,殿宇见证中朝情。

灵泉聚贤堂:

峡谷中有株法相古唐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杭城记载中,年龄最大的古树。在八盘山路的南边,还有西湖风景区内的大型停车场。

路西头处六通宾馆旁,有一座古樟亭,为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等人所建。在三台山路的南侧,有一组特色明显样式典雅古建筑。具有江南山地民居,兼有水乡民居的风格。

由先贤堂和清晖园,灵泉仙馆与天香法雨并雪舫等组成,先贤堂又称为聚贤堂。是南宋京尹袁韶,奏请朝庭俢建的一座祠庙。

以祭祀杭州自许由以下,三十九位名人贤士,观临湖岸而建的苑区内。有参天古樟桂林迎风舞动,观天香法雨之处,有明清祠宇风情入眼来。

再看前面的湖面上,碧波中有乌蓬船划过来:古老祠宇隐烟柳,灵泉仙馆聚贤堂。殿上供奉贤德像,后世敬仰美名扬。

碧波浴鹄湾:

过三台梦迹已是浴鹄湾风景地,看霁虹桥在湖湾水域北侧。由桥榭和飞虹廊组成,采用列纵节砌筑法建成,如雨后飞虹卧波且蔚为壮观。

浴鹄湾的黄篾楼,武状元坊和子久草堂。浴鹄轩等景观遥相呼应,游人已站在浴鹄湾西岸武状元坊处,在码头上细阅碑文,可眺望桃花林中的草堂。

那里有黄公望事迹的简单陈列,留有富春山水图等传世之作于后人。湖湾的武状元坊,由南宋时刘必万立,已为杭州武举人的象征。

也是游客登船游湖之处,浴鹄湾上有轻舟载客穿梭于荷花中。君若在此取景摄影,定是一幅美丽山水画图。望浴鹄湖湾处,有聚散开合碧波水之风光。

抬望湖区的上空,有春时的南雁归来;水波映现垂柳影,春雨晴云浚源景。武状元坊乌蓬船,跨水亭阁黄篾楼。

编辑的话;

  长篇游记第一册共有三十二章,毎章根据景观内容不同,设有三~四节,多以独立景观区为划分。本刊将以连载的形式,把《海岛佛国天堂情》中的不同自然风光,景区古今历史人文轶事、故事、传奇,儒、道、佛三家宗教传承,以及地的风俗民情,逐一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给君带来美的享受。

      危建清个人简历

 危建清,男,汉族。生于一九五三年六月。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中共党员,监理工程师。毕业于职大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本科学历。毕业后在萍乡市第八建筑工程公司,技术科主管地方企亊业单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后调湘东镇城镇办管理城镇规划,在湘东区城建局时间,任城乡规划科长。负责城镇规划编制,城乡规划管理。改革开放后东进浙江,长期从事电力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曾在浙电监理等杂志上,发表过《在复杂的处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等多篇文章。从二0一0年后对山水风光产生兴趣,用六年时间走遍浙江大地,已编有《仙岛佛国天堂情》长篇游记一部。六册约两百余万字。现已回到萍乡,计划利用余下时间,对萍浏危氏族谱,进行整理再版。走访老人收集素材,正在作危氏英贤名人传,编撰的前期准备工作。

附录;

创刊宗旨;加强沟通了解,传承贤德精神。宣传好人善亊,倡导阅读良习。

促进族群友谊,弘杨宗亲文化。贯彻政策法规,实现中华复兴。

专栏设置;宗亲活动记实、贤德名人谱、民俗风情篇、

宗祠族谱专栏、神州风景录、危氏英烈传。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20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